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在一个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有M、N两点。设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M和EN、电势分别为
和
,则
A. EM>EN,C. EM<EN,【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负电荷的电场线从无穷远处出发到负电荷终止,可知负电荷应在图中中右侧,则N处电场线较密,场强较大,即EM<EN,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方向由M→N,则
>
,因此D正确。
><
B. EM>EN,D. EM<EN,
<>
2.L2是竖直固定的长直导线,L1、L3是水平固定且关于L2对称的长直导线,三根导线均通以大小相同、方向如图所示的恒定电流则导线L2所受的磁场力情况是
A. 大小为零
B. 大小不为零,方向水平向左 C. 大小不为零,方向水平向右 D. 大小不为零,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L1在L2处产生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L3在L2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竖直向下,即L2处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平行,所以安培力为零。 故选:A。
3.如图,半圆球P和竖直挡板固定在水平面上挡板与P相切,光滑小球Q静止在P和挡板之间。已知Q的质量为m、P、Q的半径之比为4: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Q对P的压力大小为
A. C.
B.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Q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设Q的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得:
解得:
由平衡条件得:解得:故选:B。
4.图甲中L1、L2是规格为“6V,3W”的灯泡,a、b端接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现调节电阻箱R为某一值时恰好能使两个灯泡均正常发光。则
A. 电压表示数为18V
B.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 C. 电阻箱消耗的电功率为3W
D. 增大电阻箱R连入电路的电阻值,电压表的示数将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电压表的示数为B项:由变压器的变压比得:C项:由变压器的变流比得:
,故A错误; ,故B错误; 所以
,所以电阻箱中的电流与灯泡L2的电流相等,电阻箱与灯
泡L2并联,电压相等,所以电阻箱消耗的功率为3W,故C正确;
D项:将电源和灯泡L1和变压器等效成一电路,由于大电阻箱R连入电路的电阻值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灯泡L1两端电压减小,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为了全人类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陆的探测器。为了减小凹凸不平的月面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嫦娥四号”采取了近乎垂直的着陆方式。已知:月球半径为R,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撞击力,“嫦娥四号”着陆前的一小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B. “嫦娥四号”着陆前近月环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 “嫦娥四号”着陆前近月环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T=D. 月球的密度为
【答案】CD 【解析】
【详解】A项: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撞击力,“嫦娥四号”着陆前的一小段时间内应向下减速,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
B项:“嫦娥四号”着陆前近月环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嫦娥四号”处于失重状态,故B错误;
C项:“嫦娥四号”着陆前近月环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
,故C错误;
,解得:
,地球的体积为:
,地球的密度为:
,
,
D项: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故D正确。
故选:CD。
6.如图,匀强磁场中的O点有一静止的原子核粒子
发生了某种衰变,衰变方程为,反应生成的
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关于该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发生的是衰变 发生的是衰变
C. A=234,Z=91 D. 新核
和粒子
在磁场中的轨迹外切于O点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项:衰变放出一个电子,所以为衰变,故A错误,B正确; C项: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A=234,Z=91,故C正确; D项:由于新核D错误。
和粒子
电性相反,由左手定则可知,新核
和粒子
在磁场中的轨迹内切于O点,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