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广东版三年级音乐第五册第七课《勇敢的鄂伦春》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勇敢的鄂伦春》是广东教育出版社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七课“多彩的乡音”中的一首演唱曲目。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们听到了奔跑着的马蹄声,全曲由四个方整乐句构成一段体,每句又可分为两个乐节,歌词的风格统一,使人们感到十分亲切。歌曲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支由远而近又渐渐远去的骑马挎枪护山林的威武的鄂伦春猎人队伍的形象。
《勇敢的鄂伦春》是我国一首家喻户晓的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和伊春、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等地,他们原以打猎为生,性格剽悍,能歌善舞。 “鄂伦春”一语是其民族的自称,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山岭上的人们;第二是驯鹿的人们。
19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唱唱跳跳,表现力和想象力都很丰富,并且已会运用一些简单的力度记号,但是感受力度变化和处理歌曲力度的能力还很弱。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力度变化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想象、表演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素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唱民歌《勇敢的鄂伦春》,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学习音乐知识:力度的变化,能听辨出音乐中出现的f、p、 等力度变化,感受到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3、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能把对力度的正确感受运用于歌唱,能较自然轻松地、有表情地演唱。
过程与方法目标:
19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通过体验法让学生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特点。 2、通过模唱法增强学生对鄂伦春族音乐的了解。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结合歌曲《勇敢的鄂伦春》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地鄂伦春》 2、音乐知识力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不断认识力度在整体音乐表现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有感受力度变化和处理歌曲力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交流
同学们,上周的音乐课老师带领大家去了欧洲,感受了法国的时尚与浪漫。今天,老师又想带大家
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