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训练题(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6:24: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单选题(共 13 道,每题 1 分,计13分) 第1题: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

B.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

C.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本期减少的所有者权益 D.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等式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针对的是同一时点,否则等式不成立。所以,选项B不正确,但是注意选项C是正确的,因为期初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本期减少的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而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

第2题:下列属于会计的基本等式的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从业资格证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收入-费用=利润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的基本等式。

第3题:关于试算平衡法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 B.试算不平衡,表明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 C.试算平衡了,说明账户记录一定正确 D.理论依据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

试算平衡了,不一定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如:漏记某项经济业务;重记某项经济业务;对相互对应的账户都以大于或小于正确金额的数字进行记账(借贷错误巧合,正好抵消);对应账户的同方向串户(同方向记错账户);记错方向,借、贷相反等等。

第4题:对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而言()。 A.增加记借方 B.增加记贷方 C.减少记贷方 D.期末无余额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

对于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

第5题: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四要点中的“依据相同”是指()。

A.总分类账要根据明细分类账进行登记 B.明细分类账要根据总分类账进行登记 C.根据同一会计凭证登记 D.由同一人员进行登记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

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要记入有关总账账户,另一方面要在所属的明细账账户中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由于是同一项业务,所以登记时依据的是同一会计凭证。

第6题:下列关于单式记账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

B.在单式记账法下,账户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和相互平衡关系

C.单式记账法可以全面、系统的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和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D.这种方法适用于业务简单或很单一的经济个体和家庭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

单式记账法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不能全面、系统的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和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第7题: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借方

B.借方或贷方 C.贷方

D.借方和贷方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和增加发生额的方向一致。

第8题:下列账户中,期末结转后无余额的账户有()。 A.实收资本 B.应付账款 C.固定资产 D.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

损益类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对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是有余额的。

第9题: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时,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A.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B.借:管理费用 贷:所得税费用 C.借:所得税费用 贷:银行存款 D.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

“所得税费用”属于费用类账户,所得税费用的增加计入借方。应交所得税通过“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核算,增加计入贷方。

第10题:符合资产类账户记账规则的是()。 A.增加额记借方 B.增加额记贷方 C.减少额记借方 D.期末无余额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

资产类账户的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余额在借方。

第11题:年初资产总额为100万元,本期负债减少5万元,所有者权益增加20万元,则期末资产总额为()万元。 A.100 B.120 C.115 D.125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会计恒等式。本期等式右边的增加额=20-5=15(万元),会计恒等式左边的资产也应该增加15万元,所以期末资产总额=100+15=115(万元)。

第12题:借贷记账法下的“借”表示()。 A.费用增加 B.负债增加

C.所有者权益增加 D.收入增加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

资产和和费用的增加计入借方,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计入贷方。

第13题:应收账款账户期初借方余额为354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263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179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A.借方43800元 B.借方27000元 C.贷方43800元 D.贷方27000元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

“应收账款”属于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其余额计算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题中,期末借方余额=35400+26300-17900=43800(元)。

二、多选题(共 13 道,每题 2 分,计26分) 第14题: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正确答案】:ABCD

第15题:根据会计等式可知,下列哪类经济业务不会发生()。 A.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不变会计从业培训 B.资产不变,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C.资产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D.债权****益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不变 【正确答案】:AB 【参考解析】:

“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不变”结果导致资产大于权益,会计等式被破坏,显然,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业务,所以,A是答案;“资产不变,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结果导致资产小于权益,会计等式被破坏,显然,也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业务,所以,B是答案;选项C和选项D不会破坏会计等式,所以

C.D的业务会发生,不是答案。

第16题:下列属于会计等式的是()。 A.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B.本期借方余额合计=本期贷方余额合计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收入-费用=利润 【正确答案】:CD 【参考解析】: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数量上恒等关系的一系列等式,C是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D是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A和B是试算平衡中用到的等式,不属于会计等式。

第17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产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B.负债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C.收入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D.费用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正确答案】:BC 【参考解析】:

资产和费用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第18题:会计分录的内容包括()。 A.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B.账户名称

C.经济业务发生额 D.应借应贷方向 【正确答案】:BCD 【参考解析】: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选项A是账户应该具备的内容。

第19题:下列错误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的是()。 A.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B.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C.记错方向,把借方计入贷方 D.借贷错误巧合,正好抵消 【正确答案】:ABD 【参考解析】:

注意“记错方向,把借方计入贷方”的结果导致贷方两次计入数据,而借方没有计入数据,贷方余额大于借方余额,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第20题:会计分录的格式正确的是()。 A.先借后贷

B.贷方的文字和数字要比借方后退两格书写

C.在一借多贷和多借多贷的情况下,借方或贷方的文字要对齐 D.在一借多贷和多借多贷的情况下,借方或贷方的数字要对齐

【正确答案】:ABCD

第21题:下列账户中期末余额在贷方的有()。 A.预收账款 B.应收账款 C.应付账款 D.累计摊销

【正确答案】:ACD 【参考解析】:

应收账款属于资产,期末余额是在借方的。

第22题:下列关于平行登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账账户的期初余额=明细账账户期初余额合计

B.计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 C.总账账户的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 D.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所属明细账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正确答案】:BCD 【参考解析】:

A的正确表示应该是:总账账户的期初余额=所属明细账账户期初余额合计。

第23题:下列计入贷方的是()。 A.资产的增加额 B.负债的增加额

C.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 D.费用的增加额 【正确答案】:BC 【参考解析】:

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额、负债的减少额、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收入的减少额、费用的增加额;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训练题(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egby39wrx1od1e2lz0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