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南省永州市语文高一(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9:41: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患乏才,振基力请起废。

韩敬受业宣城汤宾尹。宾尹分校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搜得之,强总裁侍郎萧云举、王图录为第一。榜发,士论大哗。知贡举侍郎吴道南欲奏之,以云举、图资深,嫌挤排前辈,隐不发。事三年,会进士邹之麟分校顺天乡试,所取童学贤有私,于是御史孙居相并宾尹事发之。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

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振基谓议者庇之,再疏论劾。帝乃下廷臣更议。 .

初,宾尹尝夺生员施天德妻为妾,不从,投缳死。诸生冯应祥、芮永缙辈讼于官,为建祠,宾尹耻之。后永缙又发诸生梅振祚宣祚朋淫状。御史熊廷弼素交欢宾尹,判牒言此施、汤故智,欲藉雪宾尹前耻,杖杀永缙。时南北台谏议论方嚣,各自所左右。孙振基等上疏持勘议甚力。而给事中官应震、张笃敬、元诗教等驳之,疏凡数十上。振基及诸给事御史复极言廷弼当勘,斥应震等党庇,自是党廷弼者颇屈。帝竟纳玮言,令廷弼解职。其党大恨。吏部尚书赵焕者,惟诗教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于外。 振基劲直敢言。居谏垣仅半岁,数有建白。既去,科场议犹未定,策复上疏极论。而宾尹党必欲十七人并罪,以宽敬。孙慎行代正春,复集廷臣议。仍坐敬关节,而为十七人昭雪。宾尹、敬有奥援,外廷又多助之,故议久不决。凡与敬为难者,朝无一人。振基寻以忧去,卒于家。 (选自《明史 孙振基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B.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C.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D.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文中是任命、授官的意思,跟“拜”“召”“陟”都同义。 B.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C.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人称举人。 D.疏,文中指古代臣子像皇帝你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振基勤于治政。他在安丘任职时,尽管当时的安丘政务很繁重,但他还是以优异的政绩被皇上征召,授予了给事中的官职。

B.孙振基爱惜人才。吏部推举大官,总是忧虑朝廷内外没有优秀人才,孙振基于是极力请求重新启用被贬黜的官员。

C.孙振基有正义感,汤宾尹任会试考官时徇私舞弊,强迫王图等你录取韩敬为第一,御史孙居相揭发了此事,孙振基两次上疏。

D.孙振基敢于谏言。对熊廷弼的罪恶,他主张审问,虽然皇上反对,公开袒护,但他仍和众给事御史极力进谏,最终使皇上改变主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冯应祥、芮永缙辈讼于官,为建祠,宾尹耻之。 (2)吏部尚书赵焕者,惟诗教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于外。

三、选择题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深圳一名年仅35岁的外企女白领突然猝死于深圳地铁的台阶上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职场白领健康状况的关注。

B.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是否能自觉维护公共道德,遵守文明规范,是社会维持长治久安和谐发展的内在保障。

C.大众文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通俗文化,它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D.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我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进步。 7.下列各组中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陷阱 长篙(hāo) 麦秆(gǎn) 促不及防 B.廖阔 骨髓(suí) 遴选(lín) 正襟危坐 C.更叠 蓊(wěng)郁 修禊(qì) 欲盖弥彰 D.影碟 吐哺(bǔ) 颓圮(pǐ) 绿草如茵 8.(题文)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敕造宁国府”的“敕”本是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的用语,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举孝廉不行”的“孝廉”是汉武帝时通过全国统的科举考试而被选拔出来的官员。 C.“百越之地”是指古代中国南方桂、浙、闽、粤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

D.“游于三辅”的“三辅”是指汉武帝至东汉末年长安京畿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方。 9.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是建立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基本内容,对__________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②个别广告宣传活动甚至以商家与某百科合作的方式进行,而活动中所撰写的广告宣传堂而皇之地成为正式的百科条目,没有任何广告宣传_____________。

③虽然有数百篇的小小说佳作被选入多种典藏版,但真正被社会认可的小小说作家,能被写进文学史的实属__________________。

④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宽阔的包容性和坚韧的生命力,在年复一年的___________间完成了与自然的对话,实现了文化的延续。

A.推进 标识 凤毛麟角 云淡风轻 B.推动 标识 雪鸿泥爪 云淡风轻 C.推进 标志 风毛麟角 风雨如晦 D.推动 标志 雪鸿泥爪 风雨如晦 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女儿出生后,初为人父的他通过“朋友圈”告知亲朋好友:今天上午我家千金出生了,谢谢大家关心!

B.因为读了《时间简史》而喜欢上物理的他,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夺得金牌,获得清华北大的垂青。

C.我家新房装修终于完工了,虽然很想入住,但为健康起见,我还是等通风半年之后再乔迁新居吧。 D.今日家父寿诞,嘉宾云集,我们全家感到莫大的荣幸,我谨代表家人对各位光临府上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名句默写

11.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片段中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高度赞扬“真的猛士”,激励人们敢于正视残酷现实的一句话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

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纪念刘和珍君》)

(4)《鸿门宴》中指出大丈夫应不拘小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②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1)下面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两句意象丰富,描写了出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色,展现了一幅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明净清幽的景象。

B.下阕重刻画词人形象。同为被贬黄州时所作,“杖藜徐步转斜阳”一句与《定风波》中“竹杖芒鞋轻胜马”“及“山头斜照却相迎”两句所刻画形象相同。

C.最后两句中,“殷勤”一词,赋予雨人格化色彩,给词人在仕途失意之时一丝慰籍,同时也暗指诗人被世人遗忘的处境。这首小令意蕴丰富,语言通俗流畅,风格质朴自然,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素养。 D.全词以游赏时所见村景入笔,后点明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

2)试从写景角度、修辞等方面赏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六、语言表达

13.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50字)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但是大多数人认为是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农历五月初五那一天人们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逐渐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无数的诗文经典,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 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②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管子·乘马》 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书》) ④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 ⑤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

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⑦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读了上面七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B 解析:1)B

2)①如晶认为不坐公家的小车,自己买自行车是浪费自己的钱;②镇上的人认为镇长不坐公家的小车,骑自行车上班会导致镇公车驾驶员没事做,会下岗回家;③还有人认为镇长这种行为会让人感觉到东沙穷得让镇长坐不上小车,丢了镇的脸面;④还有人认为镇长这种行为暂时是在作秀;⑤打来电话的县领导,认为东沙这种艰苦奋斗的行为会让他们难堪。

3)①从情节上来看,自行车是小说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结构紧凑;②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看,众人对东沙骑自行车上班一事不同的态度,展现了其不同的心理和性格特征;③从表现主题来看,小说借东沙骑自行车上班事件反映众生百态揭示社会弊病,寄寓褒贬情感。 2.D 解析:1)D 2)A 3)C 3.B 解析:1)B

2)①古风意为古代淳朴的风俗习惯,在本文指质朴、孝顺、诚信等传统美德。②主题:揭示了文章赞颂传统美德的主题。③人物形象:表现了文中人物形象质朴、孝顺、诚信的特点。

3)①“烽火台”是“对瓦过钱”的地点,交待了事情发生的背景。②渲染了古旧、荒寂的氛围,暗合了文章的“古风”。③烘托了狗饶担忧、失望又恐惧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 4.1)C 2)B 3)A

4)(1)(5分)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幸。(2)(5分)而近亲贤才,屈身接纳士人,举荐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 解析:1)C 2)B 3)A

4)(1)(5分)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幸。(2)(5分)而近亲贤才,屈身接纳士人,举荐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5.1)C 2)A 3)D

4)(1)诸生冯应祥、芮永缙等人控告到官府,给施天德的妻子建祠堂,汤宾尹以此为耻。 (2)吏部尚书赵焕,只听元诗教的话,于是借助常例将孙振基调到外地。 解析:1)C 2)A 3)D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南省永州市语文高一(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fk723imyt1qw0b8cvba7dd7d92wae01ar0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