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二高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二第一次月地理试题
命题人 李靖冰
审核
时间
2018-9-12
学科命题中心
一、选择题(20*3=60分)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读图回答各题。
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水源
2.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弱 B.降水少 C.多大风 D.低温冻害 读长三角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区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原因有
①水热组合较好 ②精耕细作 ③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④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太湖平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其地位下降的原因是 A. 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 B. 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C. 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 D. 农业技术进步,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5. 长三角地区有些工厂大量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劳动,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减少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 B. 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C. 推动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 D. 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居民就业率
某地发生森林火灾,通过对该地卫星影像的分析,绘制成“森林大火燃烧示意图”,t1
-t4表示火灾的四个阶段。读图,回答6~7题。
6. 完成上图的绘制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和GIS C.GIS和GPS
7. 下列叙述中,最为合理的是( )
A.a区的大火燃烧时间最长 C.森林大火燃烧至t4阶段时结束
B.b区的树种比c区易燃 D.d区有可能是湖泊 B.RS和GPS D.数字地球
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较为肥美的草原。近年来,该地斑点状荒漠化不断发展,呼伦湖水位不断下降,面积不断缩减,湖水变咸。图示为呼伦贝尔地区及周边区域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沙地形成的人为原因包括( )
①过度放牧 ②过度农垦 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④过度樵采
A.①② C.③④
9.呼伦贝尔地区的发展方向是( )
A.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②③ D.①④
B.退耕还草,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和畜牧产品深加工 C.保护天然林,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 D.建设自然保护区,变畜牧业为旅游业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大盆地东北—西南走向的剖面。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区沙漠广布的根本原因是( )
A.植被破坏,风沙肆虐 C.受蒙古高压控制,气候干燥
B.深居内陆,地形闭塞
D.人类活动强度过大,乱砍滥伐
11.关于乙处古城被流动沙丘埋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流上游过度用水 C.河流下游过度开垦
B.绿洲边缘过度樵采 D.绿洲边缘过度放牧
下图为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宁夏是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图中Q地区的荒漠化主要表现为
A. 土地沙化 C. 水土流失
B. 土地石漠化 D. 土壤次生盐碱化
13. R地土地荒漠化不同于Q地的主要原因是
A. 过度樵采 B. 没有山脉对风沙阻挡 C. 过度开垦 D.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4. R地治沙措施中,草方格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 截留水分,降低沙层含水量 C. 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D. 方格定位,便于栽树整齐
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结合下图,完成15~17题。
巴西雨林与环境示意图
15.从图上看,巴西雨林的环境效益有( )
①稳定大气成分 ②涵养水源 ③降低风速 ④吸烟除尘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16.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中,雨林受人类破坏相对较小,故保存完好 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 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 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 17.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 ②雨林与沙漠都有着脆弱的生态环境 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回答18~20题。
18.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洋流的增温增湿和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B.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 C.受西南信风的影响
D.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
19.目前,该森林带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造成的后果最有可能是( )
A.自然灾害减少 C.雪线高度上升
B.全球降水增加 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20.下列保护乙地区该森林带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保护中受益 C.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B.加强对雨林的管理和保护 D.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折线图”(干燥度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完成21~22题。
21.关于该流域湿地与干燥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燥度越小,黄河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 B.干燥度越大,湖泊湿地率越高 C.沼泽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强 D.河流湿地率受干燥度影响最明显
22.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为1.5~3。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 B.上游来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 C.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大幅度增加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该河段湿地率的有效措施
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红碱淖,近20年间湖面面积已“缩水”了25.5 km2,自2000年以来,红碱淖水体面积下降趋势明显。2011年后,每年减少水体面积在1 km2左右。专家分析,如红碱淖水位继续下降,将使该区域生物链内的动植物受到威胁,同时,红碱淖也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消失的罗布泊”。据此回答23~25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