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TD—LTE R9定位技术研究
作者:徐莹莹 延凤平
来源:《移动通信》2012年第19期
【摘要】文章对TD-LTE R9标准中三种定位技术(基于OTDoA、E-CID和A-GNSS的定位)的改进点进行了分析,结合Wi-Fi定位提出了物联网环境下的混合定位技术,并给出了混合定位的技术方案与定位流程。
【关键词】TD-LTE R9 混合定位 Wi-Fi
TD-LTE R9规范中,定义了三种定位方式:(1)基于OTDoA的定位;(2)基于E-CID的定位;(3)基于A-GNSS的定位。运营商可根据小区半径、自适应天线技术、路损和定时估计精度等实际情况,来决定采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定位方式。下面分别对这三种方式进行分析。
1 基于OTDoA的定位
OTDoA(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定位的基本思想是:UE根据eNodeB的下行参考信号,测量不同eNodeB的信号到达UE的时间差。根据UE测量结果,并结合eNodeB的坐标,采用合适的位置估算方法。一般位置估算方法至少需要考虑3个eNodeB定位的情况,见图1。UE测量的eNodeB的数据越多,测量精度越高,定位性能的改善也越明显。 1.1 引入新的定位参考信号
在R9中针对OTDoA定位需求,专门引入了一种新的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PRS)[1],并在一个所谓的定位子帧(Positioning subframe)中占据中央NPRSRB个PRB。PRS可按较高功率在一个固定的天线端口(Port6)发射,实现较大范围覆盖。UE基于每个小区的PRS,来测量该小区信号到达该UE的时刻。
R9规定正常子帧和MBSFN子帧都可用作定位子帧,而TDD制式下DwPTS不包含PRS。NPRSRB由高层指示,取值范围为{6, 15, 25, 50, 75, 100}RBs[2]。另外,在包含PRS的PRB内,若PDSCH物理资源映射时,按目前参考文献[1]规范定义,会覆盖掉PRS。但是这种场景出现情况很少,因此如图2所示,在包含PRS的PRB内,一般不会再携带PDSCH,目的是降低PDSCH对邻区PRS的干扰,增加PRS的“hearability”[3]。对于承载公共信道的PDSCH接收,UE可假设所分配的RB中不存在PRS,网络会避免将PRS分配在这些公共信道中,以保证这些公共信道的接收性能。 1.2 PRS Patter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