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膈肌裂孔处 E 贲门 99.不属于食管异物症状的是
A 吞咽时疼痛 B 吞咽困难 C 刺激性呛咳 D 呼吸困难 E 发热
100.鼓室内外径最宽的是
A 上鼓室 B 中鼓室 C 下鼓室 D 后鼓室 E 前鼓室 101关于鼓膜描述有误的是
A 位于外耳道和鼓室之间 B 组成鼓室外壁 C 分为紧张部和松弛部
D 透明 E 紧张部分为三层 102.关于耳廓描述有误的是
A 除耳垂外均有软骨组成 B 炎症时疼痛剧烈 C 血肿较易吸收 D 感染后易致软骨膜炎 E 易冻伤 103.有关总脚描述正确的是
A 上半规管外端与后半规管上端合成 B 上半规管内端与后半规管上端合成 C 后半规管上端与水平半规管外端合成 D 后半规管下端与上半规管内端合成 E 水平半规管内端与上半规管内端合成 104.骨蜗管旋绕蜗轴的周数是
13131
A B C 1 ~1 D 2 ~2 E 3 24442421
3
~3
4
105.人体中穿过骨管最长的脑神经是
A 嗅神经 B 面神经 C 前庭神经 D 蜗神经 E 视神经 106.清理外耳道时引起咳嗽的由于刺激了
A 下颌神经耳颞支 B 迷走神经耳支 C 耳大神经 D 枕小神经 E 面神经分支 107.人耳对声波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
A 20~20000Hz B 500~2000Hz C 1000~3000Hz D 125~8000Hz E 8000~18000Hz 108.半规管接受的适宜刺激是
A 匀速旋转刺激 B 匀速直线运动刺激 C 变速旋转刺激 D 变速直线运动刺激 E 匀速旋转及直线运动刺激 109.关于声音传入耳途径描述有误的是
A 分为气导与骨导 B 正常情况下以气导为主 C 骨导是指声波经颅骨途径传导 D 骨导分移动式骨导与压缩式骨导两种方式 E 骨导引起的外淋巴波动刺激听神经产生听觉 110.有关外耳生理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A 收集声波、声源定向 B 外耳道有一定的增压作用 C 引流作用 D在外耳道共振频率增压作用达到10~12dB E 对中、内耳具有保护作用
3
111.关于中耳生理功能描述有误的是
A 传声、变压 B 鼓膜具有增压的生理功能 C 听骨链具有杠杆作用 D 鼓膜张肌收缩时可降低鼓膜的张力 E 镫骨肌收缩时可减少内耳压力 112.不属于行为测听范畴的听力检查是
A 表试验 B 声导抗测听 C 音叉试验 D 纯音测听 E 言语测听
113.门诊音叉试验最常用的音叉频率是
A 128Hz和256Hz B 256Hz和512Hz C 512Hz和1024Hz D 1024Hz和2048Hz E 128Hz和2048Hz
114.检查气导听力,振动的音叉叉臂距外耳道口的距离是
A 0.5cm B 1cm C 1.5cm D 2cm E 2.5cm 115.某患者,听力图检测结果提示:骨导曲线正常,气导下降,气骨导差距为40dB,气导曲线呈上升型,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传导性聋 B 感音性聋 C 神经性聋 D 混合性聋 E 非器质性聋
116.一般听力计所分的中频段是
A 500~2000Hz B 500~3000Hz C 250~2000Hz D 250~500Hz E 1000~6000Hz 117.外耳道炎描述有误的是 A 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 B 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C 早期为浆液性分泌物
D 后期为浆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 E 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 118.外耳道疖描述有误的是
A 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 B 为外耳道软骨部毛囊感染 C 脓肿成熟时,红肿处变软,顶部有黄色脓点
D 脓液量少、稠厚、无粘液,有时带血 E 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 119.下述有关耵聍栓塞与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哪项有误
A 栓塞之耵聍可用耵聍钩钩出 B 并发外耳道炎应予相应的抗炎处理 C 并发外耳道炎应尽早取出
D 难于取出的耵聍可在5%碳酸氢钠液滴耳后冲洗 E 难于取出的外耳道胆脂瘤可在1% 酚甘油滴耳后冲洗 120.不符合外耳道疖脓液特点的是
A 量少 B 稠厚 C 粘脓液 D 无粘液 E 有时带血 121.有关外耳道疖体征描述有误的是
A 早期外耳道软骨部局限性红肿,触痛明显 B 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可使疼痛加剧
C 脓肿成熟后,红肿处变软,其顶部有黄色脓点 D 脓肿溃破后有少量脓液流出 E 外耳道后上方可见胆脂瘤上皮 122.关于耵聍栓塞哪项有误
A 主要症状为耳堵塞感、耳鸣和耳聋 B 多数患者可无症状 C 可因吸水膨胀而产生或加重症状 D 合并外耳道炎者可有耳痛等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