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坚持求实创新提高文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4:54: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坚持求实创新 提高文稿质量

――在永州市委党校秋季主体班上的讲课

郑运生

(2013年9月23日)

背景资料: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有4个人给我的启示很大,一是杨素美,二是杨怀康,三是文良军,四是曾庆炎。

现在的“笔杆子”越来越吃香。新田县近十年中,有近二十人,先后考上了省政府办公厅、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组织部和省国土资源厅,还有不少在市直单位和长沙市。新田县委办成为写作人才的培训中心(黄远峰、何唯英、何国华、邝华军、罗香桃、何龙)。但现在,不少单位也越来越感觉笔杆子难找到了。很多单位感叹,老的不想动,新的不能动,更多的是不愿动。在座的都是副科级干部,在县里是中层领导,作为党员干部,不管官职位有多高,能懂得一定写作知识,既是各级党委的要求,也工作的需要,曾经为市委书记曾庆炎和黄天锡书记服务的蒋三秋同志说,写材料的事能做好,当过领导就轻松多了。

有人提出,当代领导要提升?政治辨别力、工作推动力、持续创新力、自我提升力?四大核心能力。工作推动力,包涵了写作水平的能力。

《周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对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古人也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见,自古以来,文字综合工作与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密不可分。

1

背景资料:从古自今,文字很重要。古代考状元,就是写文章。我国推行的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于清光绪31年(公元1905年),经历了172年皇帝,延续时间1300年,登第的文状元638人(与宁远的舜源峰高638米高相同),武状元242人。

背景资料:双“喜”字的由来

相传23岁的王安石去京师(河南开封)赶考,途中看见一户姓马的读书人家在门楼上挂着一盏走马灯,灯上写着半副对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原来这户人家有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要招婿,小姐自己想出这半副联语来,谁能对上就和谁做夫妻。王安石欣赏这联语构思巧妙,暗自爱慕上了制联人。到了京师,王安石顺利闯过诗、赋、策论三关。没想到主考官还要来一次考应对敏捷的面试。轮到王安石面试时,主考官手指衙门前竖立的飞虎旗,出了个下联:

“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要求王安石对出上联。王安石灵机一动,开口就把马家姑娘制的那半副联语当上联对了出来。考官大喜,连连颔首称赞。

王安石出来后,不等发榜就星夜兼程赶赴马家。那盏挑女婿的走马灯还在,王安石就用考官出的下联应对。马小姐说对得妙,这门婚事就成了。

拜天地的那一天,忽有报子来传:王安石进士及第,金榜题名!这可真是喜上添喜呀!乐不可支的王安石马上在红纸上挥笔写下两个连体的“喜”字贴在门上,再赋诗一首: “巧对联成双喜歌,走马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从此,人们逢有新婚吉庆时,都爱在门户、厅堂和洞房器物上贴上红纸的双喜字,反映了人们盼望喜事成

2

双来临的心理。

新田谭田村的乐雷发,他的文章写得好,被皇帝特批为南宋特科状元。

现在进入信息社会,领导讲话水平高,各级各部门领导对文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写文秘工作者必须下功夫。当前,在机关日常工作中,工作报告、汇报材料、经验材料调研材料、新闻报道等是我们常用的文体。下面,我就文稿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创新性,谈谈我的体会, 算是抛砖引玉。我为市委书记曾庆炎写的材料不算多,只因近13年中,参加市委的8个中心工作,主要从事宣传报道工作,见证市委领导的报告、各种经验材料的形成过程。我就各种材料的形成过程谈些体会。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提高文稿质量,根本的在于突出思想性

思想性是文章的灵魂。无论什么文章如果没有思想高度,肯定不是一篇好文章。

毛泽东的文章高屋建瓴,有雄霸之气,既标新立异,又光彩照人。他的政论文是用文学翻译政治、传播思想的典范。其文章充满了政治家的气势、思想家的敏锐、作家的文采、学者的渊博和大师的幽默。

要说文章的思想性与大气,毛泽东主席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在年轻时写了一首诗,就很有思想性。在诗中他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蒋介石请很多大文学家想写一首诗进行反驳,但他们没有毛主席的眼光和大气,写不出来。

3

一是立足思想高度,构架文稿立意。文稿立意,其实就文章的主题,他是最美的“眼睛”。必须够美、够亮,够抓人的“眼睛”。

2003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考验着中国人民,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锤炼着民族精神。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举国上下抗击非典,奏响了一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奉献、科学求实、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壮歌。在此背景下,我于是对民族精神进行深入思考。

经过认真准备,写成了长2900字的《共产党员要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表率》。

第一部分,在近代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实践中,共产党员历来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继承者;

第二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共产党员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倡导者;

第三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途上,共产党员更要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忠实实践者。

于是,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第三部分,特别提出要做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模范;要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模范;要做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模范;要做团结协作、奋发图强的模范。文章写出来,参加《求是》杂志的征文活动,结果得了三等奖。我在想,本文能得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抓住非典时期这个焦点,另一个原因,在于站得高、立意深、论述准。

背景资料: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

4

搜索更多关于: 坚持求实创新提高文化 的文档
坚持求实创新提高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fyq75ap358xzkp047k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