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语文园地 教学设计(完整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3:57: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我的发现”,了解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 3.通过辨析同音字,了解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 4.会读会背歇后语,激发主动积累的兴趣。

5.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辨析同音字,了解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

?教学策略

1.比较归类学习

“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都包含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但角度有所不同。“识字加油站”中,在认识“饱、泡、炮”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再联系句子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联系学过的《小青蛙》,它是关于“青”的字族文,还可以拓展其他的字族文让学生读一读。“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的构字规律。

2.字词句运用

引导学生能在句子、词语等语境中理解字义,从而辨析填空。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强化学生在语境中根据字义正确选择汉字的能力。查字典环节先回顾查字典的方法,然后进行查字比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3.日积月累

借助图片,图文对照,感知大意。了解歇后语的特殊形式,感受歇后语语言形式的生动、有趣。 4.和大人一起读

《狐狸和乌鸦》对话比较多,建议在初步读通的基础上,大人和孩子分角色朗读,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说说明白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1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我的发现”,了解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 3.通过辨析同音字,了解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片导入,诵读儿歌

1.看图说话,揭示谜底。

(1)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 课件出示:

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相机识字。 ①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②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讨论交流谜底:包。 2.交流识字,背诵儿歌。

(1)总结识字方法:形声字的偏旁有表意的作用,但是它们的读音比较接近,说明“包”有表音的作用。(全班共同交流由“包”加偏旁所组成的字的不同意思)

(2)像这样的字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回忆识字课《小青蛙》,举例:清、晴、情、请。 (3)引导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①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 ②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③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饱、泡、炮。

2

④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速读速背儿歌。

【设计意图】以直观的图片代替抽象的理解,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识记。联系已学识字课《小青蛙》,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板块二 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汉字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1)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的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吃、叫、吹、咬”)

①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4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口字旁) ②出示课本泡泡框内的提示语: 课件出示:

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

指名表演这4个口字旁的字。

③这支队伍想扩充,还有哪些字宝宝可以参加呢?(预设:“喊、叹”等)

(2)课件播放第二支走来的队伍——提手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的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提、拔、捉、拍”)

①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这4个字都是提手旁)

②引导学生思考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并再举几个例子。(出示图片,帮助思考) 课件出示:

(3)课件播放第三支走来的队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的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跑、跳、踢、踩”)

①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大家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学生齐读)

3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足字旁) ③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部动作有关,学生举例子。(跺脚、跳跃等)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快乐发现,快乐学习。

板块三 情感体验,字词运用

1.比较图片,发现区别。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青山和清泉的图片) 同学们,观察“青”和“清”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选字填空: 课件出示:

远处有( )山,近处有( )泉。

指导学生用“青”和“清”填空,并说明理由。

(3)学生小组讨论还可以用“青”和“清”组哪些词,并用这些词语造句。

(4)教师总结:“青”一般表示颜色,例如:青色。“清”带有三点水,一般和水有关,例如:清澈。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把字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运用,化枯燥为生动。 2.总结发现,情境练习。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在”和“再”)

引导学生说出“zài见”的“zài”是哪个“zài”,并说明理由。

(2)师:“在”,表示存在或者表示存在于某地点,比如:在家、在场、在外面…… (3)课件出示选字填空: 课件出示:

放学了,大家( )教室门口和老师说( )见。

指导学生用“在”和“再”填空,并说明理由。 (4)课件出示选字组词的练习: 课件出示:

( )家

正( ) ( )学校

( )次 ( )三

用“再”和“在”组词填空,指名完成练习。

4

(5)完成教材第64页的翻字典游戏“比比谁最快”。(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溪、解、准、楼、伯”)

①先回顾查字典的方法。

②比赛看谁最先从字典里查出这些字。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会背歇后语,激发主动积累的兴趣。

2.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背诵理解,日积月累

1.图片导入,了解概念。

(1)谁能猜出这张图的谜底?(课件出示:“小葱拌豆腐”的图片) 大家看看这盘菜的颜色,用一个词来形容。

预设:又青又白、绿白相间、清清(青青)白白…… 教师给出一清(青)二白。 (2)出示课件:

竹篮子打水

师生交流,共同猜谜底。

(3)教师总结: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像谜底。

【设计意图】用形象的图片代替枯燥的讲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对歇后语的学习兴趣。

2.朗读练习,拓展延伸。

5

芝麻开花 十五个吊桶打水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语文园地 教学设计(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fybg9e8mn00kc5204u903ypi6bk8900j1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