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趣味心理学》【1322】
形成性考核 总分100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12年,心理学家完成了一项研究,要求参与者对宜家(IKEA)的一种简单储物箱定价。第一组必须自己组装储物箱,第二组则得到预先组装好的储物箱。然后两组实验对象都被问及他们认为这个储物箱值多少钱。按照“宜家效应”你认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第二组估价高于第一组
第一组估价高于第二组
两组估价高低没有规律
两组估价差不多高
2.
当人们把一个账户里的钱花光了的时候,他们就( )再去动用其他账户里的资金,因为这样做打破了账户之间的独立和稳定性,这会让人感到不安。
不太可能
很有可能
肯定会
也许会
3.
你去拍婚纱照,拍好的20张小样放在你面前,商家要你在不想要的照片背后打一个大大的叉,而不是让你在选好的照片背后打钩。这是在运用消费心理中的( )理论。
沉没成本
心理账户
宜家效应
损失规避
4.
把一箱苹果苹果人为分成2箩筐来卖,定价分别为1斤8元和1斤10元,结果8元的很快被卖光,这是因为10元的让8元的显得更便宜。这一做法成功地运用了消费心理学中的
心理账户
价格锚点
宜家效应
沉没成本
5.
某企业为了防止员工上班经常迟到制定了2个方案,一是惩罚性的,规定每个月迟3次以上的扣200元,二是奖励性的,每个月全勤将会获得200元额外奖励。根据“损失规避”理论,你觉得那个方案比较好?
无法比较
惩罚方案好
奖励方案好
两个一样好
6.
损失100元的痛苦和得到100元的快乐给人带来的感受是( )。
失去的痛苦大于得到的快乐
两者是一样的
没有可比性
得到的快乐大于失去的痛苦
二、 多项选择题
7.
消费者在对产品价格并不确定的时候会采取两种非常重要的原则来判断这个商品的价格是否合适,这两项原则是( )。
信任销售人员
接受广告宣传
权衡对比
避免极端
三、 判断题
8.
统计数据显示,股民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远比持有获利股票的时间长得多,这种现象本质上也是人们的“损失规避”心理在作怪。
对 错
9.
“价格锚点”的逻辑,就是让消费者有一个可对比的价格感知。
对 错
10.
商家通过预设价格锚点,就可以使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产生迷惑和错位以达到其销售目的。
对 错
11.
价格最低和最高的商品,常常会用来做“价格锚点”。
对 错
12.
人们对得到的快乐比失去的痛苦更加敏感。
对 错
13.
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投资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