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每日一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0:43: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江苏中公教育:http://js.offcn.com/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每日一练

1.定义:

①送别诗:指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②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

③咏史诗: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

典型例证:

(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二》

(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定义:

①压力是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②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③心理异常是指行为与人格偏离正常的心理状态。

典型例证:

(1)谈话结巴、刻板动作、过度进食、攻击行为。

(2)农民丰收在望,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冲走了庄稼,也冲垮了他的愿望。

江苏中公微博:江苏中公教育 http://weibo.com/jszgy 微信:jsoffcn

江苏中公教育:http://js.offcn.com/

(3)一个人常常感到不安、惶恐、压抑、恐惧,但有明显的客观原因。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定义:

①哲理妙语即演讲者要善于透视社会,解析人生,把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悟,提炼和升华为富有哲理性的精妙语言。

②情感妙语即演讲者运用精妙的语言,把内心真挚而热烈的情感表达出来。

③幽默妙语即在演讲过程中,利用幽默的语言让听众对演讲产生兴趣。

典型例证:

(1)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要不衰老、腐败,就好。(鲁迅)

(2)充满真情实感,充满感情对待你身边所有的人。对你好的人你来不及报答,那就报答其他所有的人。(黄永玉)

(3)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丘吉尔)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4.定义:

①社会助长:个体因他人的在场而增强了行为的水平。

②社会阻抑:个体因他人的在场而降低了行为的水平。

③从众: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由自主地遵从群体中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

江苏中公微博:江苏中公教育 http://weibo.com/jszgy 微信:jsoffcn

江苏中公教育:http://js.offcn.com/

典型例证:

(1)由于有女友观战,小王今天作战神勇,上演了帽子戏法,并获得了全场最佳。

(2)张灵一直纳闷,明明会做的题,被老师叫到黑板前,自己却怎么也做不出来。

(3)小李力排众议,做了一个后来被证明为正确的决定。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5.定义:

①再造想象: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②创造想象: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③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典型例证:

(1)今天早上醒来,小王头脑中依然闪现着昨天电视中的画面。

(2)为了控诉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残害,鲁迅先生形象地刻画了祥林嫂这个人物。

(3)有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是听到有人在诅咒自己。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

1.D【解析】李白《赠汪伦》属于送别诗;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三》属于田园诗;杜牧《赤壁》属于咏史诗。

江苏中公微博:江苏中公教育 http://weibo.com/jszgy 微信:jsoffcn

江苏中公教育:http://js.offcn.com/

2.D【解析】典型例证(1)是压力;(2)是挫折;(3)是心理异常。

3.D【解析】典型例证(1)是哲理妙语;(2)(3)是情感妙语。

4.C【解析】典型例证中的(1)与定义中的“社会助长”,(2)与定义中的“社会阻抑”是一一对应的,关键信息完全相符。

5.B【解析】本题(1)中的画面是再现画面不是再造画面,因为不符合定义中的“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2)是有目的地刻画一个新形象即祥林嫂,完全符合创造想象中的“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3)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是听到……”表述不符合“指向未来”的幻想的定义中要求的要件,所以能形成对应关系的只有1个,选B。

江苏中公微博:江苏中公教育 http://weibo.com/jszgy 微信:jsoffcn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每日一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es2n0aewa8qp201381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