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统计报表中的“基础基422中小学专任教师分专业技术职务、分年龄”表, [行14,列1]+ [行13,列1]。
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计算机台数和图书册数等五项指标,独立设臵的小学、初中可直接根据上述说明从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提取数据。
九年一贯制学校,需根据小学、初中各自规模,按照“一个小学生:一个初中生=1:1.1”的比例对五项指标进行拆分,将其小学部、初中部占有部分分别作为小学、初中数据。
完全中学,需根据初中、高中各自规模,按照“一个初中生:一个高中生=1:1.2”的比例对五项指标进行拆分,将其初中部占有部分作为单独一所初中学校数据。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需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各自规模,按照“一个小学生:一个初中生:一个高中生=1:1.1:1.32”的比例对五项指标进行拆分,将其小学部、初中部占有部分分别作为小学、初中数据。
10.差异系数计算方法
差异系数也叫变异系数或离散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均值之比,并将学校规模对均衡程度的影响作为调节因素。其计算公式表示为: S??CV????X?,CV
为差异系数,S为标准差,X为全县平均
数。
式中,
S??ni(PiPN)?Xi?X??2,Xi表示区县均衡指标体系
中第i个学校(初中或小学)某个指标值,Xi?xiPi,xi为该指标第i个学校的原始值,Pi为第i个学校(初中或小学)
X表示该指标的区县平均值,的在校生数;其中
26
X??i?1xiPNn,
PN为区县内所有初中(或小学)学校的在校生数,
PN??i?1Pin。
四、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表Ⅳ) 1.所有数据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残疾儿童少年在校学生数÷残疾儿童少年人口总数)×100%
——残疾是指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 ——残疾儿童、少年学龄段按有关规定划分。 ——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数是指在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班)上学的学生数。
3.师生比=专任教师数÷在校生总数
4.在校生年辍学率=(学年内辍学人数÷学年初在校生总数)×100%
——辍学是指学生除正常的毕业、结业、升级、留级、转学、休学、借读以外,其他所有中途不再上学而离开学校的现象。辍学人数以学籍系统中汇总的实际辍学学生数为准。
——学年内是指从上学年开学初到本学年开学初以内,开学初一般以9月10日为界定时间,例如2012年9月10日至2013年9月10日为计算学年的起止时间。
——学年初在校学生总数,以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为据。 5.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及以上人数÷小学、初中学生总数)×100%
五、教育经费情况(表Ⅴ)
27
1.表Ⅴ所列各项均按省级评估前推四年(财政年度)填报。如2012年评估,前四年分别为2008、2009、2010、2011年。
2.各指标数据严格以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中有关数据为准。所有数据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初中)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小学(初中)学生数
学生数以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中的计算方法为准。 4.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初中)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小学(初中)学生数
学生数以教育经费统计报表中的计算方法为准。 5.教职工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及绩效工资、社会保障缴费等。
教职工年人均工资=教职工工资支出总数÷教职工数
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