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题答题思路及方法
语文阅读理解题答案组织标准
(1)遵循原文,选用符合题目特点的表达方式:概括、描写;
(2)答案积极向上,紧靠文章立意,尽量移用中心主旨句;或组合关键语句、中心词,综合分析,逐条归纳总结。
(3)语言尽量简洁,表达的意思准确,包含关键词语; (4)思路要先主后次,先字面后含义,先内容后理解;
(5)具体完整,答案一定要是完整的句子,不能使用一个或几个词作答案; (6)有字数要求的,在满足句子完整的基础上,限制字数; (7)如果答案不止一个,一定要按主次顺序标上序号; (8)答案里标点要使用正确,答案和答案之间用分号隔开。 一 概括内容与复述情节的区别
(1)概括内容,是针对文章的中心人物,典型情节的归纳。 使用格式: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某某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了; (2)复述情节:是针对文章全部情节再次讲述,包括每一个细节,有具体的情节发展顺序。
使用格式:文章开始……接着……后来……结果……。 二 相关信息的筛选题 1、分出答题的角度;
2、在每一个角度里面,罗列出全部相关信息,不能遗漏。 三 谈感悟道理:
1、归纳从一篇文章所使用的某个材料;
2、推而广之,归纳人们在生活当中应该明白的人生态度和做事方法。 (结合文中的一个现象——归纳通用的道理、规律) 四 谈从文章中受到的启发
(1)概括典型情节,归纳揭示的主旨;
(2)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明白了怎样面对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 (从文中归纳的道理、规律——联想自己某个生活方面) 五 概括文章主题的形式:
文章的主题,就是主旨,就是中心思想。
(1)本文通过叙述……事,塑造了……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一个……的道理。 (2)本文通过描写……景物,写出了景物……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概括题的答题要求:
(1)使用概括性的语言,不能出现描写的词汇; (2)语言简洁,注意题目要求的字数限制;
(3)答案句子结构要完整,尽量不要使用一个词或短语作答案。 六 赏析文章内容情节:
可赏析的方向:文章内容、主旨、语段、句子、用词、表达方式、写作方法……
1、
摘抄文中的原话;
2、选准角度:(只要选取一个角度即可) (1)语段内容:人物形象或事物特点;
(2)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述、说明、议论中的一种; (3)写作方法:比喻、对比、拟人、夸张、排比、想象、联想; (4)表达情感:喜悦的、愤怒的、欢乐的、悲伤的等; (5)语句用词:主要看使用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关联词。 七 把握几种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增加趣味性。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物件,上下文形成对比,
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八 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1)解释字面意;(2)指出标题在文中所指的具体事物; (3)联系文中人物,写出与中心人物相关的意义。 九 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题
(1)解释词语的字面意;(2)结合词的语言环境,写出词语的感情色彩; (3)归纳出真实含义,注意与字面意相反的意思。 词语理解的角度:
1、词的意思;2、使用的环境;3、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十 对文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题
(1)从事件出发,写出对客观事件的看法(句子的字面意);
(2)从主旨出发,写出对事件中人物行为的评价或感受(句子的含义)。 十一 小小说:又称为微型小说、袖珍小说。
它往往借助典型的生活实例和片段来揭示人物形象,针砭社会现实。 小说的三要素:
(1)人物;(中心人物、次要人物、线索人物)
(2)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3)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二 作铺垫:为了文章情节的发展,把与下文有关的内容要素先做交代,强调事情发生发展的条件因素。
十三 埋伏笔:为了吸引读者,制造悬念,先把事情的某个结果提前讲出来,然后再做解释。即为强调结果,将结果前置。
使用埋伏笔的作用,使文章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十四 小小说常用的表现手法:
(1)使用对比;(2)使用讽刺、反语;
(3)声东击西,双关语;(4)欲扬先抑,欲盖弥彰。
十五 记叙文的标题类型及作用:
(1)文章的线索,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2)文章的中心事件,概括主要内容;(3)文章的典型情节,揭示主旨; (4)文章的典型语句,反映人物的情感态度;(5)作者的思想情感。 十六 常见的文章结构样式
倒叙式——设置悬念,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对话式——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情节变化快,更有趣味; 首尾呼应式——使文章主旨更加鲜明; 文末点题式——照应问题,使主旨更明确; 开门见山式——直接入文,使文章主题鲜明; 引入过渡式---使情节发展更加连贯; 层层铺垫式——使情节发展更加自然。
先抑后扬式——前后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先叙后议式——使文章更有条理,使主旨更深化; 夹叙夹议式——摆事实,讲道理,使观点更明确; 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 十七 归纳人物形象题:
1、 2、 3、
读全文,找出与人物有关的所有情节; 每个情节写出一两个人物特征,并归类; 使用“……是一个……的人”句式写出答案。
十八 词语选用辨析题 1、先判断换词的优劣;
2、解释原因:(1)原来的词的表达效果(正);(2)换后的词有哪些缺点(反)。 十九 句中成语的含义
1、成语的字面义;2、结合主旨,看在文中的含义;3、领会在文中传达的情感。 二十 正确理解文章标题的内容
1、标题字面意,或关键词的意思;2、文中所指的具体内容; 3、文中内容所指的情感;4、升华的文章主旨。 二十一 结合文章内容,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