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棱长-2)(棱长-2)6
第三环节:让学生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情况。
看练习七的第5题的第1个长方体。让学生自己试着用正方体的方法,算数涂三种面个数的情况。
学生数后,进一步,总结方法(大体和上面差不多) 涂三个面的:(相同)
涂两个面的:数棱上(长-2)4+(宽-2)4+(高-2)4 涂一个面的:数面上(长-2)(宽-2)2+(长-2)(高-2)2+(高-2)(宽-2)2
其余的练习的重点还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准关键字眼,弄清求的是什么,单位之间的关系。 课后反思2:
按课前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几道题,学生解题时错误较多。
(1)希望小学新建了一所食堂,食堂长15米,宽10米,高4米,现在打算在食堂的地面和四周贴上2米高的瓷砖,问至少需要购买多少平方米的瓷砖?
(2)在一只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30厘米的玻璃缸中装有一些水,现将一块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放入水
第6页/共9页
中,铁块完全浸没。水面比原来升高多少厘米?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3)一个紫砂做的长方体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如果把它做成底面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 第1题和以往求粉刷教室的题目有所不同,题中已知的食堂的高度是一个多余条件,学生不理解现在要求的贴瓷砖的面积也就是求一个长15米,宽10米,高2米的长方体的底面和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和。分析学生的错误时,我给学生指出读题时要认真思考每个条件是否有用,还可以画出直观图来帮助分析。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
第7页/共9页
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第2题更为抽象,很多学生虽然知道当正方体铁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会上升,原因是铁块占有一定的空间,但不理解上升的这部分水是一个底面为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体,根据铁块的体积可以知道这部分水的体积,这样就能求出水面上升的高度。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
第8页/共9页
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第3题只要启发学生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相等的。 课后反思3:
由于整理复习两课时内容比较简单,同时也考虑到周三要期中练习,需要对另外几个章节内容进行复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两课时内容合并成一课时完成。
由于临近期中,所以在完成教材内容时,同时完成了一些相应的课外补充练习,在综合练习中发现学生对开学以来学习的内容掌握不扎实!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
第9页/共9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