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定没有N2,HCl和CO中至少有一种 B.一定有N2、HCl和CO
C.一定有N2,HCl和CO中至少有一种 D.一定有N2和HCl,没有CO 二、填空题
26.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最好的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加热法 C.结晶法 D.分液法 E.过滤法 F.蒸馏法 (1)___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______分离二氧化硅与氯化铵的化合物; (3)___________分离水和煤油的混合物; (4)__________分离煤油和柴油; (5)___________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 三、推断题
27.现有常见的A~J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通常情况下A为固态金属单质,B、D为气态非金属单质,E为淡黄色固体,F为无色液体,J为红褐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H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E+F→D+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G+I→C+J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检验I物质的阳离子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28.某科研小组以难溶性钾长石(K2O·Al2O3·6SiO2)为原料,提取Al2O3、K2CO3等物质,工艺流程如下:
(1)“煅烧”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①钾长石中的硅元素在CaCO3作用下转化为CaSiO3,写出SiO2转化为CaSiO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②钾长石中的钾元素和铝元素在Na2CO3作用下转化为可溶性的NaAlO2和KAlO2,写出Al2O3转化为NaA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化”时加入NaOH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上述工艺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 五、实验题
29.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制取Cu(NO3)2,并在此基础上探究Cu(NO3)2的化学性质。 (1)甲组同学直接用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制取Cu(N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乙组同学查阅了硝酸铜晶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图),据此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先将铜粉在空气中
充分灼烧,再将灼烧后的物质与适量稀HNO3反应,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Cu(NO3)2晶体,依次进行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乙组同学认为此方案优于甲组的方案,理由之一是_____。
(3)丙组同学用Cu(NO3)2晶体,探究其热稳定性,实验装置如下所示。(夹持装置和加热仪器未画出)
①充分加热Cu(NO3)2晶体一段时间后,观察到U形管中气体变为红棕色,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_____。 ②集气瓶中最终收集到的气体颜色是____________,U形管中进入集气瓶后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 ③欲证明试管中残留的黑色粉末是CuO[假设Cu(NO3)2晶体已全部分解],实验方案是___。 ④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
3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已部分生锈(Fe2O3)的废铁屑,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剂,即FeCl3溶液。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用浓盐酸配制250mL 0.2mol?L-1稀盐酸,图中有两处错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铁屑用盐酸处理后,还含有不溶性杂质,为获取澄清的A溶液,进行物质分离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
(3)若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FeCl3溶液,现要加入一种试剂除去FeCl3,请写出除杂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250mL 0.2mol?L-1稀盐酸时,下列操作会造成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 A.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B.转移溶液前溶液未冷却至室温 C.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E.容量瓶洗涤干净后,瓶内壁有少量水滴。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9 C 2 B 20 B 3 B 21 D 4 D 22 C 5 C 23 D 6 B 24 C 7 A 25 C 8 C 9 C 10 D 11 B 12 A 13 C 14 B 15 B 16 D 17 C 18 A 二、填空题 26.E B D F A 三、推断题
27.FeCl2 O2 2Na2O2+2 H2O=4NaOH+O2↑ Fe+3OH=Fe(OH)3↓ KSCN或NaOH 溶液变红或产生红褐色沉淀 四、综合题 28.CaCO3+SiO2五、实验题
29.3Cu+8HNO3(稀)=3Cu(NO3)2 +2NO↑+4H2O 降温结晶 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 NO NO2 无色 3NO2 + H2O = 2 HNO3 + NO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硫酸,黑色粉末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Cu(NO3)2 晶体的热稳定性较差
30.转移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 应选用250 mL容量瓶 过滤 2Fe+Fe=3Fe BD
3+
2+
3+
-
CaSiO3+CO2↑ Na2CO3+Al2O32NaAlO2+CO2↑ HCO3+OH===H2O+CO3
--2-
Na2CO3 CO2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 )配制100 mL lmol/L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所需仪器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④③⑦⑤⑥
O2O2B.②⑤⑦⑥
O2、H2OC.①③⑤⑥⑦ D.②⑥③⑦⑤⑥
2.以空气中的氮气为原料制备硝酸,合成线路如下(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N2?NH3?NO?NO2?HNO3
已知空气中含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若用100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空气制备硝酸,则理论上可制得硝酸的量的计算式正确的是 A.
ˉˉˉ100?78%
22.4100?78%?63g
22.4+
2﹣
﹣
2+
+
B.
100?78%mol
22.4C.2?D.2?100?78%L
3.(2015秋?湖州期末)某无色透明的溶液,在强酸性和强碱性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K、SO4、HCO3 B.Mg、Na、SO4、Cl C.Na、K、SO4、NO3 D.Ba、Na、MnO4、SO4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4 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NA
B.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含有Cl-数为 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的分子数为NA D.常温常压下,14 g N2含有分子数为0.5 NA 5.下列气体不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A、H2 B、NH3 C、SO2 D、Cl2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叙述中,二者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B.SO2具有漂白性,可用来漂白纸浆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漂白粉具有氧化性,可用作环境消毒剂 7.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8.下列材料中不含SiO2的是
A.光纤 B.玻璃 C.石英 D.芯片 9.下列物质的导电性最差的是 A.氯化钾固体 B.0.1mol/L盐酸 C.0.1mol/L醋酸 D.熔化的氢氧化钠 10.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氨气可以完成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D.氯水放置数天后其pH将变小,酸性减弱
+
+
2﹣
﹣
2+
+
﹣
2﹣
2+
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