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间传说的现代意义
传说是一种古老而至今活跃的民间文学体裁,传说通过在流传中
变异、丰富和成熟,使得我国有数量众多、传播广泛的传说作品。传说发展至今,对现代社会不仅有值得重视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而且也有令人倾倒的艺术魅力。
民间传说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什们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呢?一方面,单从传说的定义来看,传说是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描述特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地方风物或习俗的传奇故事。例如帝王将相传说、历史人物传说。在历史人物传说中的李自成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以及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等传说。就拿陈胜吴广起义来说:“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并且也让我们懂得人人平等,不分高低贵贱,一个人的成绩是做出来,不是天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不平等的命运”。在帝王将相传说中,如:上古五帝、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李世民、武则天等等历史人物都有很多传说,其中主要讲述帝王的神奇出生、宫廷逸事以及帝王如何残暴、好色和贪婪等故事。另一方面,民间传说可以纠正历史记录的谬误。在起义英雄传说里,它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历史事实,歌颂了造反起义的好汉。但是封建社会的一般史书注重记载以统治者为主角的朝廷大事,对起义首领很少作正面的较详细的记录,而且通常把起义者称作“匪”、“贼”、“逆臣”等,作出否定的评价。例如在《资治通鉴》将黄巢污蔑为“盗贼”、“匪寇”等。
民间传说对现代人民的生活存在着娱乐意义。一方面,民众在辛勤劳作之后,可以通过传说生动离奇的情节获得精神上的放松和充实。例如四大爱情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祝》,它们都是用曲折奇妙的情节讲述着各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故事中都有一对深受民众喜爱的情侣形象,特别是故事里的女主人公,都聪明伶俐、情深似海,而且都敢作敢为的女性形象。另外,故事的意境也很优美,富于神奇的幻想色彩,常使生活艰辛的民众获得无限的精神享受。例如,在我们家乡,一般等吃完饭后大家没事就喜欢看这些电视或听听收音机,来消遣生活。另一方面,民众在长期的传统社会中总是处于困苦和压抑之中,那些传奇性的情节满足了它们在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慰藉。例如孟姜女哭倒长城、杨柳青画上的驴下来为穷苦人拉磨、《找福》、《人参娃娃》等,使在现实中冤屈难伸或穷愁不堪的民众在传说里达成了心愿。在《人生娃娃》中财主胡瓜皮家的小童工小虎子整天挨打挨骂,夜里还要不停地挑水。一次,他发现一个身穿红围兜的娃娃在井边玩耍,便与他成了好朋友。娃娃看小虎子被财主打得伤痕累累,为了帮他还清债获得子自由,便送给他一株大人参。财主见了这颗人参,料定这小娃娃一定是人参精,最后在抓小娃娃的时候,不幸被掉下的石块埋在了洞里。这个传说就反映了弱小群体会得到神灵扶助,强权恶霸就会受到惩罚,这些类似的传说极大程度的丰富了民众的精神世界。
民间传说在经济发展中有重要意义。民间传说一般以地方性的人
文景观、名人遗迹、山川胜景等作为传说的核心,这些本来就是地方旅游的主要资源。以狗不理包子为例。天津小吃有三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其中狗不理包子最为著名。一般旅游者一到天津都要去品尝一下狗不理包子。这对于天津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还有一些名人遗迹如:四川的杜甫草堂、 山东的孔子庙、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江苏贤妻山、浙江雁荡山等等,这些都促进了所在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对其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民间传说对现代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传说中往往寄寓着民众的世界观、道德观、社会理想等。在传播中以“可信”的讲述故事和传奇性的情节对一代代的民众起着观念培育和道德教化的作用。比如四大爱情传说中,“四大传说”的女性形象与宗教影响及原始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形象蕴含着民众在对其他生命的体会中肯定人类价值的情愫。例如,织女作为神仙,仙界是凌驾于尘世的幻境,仙人是凡人难以企及的神灵,可织女身为天帝之女,却无视神仙的身份及高贵的地位,自愿沦落为普通凡人的一员。 这既体现了女性中为了爱情不怕牺牲的精神,也体现了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吃苦耐劳精神。“四大传说”不仅渗透着民众力图驾驭人生、抗击命运的生活态度,显露出与传统文化的人生哲学颇不相同的风貌,而且积淀着民众对生命内容的深邃思考,这种思考既有正统文化的影响,更有民众自身哲人般的洞察。这些深邃的思考与敏锐的洞察力是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中华名族优秀文化的养成起着重要
作用。
民间传说在现代社会具有很高的文化意蕴。传说承载者民众思想与文化的发展史,从中可以看出民众在特定时期的历史观念、道德观念和美学观念等,可以作为相关学科研究民间文化的资料。比如牛郎织女传说与“乞巧节”、孟姜女传说与“寒衣节”、梁祝传说与“双碟节”、侗族的斗牛节、仫佬族的吃虫节、傣族的泼水节:“年年有个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纳西族的火把节用来驱除避害、祈祷丰收;等等。这些不同的民俗节日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除了这些节日外,婚丧习俗也可以反映民众的生活观念。例如,汉族办婚事大都在新房里和用品上贴写双喜字,葬俗出丧时长子要在灵前摔盆;景颇族盛行抢婚和新娘进房前“过草桥”等等这些不同的文化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文化色彩。
民间传说具有重要的文学借鉴意义。传说对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传说的素材被借鉴到民歌和史诗之中,例如四大爱情传说被歌谣、戏曲等其他民间文学体裁借用,越剧的《祝英台与梁山伯》以及著名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另一方面,民间传说对作家文学具有借鉴意义,只需对民间文学影响作家文学的历史价值稍加检视就可得到,如许多小说、戏剧等都借鉴传说做素材进行创作,由此涌现出很多杰出作品,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在记载、解释各种风俗习惯时也引用了很多传说,另外还有一些电视剧《白蛇传》、《宝莲灯前传》,以及秦腔《铡包勉》等等也都借鉴了民间传说,这样既有利于民众的欣赏,又有利于对文化经典的传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