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13:07: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过去有的幼儿班级,虽然也重视环境创设,但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美观,为的是布置环境,或者只是盲目地提供材料,对环境的教育性考虑很少。 适宜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 幼儿参与的原则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以往,幼儿园环境创设常常较多地由教师包办,即使有幼儿参与,也仅限于将幼儿的作品拿来作为环境的点缀;学期初,教师经常为了布置环境加班加点,而一旦环境布置好了,就认为大功告成,一学期难得更换一次。因而环境对于幼儿没有持久的吸引力。教师应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融入课程,以便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利用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教育者应该树立的大教育观。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一般做法是:一方面选择、利用外界环境中有价值的因素教育幼儿,另一方面要控制与削弱消极因素对幼儿的影响。当然每个园、每位教师也有自己独特的做法,但重要的是要把与家庭、社区结合的活动纳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之中。

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

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农村教育要有大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的深层次问题。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应该看到,农村义务教育从过去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转向“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

11

平衡,一些地方县财政比较困难,预算内教育经费不能及时拨付到位,造成农村学校正常运转困难。对于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了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对于义务教育达不到省级统一标准的财政困难县,省级财政要负责资金补助和统筹平衡。中央财政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行一步,加快探索建立“以省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二是切实增加学校办学活力。要逐步改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运用立法、政策指导、规划、拨款、信息服务等措施,减少不必要的直接干预。三是改进教育编制管理。教育编制管理是保证教育质量、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基本管理制度。现在,一些地方农村小学反映教师缺乏,一些文体类、科学类、信息技术类课程往往因为没有教师而开不了,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编制管理问题。长期以来,教育编制是按照“生师比”来确定的,在当前一些地方农村生源下降较快、成班率较低的背景下,编制管理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编制管理办法,可以将“生师比”与“班师比”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总之,编制管理要保证农村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不能因缺教师而使教学内容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四是支持农村办民教育发展。这不仅可以增加农村教育资源供给,减轻政府压力,也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办学质量提高。目前我国农村民办教育发展尤为滞后,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从世界各国实践来看,办教育不可能是政府大包大揽。像在农村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领域,民办教育其实是大有可为的,甚至有自身优势。各级政府要为城乡民办教育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环境,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使民办教育在设立、招生、证书发放、财政补助、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的权益得到保障,使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在法律和政策面前一视同仁,形成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民办教育也应该是教育家办学,真正致力于教育事业,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家园沟通,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我们可以向家长讲解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知道如何搜索看待幼儿的发展,如何评价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工作。通过邀请家长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观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了解幼儿园的一日课程,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了解教师的辛苦工作,使家长对幼儿教师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幼儿在各方面的发展经常以活动为载体展示给社会和家长。如以

12

“讲故事比赛”的形式展示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以“幼儿作品展”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展示艺术教育的成果、以“运动会”的形式展示健康教育的成果。使我们教师的工作成绩以显性的形式呈现。

13

结论

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更是人生第一个教育的阶段。国家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中必须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内容。从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观测,家长对教育意识很大程度提高对学前教育期望值越来越高,农村学前教育的社会需求大大增强,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农村学前教育覆盖面广,管理体制复杂多样,教师素质专业水平不均衡,家长重视程度也各不同,办园不规则等,这些现象都直接影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因此,积极研究和探讨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区域性发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也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力量都大力支持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改革和规划,我国学前教育迅速发展,积极采取实施大量措施,办园体制不断改革完善,增加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强管理,提高办园水平,提高师资素质和水平,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进一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需要在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学校布局需要调整,逐步缩小城乡学校在资源配置上的差异,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合理流动。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均衡发展。

那么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探索是绝对有价值的一门课题,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农村学前教育的背景与现状,寻找出当前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在问题上研究探讨出相对的途径方法使其在发展的前进道路上不会困顿,探究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相信在未来的学前教育领域会有不断地突破,农村学前教育将克服很多困难进一步发展追上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标准。

14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解读.人名教育出版社.2013.7

[2] 牟映雪.学前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8

[3] 杨静.农村幼儿教育实践问题探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

[4] 王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相关政策分析.东北师大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 .2010.4

[5] 刘焱.学前教育原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唐菊花.浅析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 [7] 庞云凤.培养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契机与使命〔J〕.淄博师专学报,2010 [8] 杨丽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 石湘娥、牛艳青.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当代教育论

坛.2007.11

[10] 马文芳;;农村幼儿园建设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04

[11] 郭海燕.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研究. 2006年 [12] 刘存刚.学前比较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1

15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论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f4ec853f947le04llbf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