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习题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中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______铜铸币__。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交子___。
3、人民币是___1948_____年12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这标志着新中国货币制度建立的开端。 4、价格的__倒数______是货币的购买力。
5、价值尺度和___流通手段_____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6、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_支付手段_______职能的货币和发挥___流通手段_____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7、世界上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是__英______国,于1816年正式宣布实行金本位,
8、当币材的构成要素消失之后,_货币单位的确定_______就成为货币制度中的核心构成要素。 9、_本位币(主币)______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
10、金本位制之前,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典型的货币制度是__金银复本位制______。 二、选择
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金属货币 D、电子货币 2、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A )。 A、贝 B、布帛 C、银两 D、交子 3、中国最早的货币金属是( C )。A、金 B、银C、铜 D、铁 4、贝和布帛是我国历史上的( C)。 A、信用货币 B、纸币 C、实物货币 D、金属货币 5、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BD )
A、是观念上、想象中的货币 B、是现实的、实在的货币 C、必须是足值的 D、不必是足值的
6、货币在( A )中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 B、银行存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商品价值 7、在商品赊销、预付货款的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 C )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8、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 B )。A、美国 B、英国C、法国 D、日本 9、( A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A、金币本位制 B、金汇兑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块本位制 10、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属于( D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不兑现银行券的货币制度 三、判断
1、钱、货币、通货、现金都是一回事,银行卡也是货币。( F ) 2、物价指数上升10%,那么货币购买力就下降10%。(F )
3、所谓流通中的货币指的就是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和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T ) 4、在现在的经济文献中,“流动性”指的就是货币。( F ) 5、所谓“自由铸造”就是指公民有权按照自身的意愿私自铸造。( F ) 四、计算
1、若某年物价指数上升了10%,问(1)该年末的货币购买力是多少?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幅度为多大?(2)某人年末有手持达一年之久的现金10000元,这10000元现金相当于年初多少钱的货币购买力? 五、名词解释
1、铸币;2、劣币驱逐良币规律;3、自由铸造;4、无限法偿;5、有限法偿 六、简答
1、国民经济中的货币收支包括哪五个方面的货币收支体系? 2、货币形态的发展,并举例。 3、货币的职能有哪几种?
4、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七、论述 1、“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对于中国古代这一有名的论点,应如何评价? 2、金本位的发展史。
答 案
一、填空1、铜铸币;2、交子;3、1948;4、倒数;5、流通手段;6、支付手段、流通手段;7、英;8、货币单位的确定;9、本位币(主币);10、金银复本位制
二、选择1、A;2、A;3、C;4、C;5、BD;6、A;7、C;8、B;9、A;10、D 三、判断1、×;2、×;3、√;4、×;5、× 四、计算1、(1)10/11,1/11(2)9090.91
五、名词解释1、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国家的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
2、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亦称格雷欣法则。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成为“良币”,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界,而“劣币”充斥市场。
3、自由铸造:公民有权把经法律确定的货币金属送到国家的造币厂铸成铸币。自有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可以使铸币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4、无限法偿: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即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不论属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5、有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无限法偿的对称,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
六、简答1、答:
(1)以个人为中心的货币收支(2)以公司、企业等经营单位为中心的货币收支(3)以财政及机关团体为中心的货币收支 (4)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收支(5)对外的货币收支 2、答:(1)实物货币;(2)金属货币;(3)纸币;(4)信用货币;(5)电子货币 3、答:(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 4、答:(1)货币币材的规定;(2)货币单位的确定;(3)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4)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5)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 七、论述
1、珠玉金银之所以能作为货币,它们决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商品生产中,货币的确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性代表,但货币不等于社会财富本身;就珠玉金银而言,其至多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 2、略
第二章 信用
一、填空
1、无论是货币,还是信用,他们都以____私有____为前提,这说明他们产生的经济前提是同源的。 2、___极高的利率_____是高利贷最明显的特征。
3、任何货币的盈余或货币的赤字,都同时意味着相应金额的___债权、债务_____关系的存在。 4、政府一般是货币资金的__需求者______。
5、在资金流量分析中,最基本的部门划分是分为___政府部门_____、___个人部门_____、____工商企业部门,____、__金融部门______、____国外部门____。
6、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有___商业信用_____和___银行信用_____两种形式。 7、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_赊销_______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8、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___买卖行为_____和___借贷行为_____。 9、一般说来,票据有__本票______和____汇票____两种。
10、国际信用大体可分为___国外商业性借贷_____和___国外直接投资_____两类方式。 二、选择
1、信用是以( AD )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的借贷行为。A、偿还 B、交换 C、等值 D、付息 2、信用活动中的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C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3、信用关系中的个人,作为一个总体,通常是( AD )。A、盈余 B、赤字 C、货币资金的需求者D、货币资金的贷出者 4、作为一个整体,( BC )通常是货币资金需求者。A、个人 B、家庭C、企业 D、政府 5、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有( AB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6、典型的商业信用是( A )。A、赊销(购) B、预付 C、订金 D、定金 7、商业本票是( ABD )。A、支付承诺书 B、债务人发出 C、必须承兑 D、不必承兑 8、商业汇票是( ABC )。A、支付命令书 B、债权人发出 C、必须承兑 D、不必承兑 9、下列属于国家信用的是( ACD )。A、发行政府债券 B、开征新的税种 C、从国际金融机构借款 D、向外国政府借款 10、消费信用的形式有( ABD )。
A、企业向个人赊销消费品 B、银行贷款给个人购买消费品 C、银行贷款给生产消费品的企业 D、银行向个人提供信用卡 三、判断
1、经济范畴中的信用主要指诚信,即通过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F ) 2、与货币的起源密不可分的是贫富分化。( F )
3、资金流量分析中的金融盈余或赤字,仅是指金融部门的盈余或赤字。( F ) 4、在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主要是指国家以债权人身份分配货币资金。( F ) 5、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在各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 F ) 四、计算
1、某国在某时期的资金流量表如下: 部 门 金融盈余或赤字 政府部门 -3208亿 个人部门 15020亿 工商企业部门 -747亿 国外部门 761亿 请计算金融部门的盈余或赤字为多少? 五、名词解释
1、信用;2、资金流量分析;3、商业信用;4、国家信用;5、消费信用 六、简答
1、信用的形式有哪些?
2、商业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七、论述
1、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答 案
一、填空1、私有;2、极高的利率;3、债权、债务;4、需求者;5、政府部门,个人部门,工商企业部门,金融部门,国外部门;6、商业信用,银行信用;7、赊销;8、买卖行为,借贷行为;9、本票,汇票;10、国外商业性借贷 ,国外直接投资 二、选择1、AD;2、C;3、AD;4、BC;5、AB;6、A;7、ABD;8、ABC;9、ACD;10、ABD 三、判断1、×;2、×;3、×;4、×;5、× 四、计算1、-11826亿 五、名词解释
1、信用: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的借贷行为。
2、资金流量分析:把国民经济划分成几个部门,从货币收支的盈余或赤字的角度建立数学模型,并据以进行统计分析,称之为资金流量核算、资金流量分析。
3、商业信用: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4、国家信用:指以国家为当事人一方的借贷活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国家信用主要表现在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 5、消费信用: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 六、简答1、答:(1)商业信用;(2)银行信用;(3)国家信用;(4)消费信用;(5)国际信用
2、答:工商企业之间的联系离不开商业信用,通过这种可以分散决策的商业信用活动润滑着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发展。局限性:有严格的方向性。
第三章 金融
一、填空
1、金融一词与英文____Finance ____对应,但词义涵盖的范围因使用场合的变化而各不相同。
2、货币在以实物形态和铸币形态存在时,都不是信用的创造。当贵金属货币退出流通,20世纪30年代始,进入____信用货币____流通时代,货币的流通与信用的活动,则变成了同一的过程。 3、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范畴是___金融范畴_____。
4、就金融学科理论部分的内容而言,包括对有关__金融各范畴______的理论论证、对金融的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 二、选择
1、在中文文献中,以下各项曾用来表达和说明金融一词的是( ABC )。A、银根B、金钱融通C、资金融通D、家计理财 2、 西方对金融一词的诠释包括( BCD )。
A、 国际货币合作 B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行机制以及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价格形成
C、货币的流通、信用的授予、投资的运作、银行的服务等 D、货币的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钱有关的财源等
3、金融范畴在中国的最终形成较晚。到1935年,以下述改革为标志,完全排除了银元的正式流通,完成了金融范畴形成的最后一步是( C )。A、废两改元B、法币改革C、发行金圆券D、发行银元券
4、就FINANCE口径与中文“金融”的对应状况而言,以下的描述合适的是( ABC )。
A、宽口径的finance不能使用中文“金融”一词来表达 B、中口径的finance与宽口径的“金融”对应 C、窄口径的finance与窄口径的“金融”对应 D、宽口径的finance相当于中文“金融”与“财务”之和 三、判断
1、金融就是指资金的融通。( F )
2、就finance一次独立使用的情形来看,尽管不同场合不完全对应,但与中文的金融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T ) 3、在以实物形态和铸币形态为形式的货币流通时代,货币范畴和信用范畴式各自独立发展的。( T ) 4、从《货币银行学》到《金融学》的名称变化,反映出金融学科在内容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F ) 四、名词解释
1、金融;2、金融体系 五、简答
1、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金融学科的基本内容。 六、论述
现代银行的产生与金融范畴的形成。
答 案
一、填空1、Finance ;2、信用货币 ;3、金融范畴 ;4、金融各范畴 二、选择1、A B C ;2、B C D;3、C ;4、A B C 三、判断1、×;2、√;3、√;4、×
五、名词解释1、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凡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总和。2、金融体系: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体系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复杂系统。有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制度和调控机制五个构成要素。 六、简答1、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1)货币流通;(2)金融机构;(3)金融市场;(4)金融工具;(5)制度和调控机制2、金融学科的基本内容。答:就其理论部分的内容来说,包括以下三部分:(1)有关金融诸范畴的理论论证(2)对金融的微观分析(3)对金融的宏观分析
第四章 利息与利息率
一、 填空题
1、 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2、 在现实生活中,利息已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
3、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习惯地称之为“—资本化—”。 4、 基准利率在中国是指———再贷款利率———。 5、 传统经济学中的实际利率理论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它们所注意的实际因素是—生产率—、—节约—。 6、 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7、 资本化发挥作用最突出的领域是—有价证券———价格的形成。
8、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的利率———。 9、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 —风险溢价水平———。
10、所谓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11、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利率决定的理论全都着眼于利率的变动取决于怎样的—供求———对比。 12、不同的利率对应着不同的期限,这称为_____利率的期限结构_______。
13、通常,都是以——基准利率——的期限结构来表示一个经济体的利率期限结构。 14、按照利率和通货膨胀的关系划分,利率可以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15、美联储的基准利率是——联邦基金利率——。 二、 不定向选择题
1、 我国的基准利率是 AA 再贷款利率 B 再贴现率 C 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 D 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2、 对于借贷双方能准确计算成本与收益的利率是B A 市场利率 B 固定利率 C 优惠利率 D 年利率 3、能真正反映利息本质的是 B A 单利 B 复利 C基准利率 D 市场利率 4、认为货币因素决定利率的理论是 B
A 实际利率理论 B 凯恩斯的利率理论 C 可贷资金论 D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5、在国际金融领域内,外汇贷款利率优惠与否其衡量标准为 C
A 汇率水平 B 国内基准利率水平 C 伦敦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水平 D 国内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
6、浮动汇率是一种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一般调整期为 ( A) A 半年 B 1年 C 3个月 D 3年 7、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利率自由变动的标准来划分,可分为 ACD
A 市场利率 B 一般利率 C 官定利率 D 公定利率 8、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个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C
A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B可贷资金理论 C实际利率理论 D凯恩斯利率理论 9、在物价下跌的条件下,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把名义利率: D A保持不变 B与实际利率对应 C调高 D调低
10、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曾推出存款保值贴补率,这是对下列哪种风险的补偿? B A违约风险 B通货膨胀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偿还期限风险
11、某人期望在5年后取得一笔10万元的货币,若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现在他应该存入他的银行账户的本金为: (A) A 74725.82元 B 7472.58元 C 76923元 D 7692.3元 三、 判断改错题
1、正是收益资本化,使得本身无价值的事物有了价格,并非资本的事物被看作资本。 T
2、名义利率的变动,在利率可以自由变动的市场经济中,取决于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而非对实际利率的预期。F 3、在相同条件下,按单利计算的利息要比按复利计算的利息大。F
4、实际利率理论认为投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二者共同决定均衡利率。F 5、流动性陷阱即无论利率多高,人们都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资产。F
6、借贷过程中,从债权人方面说,要承担货币贬值的通货膨胀风险;而就债务人说,则有可能遭受通货紧缩的风险。T 7、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会下降。T 8、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是由商业银行自己决定的。F
9、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完全否定非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T 四、 计算题
1、考虑到通货膨胀对本金和利息都有使其贬值的影响,如何推导国际上通用的计算实际利率的公式?若某甲从某乙处借得2年期5万元贷款,市场利率为6%,通货膨胀率为3%,按复利计息某甲会得到多少实际利息? 2、有6个月期票据,面值200万元,现行利率月息3分,不计复利,其交易价格是多少?
3、假设一笔基金,其20年之后的未来值为10000元,若利息率为10%,每年需支付多少年金?
4、如果一笔投资能获得连续3年的货币收益:第一年的货币收益为432元,第二年的货币收益为137元,第三年的货币收益为797元。假设市场利率为15%,计算该投资的现值。
5、客户存银行现金5万元,存期3年,当银行利率为4.14%的情况下,试用单利和复利分别计算到期的本利和以及利息。
6、某年年初的储蓄存款利率为6%,该年的通货膨胀率为5%,为保证储蓄人免遭该年通货膨胀打击,能以年初利率取息,则利率在只考虑本金贬值不考虑利息贬值的情况下应为多少?若既考虑本金贬值又考虑利息贬值的情况下应为多少? 五、 名词解释
1、 收益资本化;2、 基准利率;3、 行业利率;4、 即期利率;5、 远期利率;6、 利率的期限结构;7、 实际利率;8、 名义利率;9、 官定利率;10、市场利率; 六、 简答题
1、 如何理解利息的实质? 2、 简述凯恩斯的利率理论。
3、 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式了? 4、 如何理解基准利率和无风险利率? 5、 利率系统的主要分类及其含义。 七、 论述题
1、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我国多次利率调整所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2、 谈谈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变革及未来发展方向。
答 案
一、填空1、 利润、剩余价值;2、收益;3、资本化;4、再贷款利率;5、生产率、节约;6、流动性偏好;7、有价证券;8、无风险的利率;9、风险溢价水平;10、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11、供求;12、利率的期限结构; 13、基准利率 14、实际利率 15、联邦基金利率
二、选择1、A 2、B 3、B 4、B 5、C 6、A 7、A C D 8、 C 9、D 10、B 11、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