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应急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划伤、停电、触电、药品灼伤、泄漏中毒 1.2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序号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 1 2 3 4 5 6 全年 全年 全年 全年 全年 全年 可能发生的事故 划伤、停电 药品灼伤、泄漏中毒、划伤、触电 药品灼伤、划伤、停电 药品灼伤、泄漏中毒、划伤、触电 划伤、烫伤 药品灼伤、划伤 危害程度 轻 轻 轻 轻 轻 轻 1.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电气设备线路老化、线路问题升高、玻璃器皿有裂纹、玻璃器皿不光滑。 1.4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次生:泄漏、中毒、火灾、爆炸、环境污染。 衍生:人身伤害、设备设施损坏。 2、应急工作职责
2.1工段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职务 组长(段长) 副组长(日班班长) 副组长(运转班长) 组 员(技术员) 组 员(运转小班长) 组 员(工段安全员) 组 员(主操) 组 员(班组骨干) 职 责 负责应急预案的全面指挥 负责生产和事故救援的具体指挥 负责生产和事故救援的具体指挥 负责管岗位的技术指导 负责生产处理和事故救援 协助班组进行应急处置及技术指导 负责引导现场人员撤离、现场警戒 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置 2.2 工段应急抢修相关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序号 1 2 3 4 5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应急救援体系响应采取分级响应原则,并逐级响应和上报。 3.1.1报警
事件发生后,发现人应迅速报告当班班长,当班班长根据事故情况报告段长,同时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措施并疏散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3.1.2接警与指挥程序
段长接到报警后带领救援小组迅速赶赴现场,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汇报主管领导或部长,部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质量监督部应急预案,并根据应急事件种类、严重程度、本单位能否控制等因素,决定是否报告公司事故领导小组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如果应急事件不足以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则组织现场人员按本预案要求,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险情排除,则恢复正常状态,并报告应急响应中心。如果险情未能排除或不断扩大,则迅速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报警。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根据车化工段的工艺流程的特点可能发生泄漏,造成火灾、人员伤害。 3.2.1抢救处理原则:
(1)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将无关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2)现场操作人员要谨慎大胆、快速敏捷。
(3)人员在抢救时,应检查个人防护器材使用情况,如发现异常或感到身体不适,应迅速离开现场。
职 务 班长 小班长 班组安全员 职工甲 职工乙 职 责 在段长的领导下负责现场岗位人员的指挥 在班长的指挥下处理事故的漏点 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器材的佩戴进行人员疏导 在班长和小班长的指挥下处理事故的漏点 发生事故的抢险
(4)发生触电时,处置人员要穿绝缘鞋,必须使用绝缘工具。 3.2.2.玻璃器皿划伤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发生玻璃仪器划伤手或其它部位时,如出血不多,先用清水冲洗伤口,找出可能嵌入的碎玻璃,用创可贴等包裹好;严重者就医处置。如发生大量出血,用绳子等固定住伤口前面,立即送医务室处置。 3.2.3取样过程中或路途中突发停电应急处置措施
当遇到突然停电,取样职工不要慌张,关好阀门,以手机(或室外星光、月光等)的光线为指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靠近安全出口,迅速离开车间,通过电话与化验室联系,分析室职工要带好防护用品拿手电筒寻找,直至一起到安全地带为止 3.2.4药品灼伤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被浓酸烧伤皮肤首先用干抹布擦拭、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2%的碳酸氢钠冲洗、最后用大量清水冲洗;被浓碱烧伤皮肤首先用干抹布擦拭、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2%的硼酸冲洗、最后用大量清水冲洗。重者就医;溅入眼睛内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冲洗,重者迅速就医。低浓度的酸碱溅到皮肤上,用清水直接冲洗即可。 3.2.5.溶液泄漏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在测定铜氨粘度时,突发通风装置失效或容器破裂时,立即戴好防护面罩,戴好橡胶手套,打开门窗,用废酸洒落在铜氨溶液中,用大量的水冲刷;若撒落到地面,用分析室内备用的收容沙收容,快速移至室外空旷场所。
3.2.6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触电后,立即关闭电源。但要注意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若发现触电者失去意识,迅速拨打医务室电话8333938,现场应用的主要急救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挤压法。人工呼吸主要适用于急救呼吸停止的触电者。胸外挤压法急救心脏停止跳动的触电者。如果触电者呼吸停止,而且心脏跳动也停止。则须同时实施上述两种急救方法。先吹气2-3次,再挤压30次如此反复进行。 3.2.7着火应急处置措施
发现火险(闻到糊焦味;看到烟气;发现明火等)职工,立即切断电源,报告班长,班长可视情况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向段长报告。
距离灭火器最近的职工负责,迅速提取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器材,展开扑救初期火灾的行动;当化验室有人员受伤或火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需要人员疏散时,由班组长负责指挥引导。视现场火险情况选择报警(公司火警电话8333119、集团火警电话8511378),轻微伤害可拨打厂内医务室电话8333938,有重伤员及时拨打“120”。 4 注意事项
4.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4.1.1 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注意事项
(1)一定认真全面检查。在使用前查看压力大小(25-30MPa),报警器、背带组、气瓶等是否完好,不能缺件或压力低的情况下使用。 (2)在使用前一定先开气瓶阀门。
(3)佩戴面罩时必须先将下颏放入下颏窝内再戴,面罩脑后弹性调节带必须拉紧。
(4)压力报警器必须放在胸前,注意留心观察气瓶压力 (5)工作时听到报警声(4-6MPa)立即撤离现场。
(6)撤离现场时必须到达安全区域,方可脱下空气呼吸器。
(7)佩戴或脱下时,一定将空气呼吸器轻拿轻放,防止坠落或坚硬物品伤害空气呼吸器尤其是气瓶。 4.1.2 佩戴防毒面具的注意事项
(1)按物质种类、环境、空气中氧含量及毒物浓度正确选用符合要求的防护器材
(2)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代替隔离式防毒面具。
(3)凡有心脏病、肺结核、深度近视等禁忌患者,不得使用防毒面具。 (4)使用前应首先外观检查(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各种部件组装是否严密、启动是否灵活等。)
(5)保持清洁卫生,面罩用后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洗后只许阴凉干,严禁暴晒、火烤等。
4.1.3 普通防护的注意事项
(1)进入易燃易爆区域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
(2)接触腐蚀物品必须戴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穿防护服、防酸碱雨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