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第一章单选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2分)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标准答案:C 2.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2分)
A.“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B.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C.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标准答案:C 3.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2分)
A.纯粹的否定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既克服又保留 D.抛弃 ★标准答案:C 4. 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 ) (2分)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标准答案:D 5. 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种看法是( ) (2分)
A.唯物论 B.唯心论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标准答案:D 6. 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 (2分)
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形而上学不变论 D.客观唯心主义 ★标准答案:B 7. “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 (2分)
A.矛盾特殊性原理 B.矛盾普遍性原理 C.运动、发展的原理 D.普遍联系的原理 ★标准答案:A 8.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 (2分)
A.确定事物的质 B.把握事物的度 C.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D.认识事物的量 ★标准答案:B 二. 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
第二章单选 1.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2分)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标准答案:B 2.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2分)
A.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标准答案:D 3. 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 ) (2分)
A.反映论 B.先验论 C.可知论 D.不可知论 ★标准答案:A 4. 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 (2分)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的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标准答案:C 5.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最主要是由() (2分)
A.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B.现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C.科学家之间的互相交流决定的 D.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决定的 ★标准答案:A 三. 单选题 (共4题,共8分)
第三章单选 1. 从本质上说,国家是( ) (2分)
A.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机关 B.保卫社会秩序安定的机关 C.保卫领土主权完整的机关 D.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 ★标准答案:A 2. 社会革命根源于( ) (2分)
A.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D.人口太多 ★标准答案:C 3.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 (2分)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B.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标准答案:D 4.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 (2分)
A.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B.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C.纯粹偶然的 D.纯粹必然的 ★标准答案:B 四. 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第四章单选 1.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2分)
A.可变资本 B.剩余价值 C.剩余劳动 D.不变资本 ★标准答案:B 2.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2分)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