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论述题
1、伴随着身体生理的急剧变化,少年的心理亦经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归纳起来,这一阶段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有:
(1)心理生物性紊乱。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以及对某些疾患的过分夸大。
(2)情绪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强烈而多变,经常失去平衡,难以自控,情绪的两极体验瞬息转化,心境低迷。
(3)性别角色混乱。即通常所说的男孩像女孩,女孩像男孩。
(4)人格冲突。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他们在心理发展上矛盾重重,产生了人格冲突。 (5)人际冲突。父母等成人此时发现他们处于青少年的冲突之中,代沟问题明显。
(6)性心理问题。由于性心理、性生理知识的缺乏,青少年经常产生性困惑、性价值混乱、性保障意识薄弱、性罪错、性行为异常、性偏离等。 2、(1)人际交往辅导要与学生的现行交往实践结合,辅导的成效应从实践中寻求。 (2)人际交往辅导可利用有关的社会关系测量来探查学生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况,对具体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处理后,教师心中有数,为辅导提供基础。
(3)在人际交往辅导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起到组织、协调和指导者的作用,与学生协商建立适当的活动规则。 (4)人际交往辅导可渗透在班主任工作、教学过程、教育过程中。教师在这些过程中应注意自身的示范效应,学校管理者应在校风、校园舆论、管理机制上营造良好的气氛,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5)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家长的相应辅导。
(6)对少数有严重交往障碍和人际适应不良的学生,辅导教师应予以个别辅导。 (联系实际内容部分略) 六、案例题
1、这一活动设计的特点在于:
第一,它有一个新颖的、吸引小学生的标题。这一标题既概括了此次活动的中心内容和主旨,又别出心裁,带有强烈的游戏活动性质,容易抓住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第二,它巧妙地选取了恰当的活动方式,借助自我对自身优点的省察和同伴的评价,为学生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提供了社会比较、社会互动和分享的机会,其结果不仅使学生认识了自己,也使学生全面正视和认识同伴的长处,对增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同伴关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谓收到了一石二鸟之功效。 第三,小组活动之后的班级集体汇报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拓展了活动的影响面和影响深度。
第四,教师的小结既为本次活动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馈和巩固的机会,指出了活动的深层意义。
当然,此活动也有其难度。这主要是如何创造友好的、建设性的、没有顾忌和压力的活动氛围。这一点通常可以通过引导团体成员共同参与制订有关的活动规则和纪律,外加教师引导得法,并有意识培养小组组长来解决。如果此次活动围绕“轰炸”这两个字,设计、布置一定的情境、情节,加强活动的游戏性质,则效果会更好。 此次活动的特征是:
第一,它采取的形式活泼,具有游戏的性质,容易抓住学生的兴趣;
第二,它给学生的自我小结保留一席之地,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深化,使学生的情绪认识和体验更清晰、明朗;
第三,教师的小结不仅起到点题的作用,亦是教师分享、分担情绪的示范机会,还为学生分享、分担他人的情绪提供了观察模仿的机会。
此次活动如果能在学生言语表达或图示自己情绪的基础上,教师再辅之以面部表情、体态语言等活动指导,效果会更好一些。 3、步骤主要有:
一是阅读有关的故事情节及关于情绪调控的基础知识;
二是设置一个引发学生紧张情绪的故事情景,让学生关注自己的情绪感受; 三是小组交流,分享、分担刚才的情绪感受,并提出问题;面对紧张怎么办?
四是教师讲解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先是教师讲解情绪自控的策略与技巧,如暗示、转移、自慰等,然后借助描
述肌肉放松的音像带,现场指导和训练学生借助肌肉的放松来阻抗心理的紧张和焦虑。 (注:在回答本题的过程中要结合实践回答) 4、主要表现:
(1)在一对一的社交场合,会产生强烈的不安;
(2)强烈不安常常伴有体象发作,如脸红、出汗、恶心、打隔、颤抖,严重的还会晕倒; (3)怕看人家的眼睛,往往用眼睛的余光看人。 十预措施有: (1)松弛训练; (2)系统脱敏; (3)行为改变技术。
(注:在回答本题的过程中要结合实践回答) 第五章 生活辅导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C 5、D 二、填空题
1、消费辅导 2、自我教化 3、休闲活动方式
4、课余休闲活动 5、休闲活动基地 6、一般常识 消费行为 三、判断题 1、× 2、√ 3、√ 4、√ 5 、× 6、√ 7、× 8、× 四、简答题
1、休闲辅导是指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和态度,获得必备的休闲知识的技能,以及学会选择安排有益的休闲活动方式,从而使自己获得充实而丰富的休闲生活,发展自己的才能与个性。 2、休闲辅导的基本特征有: (1)休闲辅导具有非功利性; (2)休闲辅导具有自主性; (3)休闲辅导具有生活性; (4)休闲辅导具有内隐性。
3、结合我国中小学实际,对中小学生进行消费辅导可采用下列策略: (1)帮助学生了解消费的一般常识。
A帮助学生了解商品的种类、价格,学会如何识别伪劣商品、发现伪劣商品,商品有质量问题时如何处理,如何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B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选购商品,尤其是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用品。
(2)培养学生合理的消费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消费观念、合理的消费动机,并在日常消费活动中加以引导。
4、休闲的功能有: (1)休闲能松弛身心;
(2)休闲能满足个人需要与兴趣;
(3)休闲能扩展个人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4)休闲能增进个人身心发展。 五、论述题
1、校内休闲辅导:
(1)开设休闲辅导课程。休闲辅导作为生活辅导的一部分,可以纳入心理辅导活动课程。通过辅导活动课,可以向学生讲授有关休闲的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和态度。休闲辅导课程的活动内容大致有:如何安排休闲活动,如何安排休闲时间,如何走进大自然,如何娱乐与消遣等等。
(2)组织学生休闲团体。休闲辅导是一种隐性教育,也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因此,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的组织
作用,组织学生休闲团体,是校内休闲辅导的重要途径。如小球迷俱乐部、小歌迷俱乐部、小棋迷俱乐部、小戏迷俱乐部、小影迷俱乐部、小书迷俱乐部、小旅游迷俱乐部、小美食迷俱乐部等。
(3)课余休闲活动。学生在校除了课堂学习时间,还有部分闲暇时间,如课间休息、午间休息。课余休闲活动组织恰当,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大脑疲劳,调节情绪,重新振奋精神,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除此,学校还应为课余休闲活动提供条件,如设置活动场地,配备设备和器具,出借娱乐用品;发布有关休闲活动信息,如利用广告与专栏,传播适合儿童的影视节目、书讯、展览、度假胜地和休闲服饰等信息。 2、校外休闲辅导:
(1)建立社区休闲活动中心; (2)开设家长休闲辅导讲座; (3)开辟休闲活动基地。 六、案例题
1、根据五年级这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对这个班可以进行消费辅导,可采用的策略如下: 第一,帮助学生了解消费的一般常识。
(1)了解商品的种类价格,学会如何识别伪劣商品、发现伪劣商品,商品有质量问题时如何处理,如何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2)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选购商品,尤其是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用品,如文化用品,包括钢笔、铅笔、圆珠笔、书包、文具盒;玩具,包括了解玩具的种类和功能;生活用品,包括牙膏、牙刷、护肤品、鞋、伞、肥皂;食品,包括糖果、糕饼、饮料、水果、罐头等。 第二,培养合理的消费行为。
人的消费行为受到其消费观念的导向和消费动机的支配,并在消费活动中养成。因此,要培养中小学生合理的消费行为,就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消费观念、合理的消费动机,并在日常消费活动(节日活动、双休日活动、生日活动等)中加以引导。 2、『活动主题』“愉快的假期” 『活动意义与目的』
学生的休闲时间,主要包括双休日和寒暑假,其中寒暑假的休闲时间较长。如何帮助学生度过一个身心愉快的假期,不仅是学生关注的问题,也是教师、家长关心的问题。不少学生反映,假期来临之时满怀希望和憧憬,而到了假期结束却发现不少期望都未实现,感到两手空空,一事无成。其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不知道如何通过制定计划来实现自己的活动目标。学生往往过于考虑的是自己的主观需要,不太考虑实现这种需要的客观条件。二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考虑自己的计划,于是也不可能使自己的休闲活动丰富多彩。本活动正是从这两方面,帮助学生设计一个愉快的假期生活计划。 『活动过程』
指导学生填写“假期生活计划表”,然后讨论、交流,让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你期望的活动 你决定选择的活动
(1)你认为很好玩的,并打算假期里去的地方 (2)你必须做的,但不太有趣的事情 (3)你想看的书,并写出书名和作者 (4)你想学的技能 (5)你想取得的成果
第一栏,请学生写下自己认为很好玩的,并打算假期里去的所有地方。如旅游胜地(海边、名山大川、城市等),亲朋好友家(亲戚、朋友、同学等),娱乐场所(少年宫、音乐厅、电影院、运动场等)。
第二栏,请学生写出自己必须做的,但不太有趣的事情。如家务活(帮父母整理房间、烧饭、洗菜等),暑假作业等。
第三栏,请学生写出自己在假期里想看的书。
第四栏,请学生写出自己想得到的成果。如完成了一幅画,得到了一本好书,身体更结实了,人又长高了。 在每一栏中,最多选两项,作为自己暑期活动的目标。对每一目标制定实施计划时,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 完成这件事,还需要哪些条件?
(2) 有没有人可以帮你的忙? (3) 你第一步应该如何做?
(4) 你应该如何制定具体步骤来实施计划?
通过引导学生在这项活动中亲手制定计划,相互交流、启发,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休闲活动,同时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休闲态度,克服以往懒懒散散、光想不做的不良习惯。 第六章 职业辅导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C 二、填空题
1、准备职业 2、测量和鉴定 3、发展自己 4、帕森斯 5、对各种职业的评价 6、心理测验 7、生涯指导
三、判断题 1、× 2、√ 3、× 4、√ 5、 × 6、√ 四、简答题
1、学校职业辅导的目标:
(1)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培养劳动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和择业观; (2)帮助学生从身边的职业开始,逐步深入社会,了解本地区各类学校和各类职业的情况; (3)帮助学生了解自己;
(4)帮助学生正确协调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树立良好的职业观。 学校职业辅导的任务:
(1)从起始年级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教育,并向他们讲解社会主要职业和专业的有关知识,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
(2)收集和积累学生的个人资料,包括每个人的学习成绩、能力、智力、兴趣、志向、思想品格和家庭经济状况;同时调查和了解企事业用人单位、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高一级普通学校的职业、专业的内容,招工和招生的条件,以及有关工种的劳动强度和报酬待遇等。
(3)对毕业生进行个别指导和咨询,帮助他们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来确定就业或升学的方向,选择合适的职业或专业;同时学校也可向用人单位和高一级学校推荐合适的人才。 2、职业辅导的内容:
(1)了解职业辅导。包括了解职业、了解专业和了解社会。
(2)了解自己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个性等心理特点和自身的生理特点。 (3)人生探索辅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的内涵和职业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4)合理选择辅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心特点和职业的要求,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出不足,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能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或专业。
3、教师在进行职业辅导时,除了应遵循心理辅导的一般原则,如发展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外,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独立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 (2)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原则; (3)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 4、了解自己辅导的基本内容: (1)了解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直接影响职业的效率,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职业能力是决定在职业中取得好成绩的基本条件。
(2)了解职业兴趣。
职业兴趣指人对某类专业或职业所持有的积极态度。不同的人对于同一职业会抱不同的态度,同一个人对不同的职业也会有不同的态度。 (3)了解职业个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