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 B
2、_____编著的《课程视觉化》一书,反映了该时期视觉教学的理论成果,堪称30年代视
觉教学理论代表作。
A.霍本 B.夸美纽斯 C.杜威 D.裴斯泰洛齐 A
3、___________的出版,标志着视听教学论开始向视听传播理论发展。
A.《视觉教育》 B.《视听传播评论》 C.《课程视觉化》 D.《教学中的视听方法》 B
4、以下经验属于“观察”的经验是__________。
A.演戏的经验 B.视觉符号 C.参观展览 D.直接有目的的经验 C
5、60年代后期程序教学开始衰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A.程序教材的使用效果不比传统教材好 B.学生反映程序教材缺乏趣味。 C.教师对新的要求难以适应。
D.要真正开发有效的程序教材需要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实验,这样会花费很高的代价。 D
6、程序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 A.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B.经验之塔 C.温内特卡方案 D.刺激—反应理论 A
7、“经验之塔”根据它的抽象程度,从下到上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A.“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抽象”的经验 B.“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 C.“抽象”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 D.“抽象”的经验、“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 B
8、教育心理学________在他及合作者开展个别化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于1962首次提出标准
参照测试的概念。
A.格拉泽(Robert Glaser) B.斯科里文 C.加涅 D.米勒 A
9、__________在1962午出版了《编写教学目标》一书,系统地提出使用行为术语陈述教学
目标的理论与方法。
A.加涅 B.马杰 C.斯科里文 D.布朗 B
10、60年代后期,_______等人在《视听教学:媒体与方法》 (1969)这本著作中提出了系
统化教学的模型,较明显地反映出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的影响。
A.布朗 B.加涅 C.布里格斯 D. 斯金纳 A
二、多选题
1、以下教学形式属于个别化教学的有______________
A.导生制教学 B.”化学版”教学 C.凯勒制教学 D.程序教学 ABCD 2、____________是20世纪20年代倡导用实验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代表人物
A.博比特(Franklin Bobbitt) B.查特斯(Werrett Charters) C.桑代克 D.约翰·赫尔巴特(Johann Herbart) AB
3、以下属于“经验之塔”中”观察”的经验是_______. A.录音 B.电视 C.视觉符号 D.广播 ABD
4、早期程序教学的特点有__________。
A.小步子 B.积极反应 C.自定步调及低错误率 D.即时反馈 ABCD
5、教育技术的发展史包含____________。
A.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 B.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 C.系统化教学方法的发展 D.前三种概念的整合ABCD
三、判断题
1、CAI在学校中的开展已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F 2、1954年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与教学的艺术》一文。 T
3、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50年代初。F 4、一般认为泰勒(Ralph Tyler)是当今行为目标之父。T
5、斯克里文1967年提出的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现巳构成系统教学设汁中的重要概念。
F 四、简答题
1、简述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
视听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视听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它的发展形成了依
靠教学资源的思想和媒体辅助与转播教学的模式。
a、视听教学运动的渊源
在教育领域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对形式主义和教学中\言语主义\。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福
禄培尔和杜威等人的著作要求克服形式主义和\言语主义\。
b、视听教学运动产生的背景
一是需求的原因:劳动者的需求,课程教法的改革,扩大规模教育。二是思想准备,技术成
熟使视听教学运动成为可能 c、视听教学的初期阶段 (一)视觉教学(二)视听教学 d、\二战\期间及战后十年的视听教学 e、视听教学向视听传播教学发展是迅速发展阶段。
f、视听教学论和视听传播论是视听教学的基本原理
2、简述视听传播论?
“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对用于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的设计与使
用”
从整体上看,该模型把教学过程视作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说明“视听传播设计”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传播过程的理论,信息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法确定信息运行的起点。因此,在模型中不明确指出教学传播过程的起点,是合乎传播学原理的,为便于讨论,假设
在某特定的教学情形下,第一步工作是确定教学的目标。其过程为:
a、明确教学目标,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b、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讯息 ——教学内容。
c、进行视听传播设计。
d、把视听传播设计的产物——教学系统投人教学情境中使用。
e、对评价获得的数据迸行分析。
视听传播的实际目的是使有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能力的各种学习方法和媒体得到充分有效
的使用。
3、个别化教学的概念?
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学生个别地自学,在方法上允许学习者自定目标、自定步调、自己选择学习的方法、媒体和材料。程序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一种
形式,它的发展形成了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
4、简述斯金纳的程序教学?
1954年斯金纳(B·F·Skinner)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他指出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提出使用教学机器能解决许多教学问题,推动了当时的程序教学运动的发展。在文章中,他强调“强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建议把教学机器作为一种手段,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强化,他指出,“对人的学习的最有效的控制将要求工具的帮助”,即使\作为单纯的一个强化机器,教师也是过时了??他必须有机械装置的帮助\。他根据他的操
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强化理论的应用,早期的程序教学有如下特点:小步子、积极反应、即时反馈、自定步调,以及低错误率。在程序模式上,斯金纳编
制的是体现他的“操作条件”原理的直线式程序。
5、系统化教学的概念?
系统化设计教学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过程的方法,亦称作教学系统方法。它的发展形成了整体设计思想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模式(或称为系统方法的思想和设计模式)。
五、论述题
1、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含义和主要优缺点,并阐释网络技术对于发展个别化教学的意义。 个别化教学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合于满足个别学生需要的教学。个别化教学的优点主要体
现在以下方面:
a.
个别化教学能充分体现教学的人性化特征,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以最适合自身需
要、兴趣和学习风格的方法来安排挑选知识单元。
b.
学生获得学习资料要比在以教师与学校为中心系统中的情况更容易。这里的学习资源都是经过充分准备和详细检查的,其质量不依赖于个别的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是由优秀的教师和专
家群体来保证。
c.
目前的个别化教学系统能从读、听、看、练等多种渠道来支持学生的学习,从而使不同媒体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当然,能否合理的整合(而不是堆积)各种媒体是此优势得以体现的
关键。 d.
教师的帮助、劝告和指导获取相对容易。个别化教学系统能有效地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较差或有创新思想的学生。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问题给予学术上的帮助,如提供系统之外的资源,教授学生掌握系统的操作和控制,改善学生的学
习方法和习惯等。
e.
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学习结果的定期反馈。师生之间的密切接触和单元测试的成绩都能为双
方表明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为后续学习、指导提供准备和动力。
f.
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开展“全民教育”。除了在校学生,那些无法参加正规学习的人也可通过个别化系统后地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这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和市场。
个别化教学的缺点主要有:
g.
对学习者的主动性要求较高,年幼或缺乏经验的学生可能无法有效地学习。学生在学习进行过程中,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这种方
式更适合成熟的学习者采用。
h.
适合个别化教学的课程范围和类型有限。个别化教学主要用在有关基本核心知识的入门课程上,如理、工和医学,以及某些短期的训练课程,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实验教学和要求
协作的课程如口语教学,个别化教学就显得难以应对。
i.
建立完善的系统存在困难。设计精良的教材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更新更高的技能,而且要花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