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议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五结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3:03: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五结合”

作者:陈智祥

来源:《新一代》2013年第01期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五结合”:感性感悟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整体感知和重点品读相结合、目的和手段相结合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和媒体与朗读相结合。通过分析,得出这五方面的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的结论;而这一结论的得出,有利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向各教学要素的相互关系领域的深入。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1-0016-01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怎样才能把握好每个教学要素间的关系,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呢?”其实关键在于教学环节设计要有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就体现在诸如对感性感悟与理性分析、整体感知与重点品读、目的和手段、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以及媒体与朗读等因素的正确处理上。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感性感悟和理性分析相结合

语文教学活动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离开学习者自身的深切感悟和体验,语文课堂就变成一潭死水。在阅读教学中最容易做的是理性分析、下结论以及让学生记录结论,而最难做的是引领学生感悟、感受,让学生在品味中有所收获。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语言学习,是对语言品味、品读、感知、感悟能力的培养,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因而一定要把感性感悟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同时,更注重感悟。感性感悟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 二、整体感知和重点品读相结合

语文课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时,对一个文本进行体验式的阅读理解,其基本思路应是对文本现有一个总体认识或感悟,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再进行语言品味。但有些阅读课的课堂设计却无视这一规律,不进行整体感知就直接进入段落的学习品味或语言练习。这样,学生的个人理解便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写作感受的目标指向。这样的课堂设计既没有真正完成整体感知,文段研究又不立足文本及文本主旨,其阅读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文本阅读的第一要务,应是首先正确或基本正确地整体把握重点文段的研习,这样的研习既要有一个基本原则,立足于文本,又要有明确的指向,为了更好地理解把握文本。整体感知和重点品读相结合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 三、目的和手段相结合

浅议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五结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enfk1870f3jk4h7snl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