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2.D A.“豪”通“毫”,B“零丁”通“伶仃”,C“见”通“现”
3.C〔①(谢罪)/②④(辞别)/③(回绝)/⑤(告诉)/⑥(致谢)〕 4.A(A项省略介词“于”,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其它是宾语前置)
5.C(A项介词“替,给”;B项动词“是”;C项第一个“为”句末语气词,“呢”;第二个“为”是介词,“被”;D项动词“做,担任”) 6.C
7.答案C(A、前者为表原因的介词“因为”,后者为表修饰的连词,相当于“而”;B、前者为副词“仍然”,后者为介词“趁着”;C、副词,“已经”;D、是时间副词“将要”/又??又??/一边??一边??).
8.B(A、C、D是被动句,B是定语后置句。) 二、阅读理解:
9、B(戮力:合力)
10、D(所以:??的原因) 11、B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是沛公向张良询问办法时所说的话,不能表现其“善于应变”
5
的个性;“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只能表现项羽的“胸无城府”和“轻信寡谋”的特点,不能表现其“优柔寡断”的个性)
12、C(A刘邦不是被项伯的义举所感动才与他结拜,而是为了拉拢他。B项羽听了刘邦的辩解后,以为刘邦忠于自己,只是有小人挑拨离间,两人才产生很深的误会;没有“不计前嫌”之意。D项伯保护刘邦不是为了“主持公道”,而是因为鸿门宴之前他已与刘邦结成了儿女亲家) 三、翻译
13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占尽称王。
14我们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变故的发生。 15 太尉大哭着说:“是我使你陷入困境。”立即亲自取水洗去农夫身上的污血,撕破自己的衣裳,包扎农夫的伤口,亲手敷上良药,早晚亲自先给农夫喂食物,然后自己才吃。 16.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四、默写
6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6.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7.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9.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10.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11.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
7
修列
11.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2.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