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地产业如何走出发展的困境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房地产业也步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房地产业关系段千家万户,关系到很多人的生存需要。持续几年来房价的上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结合社会现象不探讨房价的涨跌,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讨论该如何看待房地产业的性质?以及怎么才能走出房地产业发展的困境。
标签 房地产发展;困境;生存需要;转化器
房地产业涉及广泛,是巨大财富的“吸金器”。
以一个特定的时间截面来讲,购房不仅涉及到年轻夫妇双方父母,还有双方的亲戚;从时间跨度上来讲,房地产通常涉及到双方父母的全部积蓄,甚至未来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 收入(银行按揭把他们未来的预期收入折现到现在的房子里)。土地垄断和人为的供地短缺是当今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首要因素。同时,房地产业涉及的资源金额大,是规模最大的单项商品。2009年商品房年销售额达到了5.8 万亿,而结合老百姓的开支状况,2009年房地产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例达到48.33%,接近一半。同时可以验证,房地产业对社会经济、老百姓的收支等各个方面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房地产把中低收入阶层的人们的财富基本吸光,致使很多人变成当今很是流行的“房奴”。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已存在的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在1992年到2008年期间,如果把1992年标准化为100,则200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是607,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79,城镇+农村的人均收入是870,而财政的收入(预算内)是1761,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超出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的两倍。
房地产的实质:储蓄-政府投资的转化器,财富再分配的机器房地产业的收入和资金循环
为了阐述出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增长和财富分配中的重要性,就要结合实际看房地产业的收入和资金的循环。庞大数额国民储蓄被吸进房地产业之后,一部分直接或者间接流入政府部门(土地出让金、直接或者间接收的各种税费),另一部分资金注入银行或者房地产业的产业链中,同时还有一部分资金由房地产业直接进行分配。这三大部分的资金在最后都形成了投资(储蓄)与消费,投资、消费刺激了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产生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或过头转变成居民储蓄,这就是整个房地产业的收入循环(或者资金循环)。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房地产业实现了财富再分配和国民储蓄到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的转化。
房地产业是最大的储蓄—(政府)投资的转化器
我们结合实际生活来看看国民储蓄是怎样借助房地产业转化成投资,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