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
A、F B、Μf C、mF D、pF 65.使用电解电容时(B )。
A、负极接高电位,正极接低电位 B、正极接高电位,负极接低电位
C、负极接高电位,负极也可以接高电位 D、不分正负极 66.集成运放通常有(B )部分组成。
A、3 B、4(输入极、中间极、输出极、偏置电路) C、5 D、6
67.理想集成运放输出电阻为(C)
A.10? B.100? C.0 D.1K? 68.集成运放开环电压放大倍数通常在(C)dB。 A、60 B、80 C、80~140 D、100 69.理想集成运放的差模输入电阻为(D)。
A、1M欧姆 B、2M欧姆 C、3M欧姆 D、无穷大 70.下列不是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的是(C )。 A、过零比较器B、滞回比较器C、积分应用D、比较器 72.集成运放输入电路通常由(D )构成。
A、共射放大电路 B、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C、共基极放大电路 D、差动放大电路
73.单片集成功率放大器件的功率通常在(B )瓦左右。 A、10 B、1 C、5 D、8
74.适合高频电路应用的电路是(C )。
A、共射极放大电路 B、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C、共基极放大电路 D、差动放大电路
75.通常信号发生器能输出的信号波形有(D )。 A、正弦波 B、三角波 C、矩形波 D、以上都是
76.为了增加带负载能力,常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B)特性。
A.输入电阻大 B.输入电阻小 C.输出电阻大 D.输出电阻小
77.输入电阻最小的放大电路是(C )。
A、共射极放大电路B、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C、共基极放大电路D、差动放大电路
78.能用于传递交流信号,电路结构简单的耦合方式是(A )。 A、阻容耦合 B、变压器耦合 C、直接耦合 D、电感耦合 79.要稳定输出电压,减少电路输入电阻应选用(B )负反馈。 A、电压串联 B、电压并联 C、电流串联 D、电流并联 80.要稳定输出电流,减小电路输入电阻应选用(D )负反馈。 A、电压串联 B、电压并联 C、电流串联 D、电流并联 81.要稳定输出电流,增大电路输入电阻应选用(C)负反馈。 A、电压串联 B、电压并联 C、电流串联 D、电流并联
★串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加;并联反馈使电路的输
入电阻减小;
82.射极输出器 的输出电阻小,说明该电路的(A)。 A.带负载能力强 B. 带负载能力差 C。减轻前级或信号源负载 D.取信号能力强
83.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比共基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是(B)。
A.大 B.小 C. 相等 D.不定
84.能用于传递交流信号且具有阻抗匹配的耦合方式是(B )。 A、阻容耦合 B、变压器耦合 C、直接耦合 D、电感耦合 85.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取样电路 与负载的关系为(B)连接。 A.串联 B.并联 C.混连 D.星型
86.串联型稳压电路的调整管接成(B )电路形式。 A、共基极 B、共集电极 C、共射极 D、分压式共射极 87.常用的稳压电路有(D)等。
A、稳压管并联型稳压电路 B、串联型稳压电路 C、开关型稳压电路 D、以上都是
88.基本放大电路中,经过晶体管的信号有( B)。 A、直流成分 B、交流成分 C、交直流成分 D、高频成分 89. 处于截止状态的三极管,其工作状态为(B )。 A、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C、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D、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90.分压式偏置共射放大电路,稳定工作点效果受(C)影响。
A.RC B.RB C.RE D.Uce
91.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出现截止失真,是(B )。 A、RB 偏小 B、RB 偏大 C、Rc 偏小D、 Rc 偏大 92.分压式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更换?大管子,其静态值
UCEQ会(C)
A、增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93.基极电流iB 的数值较大时,易引起静态工作点Q 接近(B)。
A、截止区B、饱和区C、死区D、交越失真
94.固定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已知RB=300KΩ,RC=4KΩ,Vcc=12V,β=50,则UCEQ 为(B)V 。 A、6 B、4 C、3 D、8
95.分压式偏置共射放大电路,当温度升高时,其静态值IBQ 会(B ) 。
A、增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96分压式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稳定工作点效果受(C)影响。 A、RC B、RB C、RE D、UCC
97.基极电流iB 的数值较大时,易引起静态工作点Q 接近(B)。
A、截止区B、饱和区C、死区D、交越失真
98.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偏低易导致信号波形出现(A)失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