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阳小学高效课堂构建实验教案: 第 三单元学案设计
单元教材内容: 1、万以内数的认识,会数,会读,会写。 2、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3、大数的实际意义及估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万以内的大数,把认识数的范围从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在100以内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数数的活动经验,对计数单位“个”“十”“百”也具备初步的认识,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会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学生的数感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大数的认识中,学生的困难主要是生活经验比较少,对大数的实际意义缺乏感性认识。 学 习 目 标 1.借助直观模型,学习数、读、写万以内的数,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知 识 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会比较数的大小,逐步发展位值概与 念。 能 力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计,初步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发展数感。 整理文档
.
过程 通过拨一拨,说一说,数一数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养与 成良好学习的习惯。 方法 1.经历借助直观模型,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大数的实情 感 际意义;学会运用大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大态 度 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价值观 2.借助“猜数游戏”等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 1、数、读、写万以内的数,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会比较数的大小。 2、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计。 教 法: 探究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方格纸、豆子、小正方体若干、 报纸 学习内容 数一数(一) 数一数(二) 课时安排(总课时数 11 ) 2 2 整理文档
学 法: 讨论法、练习法、发现法 学具准备: 计数器、方格纸、豆子 .
拨一拨 比一比 有多少个字 练习二 第三单元复习 2 2 1 1 1 单元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计数器,方块等直观模型,帮助学生认识大数的意义并体会位值概念和“满十进一”的道理。本单元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和“万”,进步体会位值概念和“满十进一”的道理。由于比较抽象,因此充分利用计数器,方块等直观模型,帮助理解。 2、结合现实情境,帮助学生进步理解大数,发展数感。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策略。安排估计一篇文章约“有多个字”的内容,在估计活动中,关注激发学生的估计愿望。 整理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