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8:44: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1电气一次

7.1.1接入电力系统方式

根据初步规划方案,本期光伏电站项目装机规模20MWp,通过20个光伏逆变单元升压至35KV后,经35KV线缆送入光伏电站内35kV配电装置,以一回35kV 专线送至南镇变110kV 变电站35kv间隔并网。

7.1.2 电气主接线

7.1.2.1 电气主接线方案 根据初步规划方案,本期光伏电站项目装机规模20MWp,通过20个光伏逆变单元升压至35KV后,经35KV线缆送入光伏电站内35kV配电装置,以一回35kV 专线送至南镇变110kV 变电站35kv间隔并网。

35kV 主接线拟采用单母线接线的方式。根据现有资料计算,本期35kV侧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约8A,满足规程不大于10A的要求,待后期接入系统设计完成后校核送出线路部分电容电流,必要时需在35kV母线上装设一套消弧消谐装置,以消除弧光接地过电压。

7.1.2.2 光伏电站站用电 光伏电站以1MWp为一个光伏发电单元,每个单元通过逆变器整流逆变后输

出0.315KV低压三相交流电,再通过一台1000kVA箱式升压变升压后与站内集电线路相连,全站20MWp容量共安装20台1000kVA箱式升压变,通过电缆线路送至站内35kV配电装置。

站内设一台站用变压器为全站提供站用电源。

7.1.2.3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短路电流计算

根据现有规模,35kV短路电流水平暂按50kA设计,待下一阶段接入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核算。 (1)35kV高压开关柜

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选用户内金属封闭铠装移开式高压开关柜,内配真空断路器,额定电流630A,开断电流50kA。

(2)箱式变电站

变压器:选用S11-1000/35 38.5±2x2.5%/0.315kV 逆变器:500kVA

7.1.2.4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均按照国家标准选择确定,并按海拔高度进行修正。 考虑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高度较低,且项目所在地为少雷区,本次太阳能电池方阵内不安装避雷针和避雷线等防直击雷装置,只在主控制室屋顶安装避雷带对控制室和综合楼进行防直击雷保护。

站内设一个总的接地装置,以水平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体为辅,形成复合接地网,将电池设备支架及太阳能板外边金属框与站内地下接地网可靠相连,接地电阻以满足电池厂家要求为准,且不应大于10欧。

7.1.2.5全所照明 本所照明分为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正常照明电源取自所用电交流电源,事故照明电源取自事故照明切换箱,正常时由交流电源供电,交流电源消失时自动切换至直流蓄电池经逆变器供电。

综合楼内,在主控室采用栅格灯作为正常照明,其他房间采用节能灯,屋外道路采用高压钠灯照明。

在主控室、配电室及主要通道处设置事故照明,事故照明也采用荧光灯或节能灯,由事故照明切换箱供电。

7.1.2.6电气设备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建设规模,20个箱式变电站分别布置于太阳能电池方阵中,通过35kV电缆汇集至综合楼35kV配电室内,各个单元变压器及逆变器均放置于就地箱式变电站中。

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5kV配电室与所用电室并排布置于站内生产管理区综合楼一层,35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成套开关柜,单列布置。

高、低压配电室电缆采用电缆沟敷设,控制室电缆采用电缆沟、活动地板下、穿管和直埋的敷设方式;太阳能电池板至汇流箱电缆主要采用太阳能板下敷设电缆槽盒的方式;汇流箱至集中型逆变器室的电缆采用直埋电缆敷设方式;箱式变电站至35kV配电装置的电缆主要采用直埋电缆的方式敷设。

低压动力和控制电缆拟采用ZRC级阻燃电缆,消防等重要电缆采用耐火型电缆。

控制室电子设备间设活动地板,10kV配电室、所用电室设电缆沟,其余均采用电缆穿管或直埋敷设。

电缆构筑物中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电缆贯穿墙、楼板的孔洞处,均应实施阻火封堵。电缆沟道分支处、进配电室、控制室入口处均应实施阻火封堵。

开关站主控室、配电室及主要通道处设置事故照明,事故照明采用荧光灯或节能灯,由事故照明切换箱供电。

7.2电气二次

本工程采用光伏发电设备及升压站集中控制方式,在综合楼设集中控制室实现对光伏设备及电气设备的遥测、遥控、遥信。

7.2.1电站运行方式

本工程采用光伏发电设备及升压站集中控制方式,在综合楼设集中控制室实现对光伏设备及电气设备的遥测、遥控、遥信。

7.2.2 调度自动系统

7.2.2.1 调度关系 根据电网“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要求,该光伏电站由聊城地调调度,电站的远动信息向聊城地调传送。

7.2.2.2 远动信息内容 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依据《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03-2005)并结合各调度端需要,光伏电站本期工程的远动信息内容如下:

●遥测内容

升压变压器高压侧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 35kV线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 35kV母线电压。 ●遥信内容 全场事故总信号;

与调度相关的断路器位置信号; 反映运行状态的隔离开关位置信号。

7.2.3电站继电保护

本项目光伏电站工程规划容量20MWp。光伏电站以1回35kV线路接入对侧35KV电站。光伏电站35kV系统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1)线路保护

光伏电站本期的1回35kV线路配置一面微机线路距离保护柜,以保证该35kV

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够以较快时限切除故障。

2)母线保护

光伏电站35kV母线配置一面微机母线保护柜,当35kV母线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切除母线故障,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3)故障录波器

光伏电站系统侧配置一面微机型故障录波器柜,用于电站的线路保护、母线保护等开关量及电流、电压等模拟量信息的录波。

7.2.4二次接线

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量计量装置的配置原则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和《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的要求,光伏电站电量计量装置的配置原则如下:

1) 关口计量点按I类设置计量装置,考核点按II类设置计量装置。 2)I、II类计量装置配置专用电压0.2级、电流0.2S级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

3) 互感器计量绕组的实际二次负荷应在50%-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

4) 互感器计量绕组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对电流二次回路,导线截面至少应不小于4mm2;对电压二次回路,导线截面至少应不小于2.5mm2。

5) I、II类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2%。

6) 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宜采用三相三线有功、无功电能表。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能表。

7) 电能计量表计的通信规约符合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的要求。

8)电能表辅助电源宜采用独立的交/直流回路供电,交流电源宜引自UPS电源。

9)电能表与试验接线盒采用一表一盒接线方式,试验接线盒安装在电能表下侧对应位置,电能计量屏按满屏6只电能表布置。

10)选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有功准确度等级0.2S级,无功准确度2.0级,失压计时功能满足DL/T 566-1405.3《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

搜索更多关于: 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文档
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ftgo9rzuz83hrt8bf1m52amw9lhy70088x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