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常见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一、蚜虫
(一)简介
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蚜虫的繁殖力很强,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所以蚜虫需要每年进行多次防治,基本一年四季都需进行蚜虫防治工作。蚜虫有蜡腺,会分泌蜜露,所以有蚜虫危害的叶片一般都呈油光状,同时乔灌木上的蚜虫分泌物会滴落到地面上。这些特征可以用来发现是否有蚜虫危害。
蚜虫 蚜虫
(二)危害
直接危害主要以成、若虫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汁液,造成植物叶片失绿、皱缩等影响植物生长和美观。
在北方地区主要危害园林植物种类有:桃树、栾树、紫薇、枫杨、雪松、月季、红叶石楠、海桐等。
1
蚜虫危害症状 蚜虫危害症状
(三)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
(1)冬季喷洒石硫合剂。秋末冬前,树干进行涂白,封闭集结在树皮缝等处的蚜群及其所产的越冬卵。
(2)蚜虫一般从初春植物发芽时就开始危害,在往年蚜虫多发区植物发芽时提前打药预防并重点观察,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3)用药主要为氧化乐果+敌敌畏、吡虫啉、啶虫脒,几种药相互交替使用。
2.生物防治
保护蚜虫天敌,如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蚜狮、蟹蛛 和草蛉等。
2
(四)注意事项
草蛉 瓢虫
氧化乐果不能喷施在蔷薇科植物上,如碧桃、海棠、樱花等。啶虫脒在温度20℃以上时药效较好,尽量在高温时使用,温度低时不使用。 二、介壳虫
(一)简介
蚧壳虫是园林植物和花卉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顽固害虫之一,常群集于密闭植物的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介壳虫的分泌物还能诱发煤污病,不仅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还会对景观造成破坏。是园林绿化单位最为头疼的园林害虫。
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樟白轮盾蚧、朝鲜球坚蚧、桑白蚧、康氏粉蚧、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埃及吹绵蚧、月季白轮盾蚧、龟蜡蚧、褐软蚧、黑点盾蚧、糠片盾蚧、枸骨红蜡蚧、
3
女贞白蜡蚧、草履蚧、日本龟蜡蚧、苏铁圆盾蚧、卫矛矢尖蚧、紫薇绒蚧等。
(二)防治方法
1.冬季喷洒石硫合剂。秋末冬前,树干进行涂白,封闭集结在树干、树皮缝处的虫卵。
2.加强植物检疫,冬季在树干周围翻土晾晒,杀死越冬虫卵,树干可见的可手工刮除部分。
3.针对上树危害的特点(草履蚧),可用透明、光滑的胶带纸缠绕树干一周,阻止上树。对于已经上树到高大乔木上的草履蚧,打药机打药高度达不到的情况下,可在树干通过电钻打孔,在孔里注射蚧必治加高效氯氰菊酯原液,然后封口,让药液通过树干的导管传递到树木上部对虫体进行消杀。
4.通过园林技术措施来改变和创造不利于蚧虫发生的环境条件。冬季或早春,结合修剪,剪去部分有
4
虫枝,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蚧壳虫少量发生时,可用软刷、毛笔轻轻清除,或用布团蘸煤油抹杀。
5.当蚧壳虫发生量大,危害严重时,药剂防治仍是主要的防治手段。3月份为主要危害时节,用40%氧化乐果乳油、40%速扑杀乳油与80%敌敌畏乳油按1:1比例混合成的杀虫剂1000-1500倍液,或用专们杀介壳虫的药剂如杀扑磷,连续喷药3次(因介壳虫比较顽固,喷一次药很难完全杀死),交替使用。
(三)注意事项
因介壳虫多附着在枝干上,打药时不能只打到叶片上,要把打药机枪头伸到枝叶内部打药,通过枪头高压将虫体冲开,使药液进入虫体内部。 三、红蜘蛛
(一)简介
一年发生10多代。多在枝、干上过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危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螨量明显增多,5—7月危害最为严重。受其害的有月季、红花草、海棠、桂花、杏树、山楂、紫叶李等。这种虫子个体很小,不到1 毫米,圆形或卵圆形,桔黄色或红褐色。这种虫子为害方式是以口器刺入叶片内吮吸汁液,使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呈现灰黄点或斑块,叶片桔黄、脱落,甚至落光。此虫喜欢高温干燥环境,因此,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