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三章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6:06: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离婚 5.丧偶 6.其他 (2)您最喜欢的文娱生活是

1.电视 2.电影 3.戏剧 4.卡拉OK 5.其他

4.矩阵式 即将同一类型的若干问题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问题的表达方式。例如:您近来的身体状况怎样?(请在每一行适当的方格内打“∨”)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食欲 □ □ □ □ □ 睡眠 □ □ □ □ □ 心情 □ □ □ □ □ 活动 □ □ □ □ □

5.分数量度式 即将一个问题的不同程度用不同的分数来量度的方式。也可将同一类型的不同问题排列在一起进行综合性评价。例如:您最近身体感觉如何?

很坏----------------------很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6.成对比较式 即当同一类型问题的不同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时,往往不容易找出恰当的选择,此时,用此方法可以较容易地解决此类问题。例如:

您认为当前应首先解决的卫生问题是:

环境(H) 污染(W) 交通(J) 噪音(Z)

可用所列问题进行两两比较,看谁的频率高即可解决。 H-W H-J H-Z W-J W-Z J-Z (二)后续性问题

? 后续性问题亦称列联问题。问卷中有些问题可能只适合用于某种类型人,而不适用于其它类

型人,当研究者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类型人的某些特征时,需要设计一些后续性问题。 回答者是否回答后续性问题,取决于他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例如:“你作过人流吗?”“你第一次作人流时多大岁数?”其中第2个问题就是后续性问题。后续性问题的格式,主要介绍两种

?

1、框格式 框格式是将后续性问题采用方框框起来,并在某一答案与方框之间用箭头符号连系起来。例如: 您曾经堕过胎吗?

?

()是的→

()没有

?

必须注意:对此类问题回答的书面设计,格式不能太复杂,以免将回答者弄迷糊,不知如何回答问题。

5

2.说明式 在每个问题旁边写明该答案被选择后,应转向哪个问题的格式。如:您最近两周内,是否得过病或有外伤? 否(请回答11~15) 是(请跳答16)

16.大约病了多少天? 天。

? 这种格式不如框图式醒目,但应用比较普遍,因为后续性问题一般都在一个以上,有时较

多,无法用框格框起来。

六、问题表述中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的语言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简明扼要,是指问卷中尽量用较少的文字说明每一个问题。通俗易懂是指尽可能使用大众化语言,少用抽象概念和专业术语。

?

2.避免带双重填答问题 问卷中的提问,要每一条只提一个问题,不要在同一条(同一问题)内装两个问题,否则使人难以回答。比如问“您的父母患过高血压吗?”这一问题同时询问了“您的父亲患过高血压吗?”和“您的母亲患过高血压吗?”两件事情,调查者无法同时进行回答。

?

3.不用含糊不清的问题 有些专门术语(如“角色”)或较抽象无明确标准的概念(如 “幸福”),回答人不一定懂;有些行话或俚语只为某一人群知晓;有些词语的意义还会因人们所属地位的不同、年龄不同和所属亚文化不同而不同

? 4.不要用否定式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外,人们习惯于肯定式提问, 而

不习惯于否定陈述提问。如“您没有结婚吗?”。

? 5.问题不能带有诱导性 诱导性提问会人为地增加某种回答的概率,从而增加被试者在回

答时可能产生的偏见。因此,提问大多采用中立的方式提问,例如:当要问被试者是否抽烟时,如用诱导性方式:“您不吸烟,对吗?”就易使回答者偏向于“不吸”,如改用“您是否吸烟?”就易得到真实回答。

? 6.不宜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当问题涉及个人私生活程度较深以及与个人利害关系密切的

敏感性问题时,如婚前性行为、未婚人流、同性恋、吸毒、收入等,回答者往往有一种自卫心理。若直接提问,往往引起很高的拒答率或者因回答者说谎造成偏误。

七、预试

? 问卷设计出来之后,需要在小范围内作预试,大规模社会调查尤其要求预试,以检查问卷的

实用性。预试是问卷形成的最后一步。对于初次从事问卷设计的人来说预试更为重要。

? 预试问卷回收后,应检查是否有拒答问题或是否有集中于一个答案的情况,并作相应处理。

对于拒答的问题要区分是否不存在这个问题,是否问题的意义不清无法回答,是否问题过于敏感不愿回答。针对不同情况作处理。对于集中一个答案的问题也应区分是否实际情况都一样,若是,则应删去该问题;或是其他答案不恰当,或是这个问题包含太多情况。如果这样也应针对情况作出修改。只有当预试成功后再正式使用,才能避免在正式调查中出现需要的资料收集不到,收集到的又不需要,或应答率过低等情况。

八、效度和信度

? (-)效度

6

? 问卷的效度是指问卷中的各个提问是否与实际要研究的问题中的概念相符合及相符程度。问

卷设计好以后,应考查问卷的效度,也就是了解问卷是否能有效地测量各项变量,能否达到研究目的。对效度的评价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

1.表面效度 它是评估人对测量工具(调查的测量工具就是问卷)的效度作出的一种直接判断,不能被证明。它的评估完全是由评估人对所要测量的概念进行研究,并尽其判断能力之所及,断定这一工具是否能适当地得出这一概念。也就是说,要判断一种测量工具是否具有表面效度,首先必须了解被测量概念的定义,其次要弄清收集的资料是否与该概念紧密相关。如果测量工具所测量的正是设想中的概念,则这一测量工具便有表面效度,否则就无表面效度。表面效度的评定一般以有关专家的评议为依据。

? 2.准则效度 准则效度就是在测量中应用已有的对同一概念的测量工具来检验新测量工具

的有效度。在进行新的测验中,如果新工具测量的结果与作为标准的旧测量工具的测量结果相同或类似,新的测量工具就可以说有准则效度。一般作为标准的测量工具首先必须具有表面效度,并且经过多次使用证明有效。

? 3.结构效度 用两个相关的可以相互取代的测量尺度对同一概念交互测量,如能取得同样

结果,则可以认为有结构效度。一般可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手段来检验。 (二)信度

? 问卷设计中还应考虑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信度估计,也就是考虑用什么方法了解资料的可信

程度。信度估计一般有三种方法,三种方法都是对结果采用相关分析处理以分析信度。

? 1.交替法或平行法 这种方法类似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秤在同一时间内测量同一人的体重,

以相互验证它们的可靠性。具体作法是:设计出测量同一概念但具体条目不同的两份问卷,同时用于同一群研究对象,从结果上相互验证它们的可靠性。这种作法得出的信度又称之为多重形式可信度或交错形式可信度。

?

2.折半法 它只设计一张问卷,将测量同一概念的问题以不同的条目列出,通过这些不同条目的回答来相互验证。例如调查生育史时,对有否流产的问题可以直接问有无流产(人流和自然流产)?流产几次?然后再列一条,怀孕几次?分娩几次?用怀孕数减去分娩数就是流产数,这样两个条目所得结果可以相互验证。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一些不宜做重复测定的调查中,例如社会心理调查、意向性调查等。但很难设计难易程度完全相同的两份问卷或一份问卷的两个部分。

来检验问卷的可信度。要注意问卷中用于测定信度的各个条目的答案不变或变化很小。但目前即使是一些意向性或心理调查也有人采用反复测定法检验信度,因为一般认为用反复测定法检验的信度较好。

第三节 收集资料的方法

? 3.反复测定法 用同一份问卷多次测定同一群对象,根据两次或多次测定的结果是否一致

? 当问卷设计好后,下面的工作是利用问卷去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分发问卷法、集合调查

法、信访法及访谈法等。

一、分发问卷法

? 分发问卷法是指先把问卷分发给调查对象,经过一定时间由调查员去收集问卷的方法。

7

? (-)优点

? 1.节约经费和时间 由于调查员只在分发和回收问卷时和调查对象见面,故可节约经费

和时间。

? 2.不存在调查员个人因素的影响。 ? (二)缺点

? 1.不能完全保证问卷填写内容的真实性或混入他人的意见。

? 2.漏填与偏倚 由于调查对象对问题的误解或不理解,容易错填或漏填。

二、集合调查法

集合调查法是把调查对象召集起来,分发问卷。先由调查员讲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填写方法,再进行填写。调查员在被试者填写后当场收集问卷。 (-)优点:1.节约经费和时间。 2.回收率高。

(二)缺点: 1.不能及时发现被试者的误填及错填。 2.被试者互相间的影响导致调查结果的偏倚。

三、信访法

? 信访法是回答者自己独立答卷的方法之一。一般是通过邮寄问卷给被调查者,由他们自己填

答问卷后寄回。信访法的主要优缺点如下: (-)优点

? ? ?

1.节省费用只需花费邮寄问卷的邮资,但它不需聘用和培训访谈员及其管理和指导人员,因此所需费用远远少于访谈法。

2.节省时间问卷可同时寄给所有被调查者,虽然可因某些原因拖得很久,但是一般在一两周内便可收回,而不像访谈那样需要一个一个依次访问,放所需时间较短。

3.调查范围可较广不管样本如何分散、地域怎样辽阔,只需付一定邮资就可以将问卷寄到而完成调查。 (二)缺点

? 1.回答效率低 采用访谈法时,由于是访谈员逐个去找被调查者完成问卷,一般都能收回

问卷,即使没有回答也能查明原因。而邮寄问卷却不能做到这点,一般情况下,问卷的回收率低于 50%,返回的问卷也可能因留下一些未填答案的问题而成为废卷,对不答者也不能了解确切原因。

? 2.问卷无法列入较复杂的问题 由于没有访谈员解释、指导,故如果问题太复杂,则可能

因无法回答而降低回答率,或者因理解失误而造成回答错误。

? 3.研究对象较受限制 问卷要回答者自己填写,就要求回答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才能完

成。

(三)影响信访调查的因素

? ?

一般认为下列几种因素要影响信访问卷回收率和回收问卷的质量。

1.主办者的身份 主办者的身份可以影响回答者的意愿。一般认为,以机构名义主办比以个人名义主办的回收率高;正式的、著名的机构或政府部门主办比不知名的机构或非政府部门主办回收率高。因为主办单位如果是正式的科研单位或政府部门,就使回答者感到一种特权或权力促使,不得不回答,或使他们感到有义务回答。

2.问卷的形式及长度 调查发现铅印的问卷比打印的问卷回收率要高些。问卷太长可能使回答者望而生畏,怕耽误时间而不愿回答。但为了使篇幅减少而将问题排列过于拥挤,同样可造成回答率降低。

?

8

搜索更多关于: 第三章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的文档
第三章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f6nn1ugiq6o2vs5kyba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