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2分,总分值26分〕 1、〔2018?安徽〕2017年11月3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
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 解:“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因此
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八号”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八号”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静止、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
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2、〔2018?安徽〕如下图,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2.70cm、
考点: 刻度尺的使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一位、
解答: 解: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
A物体的长度为2.70cm; 故答案为:2.70、
点评: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特别注意:
刻度尺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2018?安徽〕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响度很小、 考点: 响度。
1 / 15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 解:“万籁俱寂”说明声音的振幅较小,故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会较小;
故答案为:响度、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4、〔2018?安徽〕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m/s,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m/s,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大〔选填“大”或“小”〕、 考点: 惯性。 专题: 作图题。 分析: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 解:因为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空载时的质量小于满
载时的质量,所以空载时的惯性小于满载的惯性、 故答案为:大、
点评: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5、〔2018?安徽〕图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串连接在AB两端,电压表并连接在R1两端、R1=10Ω,R2=20Ω,电压表示数为2.5V,那么AB两端的电压U=7.5V、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阻的串联。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
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解答: 解: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电路中的电流I=
=
=0.25A,
电源的电压U=I〔R1+R2〕=0.25A×〔10Ω+20Ω〕=7.5V、
故答案为:7.5、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 6、〔2018?安徽〕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人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那么反射角的大小为60°,折射角的大小为37°、
考点: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 15
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的规律,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 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规律作图、
设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那么∠AOD=∠DOB=α、
由题意知,人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那么入射角为90°﹣30°=60°; 那么折射角β=180°﹣60°﹣83°=37°、 故答案为:60°;37°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及其有关的计算、解决此题最关键的是根据题
意画出对应的光路图,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和条件进行计算、
7、〔2018?安徽〕地球的表面积约5.1×1014m2,地球表面的大气压约1.0×105Pa,那么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约为5.1×1019N、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地球的表面积和大气压的值,根据F=ps求出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解答: 解: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F=ps=1.0×105Pa×5.1×1014m2=5.1×1019N、 故答案为:5.1×1019、
点评: 此题考查了压力的计算,是一道基础题目、 8、〔2018?安徽〕某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散热器中水的质量为5kg,水的温度升高10℃时吸收的热量是2.1×105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考点: 热量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解答: 解: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
=4.2×103J/〔kg?℃〕×5kg×10℃ =2.1×105J、
故答案为:2.1×105J、
点评: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Q吸=cm△t的掌握和运用,注意温度升高〔△t〕与升高
到〔末温〕的区别、
9、〔2018?安徽〕〔1〕如图a所示,某同学用右手螺旋定那么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请你在图中标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和螺线管的N、S极、
〔2〕如图b所示,利用动滑轮来提升一个物体,拉力F竖直向上、动滑轮其实就是一个变形的杠杆,请在图中标出它的支点O,并画出F的力臂L、
3 / 15
考点: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力臂的画法。 专题: 作图题。 分析: 〔1〕安培定那么内容为: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那
么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由图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和电流的方向、
〔2〕动滑轮的本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解答: 解:
〔1〕右手定那么: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从图可知,螺旋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并且电流方向是从螺旋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如下图:
〔2〕动滑轮的支点O在绳子与边框的接触点上,动力F为绳子的拉力,方向向上,过支点O向动力作用线画垂线,就得到动力臂L,如下图:
点评: ①对于一个通电螺线管,只要知道电流的方向、线圈的绕法、螺旋管的N、S极这三
个因素中的任意两个,我们就可以据安培定那么判断出另一个、
②此题考查了力臂的画法、动滑轮是变了形的杠杆,根据杠杆五个要素的概念,确定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考查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0、〔2018?安徽〕如图,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那么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10N,物块的密度为1.5×103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4 /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