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探微
“综合性学习”是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语文综合性学习立足语文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要目标,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内部的整合,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与学生生活的整合,是综合性言语实践活动;它把课堂扩展为整个现实世界,把语文学习变成学生的真实生活,把孤立的听说读写环节,转变为充满活力的言语生命实践。充分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体现了学生的独特创造性。
“综合性学习”更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大难点,面对崭新的课程内容和要求,老师们迷茫、困惑过,老师们退缩、挣扎过,但最终是在学习中起程,在探索中上路,走向对新课程的实践,走向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活动的实践。近些年来,我们充分重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积极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
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优化整合,突出综合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以语文为主,以学习语文为出发点,
运用各科资源,开展跨学科活动和教学,整合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
(一)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一节中提出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之一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我们就紧密结合语文教材,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以训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四年级“走近童话”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查资料:看课外书籍、上网、问大人;以多种方式交流汇报:个人、小组。在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学生津津有味地讲童话,头头是道地编童话。从他们的表现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原来学生的潜能是如此巨大!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就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潭活水。海阔任鱼游,天高凭鸟飞,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那一片海,那一方天。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在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和提高。
(二)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三年级综合性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课题中,学生就综合运用了历史、美术、文学、艺术等各科知识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所了解到的传统文化:神奇的传说故事、精美的手工艺品、古老的建筑图片在交流展示课上应有尽有。
(三)单元教学各块内容的整合
综合性学习是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单元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密切相关,贯穿单元教学始终,整组教材的教学过程也是综合性学习过程。例如,三年级第一单元的专题是“多彩的生活”。在导语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儿童多彩的生活画面后,安排了《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孩子学习、活动的情景。在课文后,及时提出开展“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提示记录的方法:“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接着学习两篇分别表现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假日里登山游玩的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接着,教材用一段简洁的话语,概括前面所学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介绍乡村儿童生活的略读课文《槐乡的孩子》。在语文园地里,紧紧围绕此专题,“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习作”让学生写课余发生的事,“读读背背”编排的是反映儿童生活内容的古诗《小儿垂钓》,“展示台”用搜集邮票、阅读课外书、小组合作办图片展的方式,展示学生的课余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围绕主题,整合各块内容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促
进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高。
二、走进生活,增强实践
在儿童的社会生活中有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儿童的游戏,儿童的吃穿住行,儿童身边的科学技术,社区等都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素材。农村孩子的生活有着更广阔的天地,春种秋收,夏雨冬雪,枫红橘绿,鸟鸣虫吟等都是综合性学习的优秀资源。冬天的大雪
给同学增添了几多惊喜,几多情趣,更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极其难得的素材。看着同学们对雪的浓厚兴趣,我们语文老师萌生了关于“雪”的综合性学习的课题,同学们看玩雪、说雪、唱雪、写雪??这种因时制宜,身临其境的教学,学生兴致极高,效果显而易见。 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与学生生活结合,也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来完成。如五年级《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活动就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来完成,他们了解汉字的起源、出字谜、办小报,做得有声有色。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开展“生活中的语文”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强调了活动的实践性,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很大,为了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加大识字量,巩固已认识的字,我们让学生认自己生活中的字。如食品包装纸,同学的名字,商店名称,学习用品,路牌上的字。利用身边的语文学习资源,学生养成时时识字,处处识字的意识,向人人学字的习惯。高段学生中开展搜集广告语、网络语言、店名门牌、产品说明书的活动,并练习自己创作广告语等。学生在亲历生活中,在亲自实践中感受到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学语文,原来其乐无穷。
三、自主活动,鼓励创新
新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就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这就为教师开发利用语文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提供了空间。不仅教师的教要富有创造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学也具有创造性。
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给他们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