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一
一、 填空题
1、
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和接入网。
2、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和 物理层7层。
3、 在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中,下层为上层提供的服务可分为可靠
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和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两类。
4、 TCP/IP协议只有4层,由下而上分别为网络接入层、网络互联层、传
输层 和 应用层。
5、 人们常用的RJ-45接头又称为水晶头,它有 8 个金属接触片用于
与双绞线芯线接触。在制作网线时,要把它的 弹片 面朝下,插线开口端向 上 ,其1~8脚的排列顺序是由 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 。
6、 直通线就是根据ETA/TIA T568-B标准,两端线序排列一致,一一对应,
即不改变线的排列,而交叉线就是根据ETA/TIA T568-B标准,改变线的排列顺序,采用“1-3,2-6”的交叉原则排列。交叉线主要用于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直连和两台交换机之间的级联,以及连接同型设备。而直通线可用于连接异型设或与 计算机与交换机 等设备连接。
7、 5类或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的单段长度最大为 2500m 。细同轴电缆
的单段最大长度为 952m 。
8、 按传输模式分,光纤可分为 单模光纤 和 多模光纤 两类,其中, 单
模光纤 在长距离网络中应用比较广泛,而 多模光纤 则在短距离的企业网中应用更广泛。
9、 双绞线水晶头的制作标准有 EIA/TIA T568-B标准 和EIA/TIA T568-A
标准 两种,前者的颜色顺序为 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 ,后者的颜色顺序为 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 。
10、 人们常见的50/125um、62.5/125um之类的光纤标注,其中50或62.5
表示的是纤芯直径,而125表示的是外高直径。
二、 选择题
1、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是(D )。
A.定网络协议 B.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C.集中计算 D.资源共享
2、 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 C )。
A.软件与数据库 B.服务器、工作站与软件 C.硬件、软件与数据 D.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
3、 以下的网络分类方法中,哪一组分类方法有误?(B ) A.局域网/广域网 B.对等网/城域网
C.环型网/星型网 D.有线网/无线网
4、 当目的计算机收到比特流后发生什么过程?( B ) A.封装 B.解封装
C. 分段 D.编码
5、 什么信息被烧制在网卡上?(B )
A.NIC B.MAC Address C. Hub D.LAN
6、 关于封装,下面的哪一个描述是不正确的?( C )
A.封装允许计算机通信
B. 如果一台计算机想给另外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数据首先要被一个
称为封装的过程进行打包(分组)
C. 封装发生在一层上
D. 使用必要的协议信息对数据进行封装后再开始网络传输
7、 下面哪一项是传输层的协议数据单元格(PDU)?(B ) A.帧 B. 段 C. 数据包 D. 分组 8、 OSI模型的哪一层没有在TCP/IP协议族中出现?( D )
A.传输层 B. 网络层 C. 数据链路层 D. 互联网层
9、 在OSI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是(D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 传输层 D.会话层
10、 在TCP/IP模型中,哪层可以解决可靠性、流量控制和错误纠错?(C )
A.应用层 B.网络互联层 C. 传输层 D.网络接入层
11、 将双绞线制作成交叉线,该双绞线连接的两个设备可为( A )
A.网卡与网卡 B. 网卡与交换机 C. 网卡与集线器
D. 交换机的以太口与下一级交换机的 UpLink 口
12、将双绞线制作成直通线,该双绞线连接的两个设备可为(B )
A.网卡与网卡 B. 网卡与交换机
C. 交换机与集线器的普通端口 D. 交换机与交换机的普通端口
13、当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超过电缆的最大长度时,应何时处理?( C )
A.不接电缆 B. 用中继器
C. 用集线器或交换机级联 D. 接电缆
三、简答题
1、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功能?
答:1.数据通信;2.实现资源共享;3.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4均衡负载,相互协作;5.计算机网络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6.进行分布式处理。
2、简述OSI模型各层的功能。 答:(1)物理层,功能:直接面向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物理设备只识别0和1;可以进行二进制传输;物理层标准要给出于物理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2)数据链路层,功能:介质访问接入;数据传输过程中提供了确认、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机制。
(3)网络层,功能:负责寻址,将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在通信子网中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使发送端传输层所传下来的数据能够通过所选择的路径到达目的端;能协调发送、传输及接收设备的能力不平衡。
(4)传输层,功能:以确保信息被准确有效的传输;收到的数据乱序数据包重新排序,将并验证所有的分组是否都已收到。
(5)会话层,功能:向表示层活会话用户提供会话服务;在两结点间建立、维护和释放面向用户的连接;对会话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会话数据可靠传送。 (6)表示层,功能:负责不同的数据格式之间进行转换操作,以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间的信息交换;负责数据的加密;负责文件的压缩。 (7)应用层,功能:负责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3、简述数据发送方封装和接收方解封装的过程。
答:首先,主机的应用层信息转化为能够在网络中传播的数据,能够被对端应用程序识别;然后在数据表示层加上表示层报头,协商数据格式,并决定是否加密,转化为对端理解的格式;数据会在会话层上加上会话层报头;以此类推,传输层加上传输层报头,这时数据称为段,网络层加上网络层报头称为数据包,数据链路层加上数据链路层报头称为帧;在物理层数据转化为比特流,传送到交换机,通过交换机数据帧发向路由器;同理,路由器也逐层解封装;剥去数据链路层帧头部,依据网络层数据包头信息查找去往主机B的路径,然后封装数据发向主机B。主机B从物理层到应用层,依次解封装,剥去各层封装报头,提取出发送主机发来的数据,完成数据发送和接受的过程。
4、在TCP/IP协议中各层有哪些主要协议? 答:(1)网络接入层;(2)网络互联网;(3)传输层协议;(4)应用层协议
5、简述TCP/IP网络模型中数据封装的过程。 答: (1)应用软件将WEB页面的内容和一些必需的应用层报头封装起来。 (2)传输层软件将数据分割成网络允许传送的小块
(3)网络互联层软件为了提供目的逻辑地址添加了一个报头
(4)网络接入层和osi的数据链路层相对应,又向数据添加了新的报头,还有一个尾部的信息
(5)网络接入层和osi的物理层相对应的那部分,完成比特流在介质上物理传送过程
6、IP中规定的特殊IP地址有哪些?各有什么用途?
答:(1)网络地址,用途:作为网络标识之用
(2)广播地址,用途:用于向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广播分组 (3)回送地址,用途:用于网络测试和本机进程间通信 (4)私有地址,用途:只能自己组网的时候使用
7、网络掩码的作用是?
答:计算机是通过网络掩码来决定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网络掩码同样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个部分信息,以区别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8、简述物理层在OSI模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物理层是OSI模型七层结构的第一层,它向下直接与传输介质相连接,是开放系统和物理传输介质的接口,向上相邻且服务于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的功能就是实现在传输介质上传输各种数据的比特流。
9、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几类?各有何特点? 答:(1)双绞线,是目前局域网中使用最广泛,价格最低廉的一种有线传输介质。
(2)光纤:通信容量大,传播距离远;信号串扰小、保密性好;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尺寸小、重量轻、便于铺设和运输;材料来源丰富、无环境污染;无辐射、难于窃听;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等等。 (3)同轴电缆:中心导体的芯越粗,信号传输距离就越远。
10、DTE和DCE是什么?它们对应于网络中哪些设备?
答:DTE意思是数据终端设备,指数据输入、输出设备和传输控制器或计算机等数据处理装置及其、通信控制器,基本功能是产生处理数据;DCE意思是数据电路端设备,指自动呼叫设备、调制解调器以及其他一些中间装置的集合,基本功能是沿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数据。
11.简述两台计算机通过RS-232-C接口标准通信的调制解调器物理连线方法。
答:远程电话网相连接时,通过调制解调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模拟
信号,以使其能与电话网相容;在通信线路的另一端,另一个调制解调器将模拟信号逆转换成相应的数字数据,从而实现比特流的传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