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2:15: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九年上语文试卷

第六单元 NO.B (总分100分)座号: 姓名: 成绩:

一、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35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公将鼓之 (2)虽不能察 2、解释文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8分)

(1)小信未孚: (2)小大之狱:  ..(3)公将鼓之: (4)望其旗靡: ..(5)齐师败绩: (6)惧有伏焉: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根据要求填空。(15分)

(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传说为春秋时期 所作,是一部 名著和 名著。《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 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2)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 。 (3)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 , 。” (4)曹刿认为可以追击齐师的原因是“ , , 。”

福清1 红博

(5)文中有利于反击时机的句子“ ”文中有利于追击时机的句子“ ”。

5、鲁国获胜的原因有哪些?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结合实际简要谈谈。(4分)

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31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标示下面语句标出停顿。(2分)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8分)

形貌昳丽: 暮寝而思之: ...王之蔽甚矣: 时时而间进: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期年之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6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4、根据要求填空。(8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这部书是西汉时经 整理编写的。我们在九年上册还学过一篇《 》也是选自其中。

福清2 红博

(2)齐威王除蔽下了 道命令,带来不同的变化,分别是:“ ”、“ ”、“ ”。

(3)本文用“ ”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1分)

5、邹忌是用设喻的方法来进谏的,用自己切身的感受设喻,巧妙地讽喻齐王。这样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4分)

6、从文中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三、对比阅读,完成问题。(17分)

[甲]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④公输盘不说。

⑤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⑥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⑦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⑧公输盘服。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加点字词。(8分)

(1)公输盘不说: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吾义固不杀人: (4)不可谓知类: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福清3 红博

3、[乙]文中,从“ ”一句中可以看出曹刿有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精神,请你从[甲]文中也找出一个体现子墨子这种精神的语句 。(2分)

4、同样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子墨子和曹刿各采取了怎样的做法?你赞成他们的做法吗?为什么?(3分)

四、对比阅读,回答问题。(17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8分)

(1)今齐地方千里: (2)皆以美于徐公: ..(3)以光先帝遗德: (4)引喻失义: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的进言有相似之处是 说方式各不相同,邹忌采用

了 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3分)

4、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3分)

,但劝

福清4 红博

参考答案:

一、2.(1)使人信服(2)案件(3)击鼓(4)倒下(5)大败(6)复指“于之”,在那里 4.(1)左丘明 编年 史学 文学 左氏春秋(2)请见、请从(3)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5)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5.如: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言之成理即可)

二、2.①光艳美丽;②睡觉;③因受蒙蔽而不明;④间或,偶然。

4.(1)战国策 刘向 唐雎不辱使命 (2)三、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3)门庭若市

5.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6. 有点虚荣,但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与表扬等,合理即可。)

三、1.(1)通“悦”,高兴、喜悦 (2)目光短浅;见识浅陋 2.(1)(2)当官的人去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3.曹刿请见。战则请从。 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4.子墨子的做法是设法阻止战争,曹刿的做法是积极为鲁庄公谋划备(迎)战之策。 赞成他们的做法。 因为子墨子要阻止的是一场不正义的侵略战,曹刿支持的是一场抗敌卫国之战。 四、1.(3)发扬光大

2.开张圣听(“咨诹善道”或“察纳雅言”)、设喻讽谏、诚恳直谏 4.略(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

福清5 红博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fju99ggcf7s7tu44gp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