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 试验程序
G2.1 试验按装置技术条件规定,分别将直流电源电压为80%~110%(115%)的额定电压值(直流电压的极限)的电压加于被试装置。
G2.2 确定被试装置准确度等性能指标,并与基准条件下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计算每一影响量或影响因素在标称范围下的变差。变差为影响量或影响因素标称值的平均误差与基准条件下的平均误差的差值,可以用绝对值、相对值、百分比表示。
附 录 H 动 态 模 拟 试 验
(补 充 件)
电力系统的动态模拟试验是考核装置动作性能的必要条件。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的故障种类和动作可靠性的主要考核项目如下。 H1 不同距离的内部故障; H2 外部故障; H3 转换性的故障;
H4 外部故障切除时的功率倾向;
H5 具有单向重合闸的情况下,装置在瞬时性或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重合闸过程中的动作行为;
H6 两相运行过程中再发生故障时的保护动作行为; H7 先振荡后故障时保护的动作行为; H8 先故障后振荡时保护的动作行为; H9 全相运行振荡闭锁的可靠性; H10 非全相运行时振荡,闭锁的可靠性;
H11 近端三相正向故障和反向故障;H12 工频频率偏差对保护的影响; H13 暂态过电压试验;
H14 高次谐波对装置的影响。
关于继电保护动模试验标准另行规定。
附 录 I 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参 考 件)
I1 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场强的严酷等级
I1.1 为了包括各种电磁场条件,本试验的试验场强包括不同的严酷等级,其级别可从下表I1选出,试验场强以每米伏(V/m)表示。
表I1
严酷等级 0 Ⅰ Ⅱ Ⅲ
I1.2 选择试验场强严酷等级的导则:选择试验场强严酷等级,应使预计的试验强度不超过所选严酷等级的试验场强。不同严酷等级及所对应的试验场强如下: 0级——电磁辐射环境保持在可以忽略的程度的场强。
Ⅰ级——低强度的电磁辐射环境的场强。例如,当地无线电或电视台位于距离装置大于1km处的典型场强及低功率收发两用机的典型场强。
Ⅱ级——中等电磁辐射环境场强。例如,中等功率的轻便收发两用机可能工作在相对靠近装置,但相距大于1m之处的场强。
Ⅲ级——严重的电磁辐射环境的场强。例如,可能靠近装置工作,但相距大于0.5m的高功率收发两用机的典型场强。
试验场强V/m — 1 3 10
对于包括非常严重的电磁辐射环境的场所,用比Ⅲ级规定强度更高的场强试验。通常按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或者由制造厂规定。 I2 试验方法
a.在屏蔽室中试验; b.在窄带场中试验; c.用轻型发射机试验。
以上三种供选择的试验方法,由于试验环境的场强值不易测量,也不容易用经典的方程式和公式计算,故以上三种试验方法不能认为是直接等效的。 I3 试验电场参数 a.波形:正弦。
b.频率:对于试验方法a和b,按通过27~500MHz的全部频率范围扫频;对于试验方法c,其试验频带可选用下列三种频带中的任意一种: 68~87MHz 146~174MHz
420~470MHz规定频带之外的不连续频率,可按用户制造厂的协议或制造厂的规定选择。
c.扫频速度:1.5×10-3拾倍频/s或稍低(对试验方法a和b)。 d.试验场强值:按I1.1条规定确定。 I4 试验方法A(在屏蔽室中试验)
I4.1 屏蔽室。其尺寸应足以保持辐射天线和被试装置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m。其它距离为图I1中给出的值。
图I1 屏蔽室的布局
I4.2 信号发生器。覆盖必须的频带范围,并且具有规定的扫频能力。
I4.3 功率放大器。如果信号发生器能力不够,用它增强信号并给天线发送。
I4.4 覆盖27~500MHz频率范围的天线。例如,双锥形偶极天线用于27~200MHz,圆锥形对数螺旋形天线用于200~500MHz。 I4.5 同轴开关。用于切换天线。 I4.6 测量场强的仪器。
I4.7 滤波器。推荐装在外部引线上,以降低传导发射,以免影响外部试验仪器。 I4.8 激励和监视被试装置的设备。
I5 用轻型发射机(以下称步话机)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图I2 步话机试验方式示意图
I5.1 试验方法
a.步话机与装置的试验距离由用户与制造单位商定;
b.一般装置的结构型式均为封闭式,试验时装置的门是关闭的; c.装置在激励状态,一般激励量在动作值的90%(欠量为110%); d.步话机试验方式见图I2的示意图。 I6 试验注意事项
I6.1 本试验的环境条件为基准试验条件。
I6.2 被试装置加于适当电路,并且按等于额定条件的辅助激励量和负荷进行试验。 输入激励量的值应尽可能接近临界条件。因辐射场干扰,所用额定值和所要求的变差应由制造厂提出。
对于额定条件指的是输入激励量远低于继电器动作值的继电器,可仅在长期耐热值下完成试验,同时应考虑热耐受能力。 I7 合格判据
在试验期间,装置应不发生误动作,发光二极管发亮应当是允许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