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出口商品的产业优势分析字数:4321
摘要:服装纺织、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黑龙江省出口商品中一直居于首位,机电产品仅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的20%左右,在开放型经济中这种贸易结构与黑龙江省的工业基础及拥有较为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是不相协调的。黑龙江省在绿色农产品及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但在品质和规模上都还不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打造特色产品、扩大自主品牌效应,是黑龙江省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黑龙江省;出口商品;产业优势
中图分类号:F252
自2001年起,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增速明显加快,平均增速一直高达30%以上,2006年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贸易总额突破百亿美元的省份。从地域上看,东北亚地区(主要是俄罗斯、日本和韩国)在黑龙江省进出口贸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地位。从出口构成上看,黑龙江的出口主要由三个大类组成:一是服装纺织、鞋类,二是机电产品,三是农产品。从战略角度上看,黑龙江省要保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优化商品出口结构,提升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一、方兴未艾的绿色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强化品牌效应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粮食、果菜、畜牧产品产量都很丰富。相对于东北亚的日本和韩国、俄罗斯等国家,黑龙江省的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黑龙江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顺差,由此可见黑龙江省的农业优势。
黑龙江省是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发展最快的省份,其绿色食品基地面积、生产总量及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全国第一。目前,黑龙江省已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38个,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多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就达到81个(国家级35个,省级46个)。
“十五”期间,黑龙江省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推动了绿色食品加工业迅速发展。据统计,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值占农村经济的比重由1999年的5.4%,提高到2005年的17.2%,成为继石化、装备制造、医药、能源和森工之后的黑龙江省第六大产业。至2005年年末,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经济总量已占全国的38%,基地面积和产品总量稳居全国第一位,产值亿元以上的绿色食品企业有25家。全省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已发展到14大类1300多个品种。2006年底,全省绿色食品认证数1054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