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金版教程》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检测:第五章《交变电流》5-1b Word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1 12:47: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04课后提升考能

知识点 交变电流的产生 中性面 交变电流的规律 交变电流的图象 交变电流的特点 基础 1 2 5、7 3、6 4 中档 9、10、11 8 稍难 12 1.(多选)下列各图中能产生交变电流的是( )

答案 CD

解析 A图中的转轴与磁场方向平行,B图中的转轴与纸面方向垂直,线圈中的磁通量始终为零,线圈中无感应电流产生,故A、B错;根据交变电流产生的条件可知,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且通过线圈平面的轴线转动,就可以产生交变电流,对线圈的形状没有特别要求,故C、D正确。

2.(多选)关于中性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性面就是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的面 B.中性面就是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为零的面 C.线圈过中性面时,电流方向必改变 D.线圈过中性面时,感应电动势为零 答案 BCD

解析 中性面是与磁场垂直的平面,故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率为零,故A错B对。因为磁通量变化率为零,故e为零,i为零,电流方向改变。C、D正确。

3.(多选)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所产生的交变电流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达到峰值 B.在t2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达到峰值 C.在t3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达到峰值 D.在t4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达到峰值 答案 BC

ΔΦ解析 本题考查交流电的图象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关键要清楚i(e)和的对应关系。从图中可知,

Δtt1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达到峰值,磁通量变化率达到峰值,而磁通量最小,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t2时刻感

应电动势等于零,磁通量变化率为零,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磁通量达到峰值。t3时刻感应电动势达到峰值,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化率达到峰值。正确答案为B、C。

4.关于交变电流和直流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电流大小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则一定是交变电流 B.直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一定不变 C.交变电流一定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D.交变电流的最大特征就是电流的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直流电的特征是电流的方向不变,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交变电流的特征是电流的方向随时间改变。交变电流有多种形式,正弦式交流电只是交变电流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故选D。

5.欲增大交流发电机的感应电动势而不改变频率,下面措施中不能采用的是( ) A.增大转速 C.增加线圈匝数 答案 A

解析 设线圈匝数为N,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围成的面积为S,角速度为ω,转速为n(转/秒),由Em=NBSωω2πn=NBS·2πn,频率f===n,可知B、C、D项只改变Em的大小,没有改变频率,而A项改变了频率,

2π2π故选A。

B.增大磁感应强度 D.增大线圈的包围面积

6.

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2018·如皋高二检测]某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转轴匀速转动,产生交流电流的图象如图所示,A.在A和C时刻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 B.在B和D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C.从O时刻到D时刻线圈转过的角度为2π

D.若从O时刻到B时刻历时0.02 s,则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答案 C

解析 中性面的特点是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感应电流为零,由图象知B、D时刻线圈处于中性面的位置,A、C时刻线圈处于垂直中性面的位置,故A、B错误;从O时刻到D时刻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线圈转过一周,转过的角度为2π,C对;若从O时刻到B时刻历时0.02 s,则周期为0.04 s,频率为25 Hz,D错。

7.(多选)如图所示,一单匝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匀速转动,转动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e=0.5sin(20t) V,由该表达式可推知以下哪些物理量( )

A.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线框的面积

C.穿过线框的磁通量的最大值 D.线框转动的角速度 答案 CD

解析 根据正弦式交变电流的表达式:e=BSωsinωt,可得ω=20 rad/s,而磁通量的最大值的大小的表达式为Φ=BS,所以可以根据BSω=0.5 V求出磁通量的最大值。

8.处在匀强磁场中的矩形线圈abcd,以恒定的角速度绕ab边转动,磁场方向平行于纸面并与ab垂直。在t=0时刻,线圈平面与纸面重合(如图所示),线圈的cd边离开纸面向外运动。若规定由a→b→c→d→a方向的感应电流为正,则能反映线圈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 )

答案 C

解析 线圈在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时,可以产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对于图示起始时刻,线圈的cd边离开纸面向纸外运动,速度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产生的电动势的瞬时值最大;用右手定则判断出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所以C对。

9.如图甲所示,a、b为两个并排放置的共轴线圈,a中通有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流,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在t1到t2时间内,a、b相吸 B.在t2到t3时间内,a、b相斥 C.t1时刻两线圈间作用力为零 D.t2时刻两线圈间吸引力最大 答案 D

解析 t1到t2时间内,a中电流减小,a中的磁场穿过b且减小,因此b中产生与a同向的磁场,故a、b相吸,A选项正确。同理B选项正确。t1时刻a中电流最大,但变化率为零,b中无感应电流,故两线圈的作用力为零,故C选项正确。t2时刻a中电流为零,但此时电流的变化率最大,b中的感应电流最大,但相互作用力为零,故D选项错误。

10.(多选)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沿着OO′轴观察,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已知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匝数为n,边长为l,电阻为R,转动角速度为ω,则当线圈转至图示位置时( )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Blω nBlωC.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

R

T12

D.线圈从图示位置起转动时,电动势的瞬时值为nBlω

62答案 BCD 解析

选项 A 内容分析 根据右手定则判断知,ad边切割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由a→d;bc边切割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由c→b 因为B∥S,所以Φ=B·S⊥=0;e=Em=nlBω,由EB ΔΦΔΦE2=n得==Blω ΔtΔtnenBlω因为e=nBlω,所以i== RR2222

2

结论 × √ C D √ 2t=T2π,ω=,由6Te=nBlωcosωt=√ ?2πT?122nBlωcos?×?=nBlω ?T6?211.(多选)如图甲所示,U形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上跨接一金属棒ab,与导轨构成闭合电路,并能在导轨上自由滑动,在导轨左侧与ab平行放置的导线cd中通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流,规定电流方向自c向d为正,则ab棒受到向左的安培力的作用时间是( )

A.0~t1 C.t2~t3 答案 AC

解析 0~t1时间内,电流I由c→d且逐渐增大,由安培定则知,穿过abEF回路的磁感应强度垂直纸面向里,且逐渐增强,因此磁通量增大,由楞次定律判定金属棒ab中的电流方向由a→b;再由左手定则可判定,此过程中ab棒所受安培力向左,选项A正确。同理,可判定出t1~t2、t3~t4时间内ab棒所受安培力向右,t2~t3时间内ab棒所受安培力向左,C项正确,B、D错误。

12.发电机的转子是匝数为100匝、边长为20 cm的正方形线圈,将它置于磁感应强度B=0.05 T的匀强磁场中,绕着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以ω=100π rad/s的角速度转动,当线圈平面跟磁场方向垂直时开始计时,线圈和外电路的总电阻R=10 Ω。

(1)写出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

π

(2)从计时开始,线圈转过的过程中通过线圈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多少?

3答案 (1)i=2πsin100πt A (2)1×10 C 解析 (1)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Em=nBSω Em=100×0.05×0.2×0.2×100π V=20π V Em

Im==2π A,所以i=Imsinωt=2πsin100πt A

R(2)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线圈转过ΔΦ=BΔS=BS(1-cos

π

,则 3

-2

B.t1~t2 D.t3~t4

π1)=BS 32

此过程中通过线圈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nΔΦnΔΦnBS

q=It=Δt==

ΔtRR2R代入数据解得q=1×10 C。

-2

《金版教程》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检测:第五章《交变电流》5-1b 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19j5q4t1797950lpza3sk4u09qt500fl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