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992年第六届上海大同杯初赛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3:21: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992年上海市第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

说明:

1.本选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第二部分以考察能力为主。

2.第一部分(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第二部分(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试卷满分为110分。

3.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4.答卷时问为9O分钟。

第一部分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5598

(A)3×10米/秒; (B)3×10千米/秒; (C)3×10米/秒; (D)3×10千米/秒。 2.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是

(A)倒立的虚像; (B)倒立的实像; (C)正立的实像; (D)正立的虚像。 3.与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相类似的是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望远镜; (D)放大镜。 4.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正确的结论是

(A)入射角总是大于折射角; (B)入射角总是小于折射角; (C)有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D)有时入射角等于折射角。 5.图1所示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图1

6.如下物质体积相同,当温度都升高10℃时,体积膨胀得最多的是

(A)100℃的水蒸气; (B)4℃的水; (C)0℃的水; (D)-20℃的冰。 7.发生热传递的必要条件是

(A)存在热的良导体; (B)存在气体或液体; (C)存在温度差; (D)存在能辐射的热源。 8.关于热量,正确的说法是 (A)热量表示物体热的程度; (B)热量表示热能的多少;

(C)热量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变化;

(D)热量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9.某种液态物质在放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则该物质在固态时的熔点约是

(A)40℃; (B)50℃; (C)6O℃; (D)7O℃。 10.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凝固,液化,凝华; (B)熔解,汽化,凝华; (C)升华,液化,熔解; (D)熔解,汽化,升华。

11.在-10℃的寒冬天气,室外冻得发硬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 (A)汽化; (B)熔解和蒸发; (C)升华; (D)凝华。 12.保温瓶的夹层抽成真空,是为了减少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D)蒸发。 13.扩散现象主要说明

上海市第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1992年)-1-

图2

(A)物质由分子组成;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14.以下属于非晶体的物质是

(A)固态水银; (B)玻璃; (C)固态酒精; (D)固态氮。 15.关于熔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体在一定温度下熔解; (B)晶体比非晶体的熔点高;

(C)晶体在熔解时温度不变,而非晶体在熔解时温度变化; (D)晶体的熔点跟凝固点相同。 16.高山上不容易把饭煮熟,是因为

(A)水的沸点较低; (B)空气稀薄,燃烧不完全; (C)水的沸点较高; (D)水不容易沸腾。 17.在摩擦起电时,

(A)只有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B)只有正离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电子和正离子同时按相反方向转移;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8.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

(A)电子; (B)正离子和电子; (C)负离子和电子; (D)正、负离子。 19.电量的单位是

(A)欧; (B)伏; (C)安; (D)库。 20.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正确的说法是 (A)镜面反射看上去总比漫反射亮; (B)在有的地方漫反射看上去比镜面反射亮; (C)漫反射的部分光线不遵守反射定律; (D)黑板上的“反光”现象就是漫反射形成的。 21.图3中方框内的一个光学器件应是 (A)凸面镜; (B)凸透镜;

(C)凹面镜; (D)凹透镜。

22.一束入射光照到平面镜上,如图4所示。当入射光和平面镜同时绕入射点O沿相同方向转过10°时,反射光线将 (A)保持原方向不变; (B)转过10°;

(C)转过20°; (D)转过40°。

23.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获得一个放大的像。如果把烛焰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则光屏上的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和像距越来越小; (B)像和像距越来越大; (C)像距变小、像变大; (D)像距变大,像变小。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500克水温度升高10℃时放出500卡热量; (B)500克水在温度为10℃时含有500卡热量;

(C)1000克水温度降低5℃时吸收热量5000卡; (D)200克水温度降低25℃时放出热量5000卡。

25.汽油的燃烧值是11000卡/克,为了获得132×106千卡的热量,需要完全燃烧汽油 (A)12×103克; (B)12×106克; (C)12×106千克; (D)12×109千克。

26.质量为500克的某种金属,吸收10.5千卡的热量后,温度升高100℃,该金属的比热是

上海市第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1992年)-2-

图3

图4

(A)0.43卡/(克·℃); (B)0.31卡/(克·℃); (C)0.21卡/(克·℃);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7.用手的指端去触摸0℃的水和0℃的冰,结果 (A)感觉一样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同;

(B)感到水更冷,因为“湿冷”比“干冷”更冷;

(C)感到冰更冷,因为冰在熔解时要吸热;

(D)可能感到水更冷,也可能感到冰更冷,因为每个人的体温不同,感觉不一样。 28.液态氮在常温下会冒出大量气泡,这过程是

(A)蒸发吸热; (B)沸腾吸热; (C)熔解吸热; (D)液化放热。 29.在高寒地带,从人的口中喷出的“白气”会在眉毛上结成小冰晶,这个过程是 (A)液化; (B)凝华; (C)疑固; (D)升华。 30.关于“热能”的概念,正确的说法是

(A)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的能量称为热能; (B)热的物体具有的能称为热能;

(C)温度高的物体热能多;

(D)每个作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的能量称为热能。

31.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轻小的通草球,发现通草球被吸引,这能够说明 (A)通草球一定带电; (B)通草球一定带负电; (C)通草球一定带正电; (D)通草球一定不带正电。 32.关于绝缘体,正确的说法是

(A)绝缘体可以带正电,也可以带负电; (B)绝缘体没有电子;

(C)绝缘体不可能转化为导体; (D)绝缘体的分子处于静止状态。 33.图5中,安培表的读数应是

(A)1.7安; (B)0.27安; (C)0.32安; (D)0.34安。

34.符合图6所示实物接线图的电路图,是图7中的

图5

图6

35.在图8所示的电路图中,电表接正确的是

图7

图8

36.以下过程中,可以看成为电流化学效应的是

(A)工业上用电来提炼铝、铜金属; (B)化学电池供电使电灯发光; (C)暴露在空气中的电热丝长期使用会发生氧化; (D)电炉把饭烧焦。 37.两电阻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R是

上海市第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1992年)-3-

(A)1R1?1R2;   (B)R1?R2;   (C)R1?R2R1R2;   (D)R1R2R1?R2 。38.三个电阻串联在某电路中,如图9所示。R1=2欧,R3=4欧,电压表V1读数为14伏,V2读数为2伏。则R2的阻值是

(A)2欧; (B)1欧; (C)3欧; (D)4欧。

39.一个变阻器电阻变化范围为0~10欧,如果它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安,则加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是 (A)10伏; (B)15伏; (C)50伏; (D)25伏。

40.白炽灯泡的灯丝断开后,可把断头搭接起来继续使用,这时灯丝的 (A)电阻变小,电流强度增大; (B)电阻变大,电流强度减小; (C)电阻和电流强度都增大; (D)电阻和电流强度都减小。

图9

第二部分

41.平面镜前有一个长为30厘米的线状物体MN,M端离镜面7厘米,N端离镜面25厘米,如图10所示。则N点的像N'到M端的距离是

(A)20厘米; (B)30厘米; (C)40厘米; (D)50厘米。

42.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离凸透镜20厘米处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现将该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厘米的主光轴上,则一定得到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D)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3.甲、乙两铁球,吸收相同热最后,甲球可把热量传给乙球。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甲球质量较大,初温较低; (B)甲球质量较大,初温较高; (B)甲球质量较小,初温较高; (D)甲球质量较小,初温较低。 44.如图11所示用双金属片自动控制温度的电熨斗,旋动螺旋使双金属片弯曲到一定程度,从而可选择不同的稳定温度。双金属片的构造及为提高稳定温度而调节螺旋的方法应是

(A)双金属片上面是铜,下面是铁,旋动螺旋向上; (B)双金属片上面是铜,下面是铁,旋动螺旋向下; (C)双金属片上面是铁,下面是铜,旋动螺旋向上; (D)双金属片上面是铁,下面是铜,旋动螺旋向下。

45.把弯成“冂”形的玻璃管穿过软木塞分别插入两个大小相同的烧瓶内,如图12所示。当玻璃管中着色水柱由静止向右移动时,不可能发生的情形是

(A)甲烧瓶中空气温度升高,乙烧瓶中空气温度不变; (B)甲烧瓶中空气温度降低,乙烧瓶中空气温度不变; (C)甲、乙两烧瓶中空气温度都升高; (D)甲、乙两烧瓶中空气温度都降低。

46.如图13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面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先沸腾,油然后沸腾。但水和油同时蒸发; (B)开始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

(C)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水先沸腾,最后同时沸腾;

(D)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部汽化以后,油才能沸腾。 47.现有一个验电器和若干带电情况未知的橡胶球,利用验电器我们可以检验出 (A)每个橡胶球是否带电以及是否带同种电荷;

上海市第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1992年)-4-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B)每个橡胶球是否带电以及带电的多少; (C)每个橡胶球是否带电以及带何种电荷; (D)以上各项均能检验出结果。

48.图14中电路的滑动触片P原来在中点,当移动P时,安培表读数变化情况是 (A)无论滑动触片P向上还是向下移动,安培表读数都增大; (B)无论滑动触片P向上或向下移动,安培读数都减小; (C)滑动触片P向上移动时安培表读数增大; (D)滑动触片P向下移动时安培表读数增大。

该灯泡必须

(A)串联一个10欧电阻; (B)并联一个10欧电阻;

(C)串联一个5欧电阻; (D)并联一个5欧电阻。

50.图15中R1=R2,当电键全断开时,安培表、伏特表的读数分别为I1、U1;当电键全闭合时,安培表、伏特表的读数分别为I2、U2。则I1:I2和U1:U2的值分别为 (A)0.5和0; (B)1和2; (C)2和1; (D)0.5和0.5。

图15

图14

49.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强度为0.2安,电压为3伏。现要把它接在4伏电源上仍能正常发光,

上海市第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1992年)-5-

搜索更多关于: 1992年第六届上海大同杯初赛 的文档
1992年第六届上海大同杯初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e50y0nvgg7g2499hht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