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专题——漫画类解读教学设计
黑山四高中 付麟博
1
图文转换专题——漫画类解读教学设计
黑山四高中 付麟博
一、教学目标:
1、明确高考漫画新题型的考查形式 2、掌握漫画的一系列艺术手法 3、掌握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解读漫画、理解寓意及准确表达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四、教具准备:投影仪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自学探究:
1、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
2、漫画的构成: 标题(可以没有):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对象、细节、背景);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3、漫画的艺术手法
夸张 、变形 、以小见大 、以虚带实 、荒诞中见真实 、象征 、比拟等 4、漫画题是指把漫画从图片转换成文字表述的一种考题. 二、整体感知,如何解读漫画
2
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 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字、看夸张处 第二步:联现实展想像,揣摩画外之音
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 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要联系生活实际。
3、题型分类: (1)画面描述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谈启示
(5)拟公益广告 三、精讲点拨: (一)、画面描述题
这是对漫画主体的解读。用说明或描述性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描摹出来。 1、观察构图,主体为主。
辨清画面的人物与背景,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语言。特别是夸张之处。
2、细节不漏,客观描述。
兼顾画面的标题、注释及其他语言文字。
画面上有什么说什么,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客观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不存在的东西; 3、注意顺序,条理清楚。
漫画说明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结构,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两边到中间),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
3
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二)、揭示寓意题
即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1、 找准对象。
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 2、联系生活。
要联系社会生活,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3、 表达规范。
“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现象、现实”。 (三)拟写标题
4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1、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 2、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3、拟题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 四、拓展训练:
观察漫画《等待》,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内容,50字左右。
有一个人掉到水里了,只露出一只手,急等着有人来救援。而岸上有一群记者,扛着摄像机,在等着拍摄救援的场面。
五、作业:
仔细观察漫画《祖孙“三带”》,领会画面内容的寓意,参照例句在横线上各写一句50个字以内的话。
例句:爷爷的腰带是一根饱经沧桑的简陋布条,那上面悬挂的烟袋和烟杆盛装了他们多少艰难与无奈。
(1)爸爸的腰带 。 (2)孙子的腰带 。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