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有理数的加法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学习难点】
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行为提示:在黑板上画一个温度计,规定上升记为正数,下降记为负数,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
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提前完成的同学可以主动帮助本组的潜能生分析解题思路.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定义是什么?
答: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与0的加法运算,引入负数后,怎样进行加法运算呢?本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6~P17“探究”之前的内容,类比教材的探索过程,完成下面的内容: 【合作探究】
问题: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则
(1)某同学向东走4米,再向东走2米,两次共向东走了6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为:4+2=6;
1
(2)某同学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4米,两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6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为:(-2)+(-4)=-6.
提示:首先确定和的符号,再把各加数的绝对值相加.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
方法指导:已知a>0,b<0,且a+b<0,根据加法法则来确定a、b的绝对值的大小,再利用数轴来比较大小.
通过上面几个算式,说说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 答:①两个正数相加,和的符号为正;②两个负数相加,和的符号为负. 归纳: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阅读教材P17~P18例1之前的部分,用上面的方法探究异号两数相加.
归纳: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2
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的运用 【自主学习】 学习教材P18例1. 【合作探究】 计算:
?2?4
(1)23+(-5); (2)?-?+; (3)0+(+10).
?3?7
2
解:原式=18; 解:原式=-; 解:原式=10.
21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交流预展】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展示提升】
知识模块一 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 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的运用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
1.一个数是11,另一个数比11的相反数大2,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 C )
A.24 B.-24 C.2 D.-2
2.下面结论正确的有( C )
①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 ②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得正数;
③两个负数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的和; ④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 ⑤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减; ⑥正数和负数,其和一定等于0.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绝对值不小于3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为0.
4.如果a>0,b<0,且a+b<0,比较a、-a、b、-b的大小. 解:b<-a 3 【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