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绮罗香·红叶
张炎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
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漫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尊前,尽
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③
②
①
(注)①张炎,出身南宋名门世家,宋亡后不仕新朝。本词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这一年张炎应元政府的征召而被迫北行。②舣:停船靠岸。③长安:代指元都的人们。
(
1
)
下
列
对
本
词
的
理
解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A.“千林落木”与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都营造了深秋时落叶飘零的肃杀景象。
B.“寒艳不招春妒”“不入洛阳花谱”中“春”“花”都可理﹑解为元朝新贵的象征。
C.“似花绕”“断霞千缕”都用比喻展现红叶的艳丽明媚,衬托出词人愉悦的心情。
D.“记阴阴,绿遍江南”写红叶也曾经有过绿荫如盖的盛况,今昔对比,意味深长。 (2)请结合具体词句,谈谈这首词中张炎借“红叶”寄托了哪些思想感情。
(★★★★)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
注
]
至
公
:
科
举
时
代
对
主
考
官
的
敬
称
。
【小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注]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小题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野 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小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小题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 10 .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
(注)
,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
小小
题题
21】】简第析
二第
联三
描联
绘所
了表
怎现
的样诗的人
画心
面境
? 。
【小题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