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月考 化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0:17: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一化学试卷 2012.12

时间 90分钟 总分 1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的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2011年被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以表彰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B.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固态物质不仅限于晶体与非晶体,还存在准晶体,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此发现获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D.今年春天,在我国南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缓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可以用干冰或溴化银进行人工降雨

2.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括号中为用途)错误的是 A.硅(半导体材料) B.二氧化硅(制光导纤维) C.水玻璃(用作粘合剂) D.分子筛(用作耐火材料) 3.N2O是一种有甜味、能溶于水、能助燃的无色气体,它能刺激神经使人发笑,俗称“笑气”;它具有麻醉作用,曾用作牙科麻醉剂。现有等物质的量的笑气和二氧化碳,下列数值不一定相同的是

A.体积 B.电子数 C.原子数 D.分子数 4.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常温常压下,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5. 现有四组液体:①水和四氯化碳组成的混合液 ②43%的乙醇溶液 ③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

6.已知2A+B2===A2+2B,2A+C2===A2+2C,2B+C2===B2+2C,2C+D2===C2

+2D。则各种单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2>C2>B2>D2 B.B2>C2>A2>D2 C.D2>C2>B2>A2 D.C2>B2>A2>D2 7.关于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

① ② ③ ④

A.①可用于实验室用MnO2固体与浓盐酸共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Cl2 B.②实验中若左边棉花变橙色,右边棉花变蓝色,则能证明氧化性:Cl2>Br2>I2 C.③实验试管中会生成血红色沉淀

D.用图④操作可提取碘水中的碘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

++--

B.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

C.0.1 mol·L1FeCl3溶液:K、NH4、I、SCN

++--

D.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Ca2、Na、ClO、NO3

9.有下列两种盐组成的混合物6g,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CO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1.12L,该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是

A.K2CO3和Cu2(OH)2CO3 B.NaHCO3和KHCO3 C.KHCO3和Na2CO3 D.MgCO3和K2CO3

10.某固体单质的密度为5.0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结构时得知,在边长为10-7cm的正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单质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下列数据中的 A .32 B. 120 C.150 D.180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拓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

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3

+-

B.用过氧化钠与H2O反应制取氧气:2Na2O2+ 2H2O =4 Na+4OH+ O 2↑ C.向NaA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制取Al(OH)3:

--

AlO2+CO2+2H2O=Al(OH)3↓+HCO3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

3ClO+2Fe(OH)3=2FeO42+3Cl+H2O+4H

12、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相同的是

A、 NaHSO4和Ba(OH)2 B、 AlCl3和NaOH C 、NaAlO2和H2SO4 D 、Ba(HCO3)2和Ba(OH)2

++

13、在含Fe3的溶液中加入铜粉与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中存在Cu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容器中已肯定无Fe粉存在 B.容器中可能有Cu粉存在

+++

C.溶液中Fe2比Cu2多 D.溶液中肯定不存在Fe3 14、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mL(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那么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 A.1.2g B.5.6g C.2.8g D.无法确定 15.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2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16. (每空2分共14分)

(1)现有①硫酸②酒精③液氨④纯碱⑤熔融的氢氧化钠⑥水银⑦三氧化硫⑧澄清石灰水等物质中,属于盐的是(填序号,下同) ▲ ,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能导电的是 ▲ ,属于电解质的是 ▲ 。

(2)有甲、乙、丙三种元素,甲元素M层的电子数是其K层的电子数的1/2,乙元素原子

核内无中子,丙元素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 ①写出丙元素的元素符号 ▲ 。

②写出甲、乙、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③画出甲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

17.(每空2分共18分)

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填写下列空白:

(1)装置①是氯气发生装置,蒸馏烧瓶中盛放MnO2固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如果实验室中MnO2用完了,则下列物质可能可以用来代替MnO2制Cl2的是: ▲ 。

A.NaBiO3 B.FeCl3 C.PbO2 D.Na2O2 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NaBiO3>PbO2>MnO2>Na2O2>FeCl3

(3)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溶M 解二者的差异是

度① ▲ ; ② ▲ 。 P (4)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

L 量晶体析出。右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

0 温度/℃ 曲线的是 ▲ (填写编号字

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 ▲ (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5)根据④的试管里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可否证明氯气的强氧化性 ▲ 。为什么? ▲ 。

(6)若②的试管溶液中不但有KClO3生成还有KClO生成,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g

3

18.(10分)

Mg能在CO2中燃烧,Na比Mg更活泼,那么Na能在CO2中燃烧吗?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探究。

(1)该装置B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 ,

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 (2)从试剂瓶中取出的金属钠,必须经过必要的操作,方可进行后续的实验,该必要的操

作是 ▲ 。

▲ 。

(4)用酒精灯给玻璃管加热,Na在充满CO2气体的玻璃管里剧烈地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玻璃管冷却后,只有两种物质,在玻璃管壁上附着一层白色物质,玻璃管中有黑色物质生成。将玻璃管内物质转移至烧杯中, 加水,白色物质溶解于水,黑色物质不溶。过滤,得到澄清的滤液。往滤液中加CaCl2溶液,溶液变白色浑浊;再滴入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则此小组所做Na在CO2中燃烧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9.(每空2分共10分)

物质A-J均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E和F、G、H、I、J中分别含有相同的某一种元素,J物质颜色是红褐色。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写出A和-OH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 ,

⑵B和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⑶写出A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⑷写出I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暴露在空气中的现象是 ▲ 。

4

(3)放进玻璃管中的金属钠在加热之前,必须先打开活塞, 通入CO2, 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月考 化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ftuh5fvge5nrap1skn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