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原文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22:55: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下篇 就业与创业指导 第一章 5

就有700多名符合条件的学生报名。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录用的15名学生中,要么是“211”院校的学生,要么是“985”院校的学生。

面对这严峻的就业形势,正确的态度是,通过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寻找解决就业的办法,树立科学的就业理念,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温家宝在0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大学生座谈,说现在大学生面临找工作难的问题,面对大学生,温家宝说, 我们确实处于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这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国际金融危机而带来的,金融危机已经冲击到实体经济,对我们国家的影响,在今年(08年)下半年越来越明显,请同学们放心,我们政府必须把大学生就业问题摆在首位。这说明政府已经把大学生就业放到重要位置。

第二节 影响就业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目前仍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就业成为全社会存在的问题,而不仅是高职高专毕业生

下篇 就业与创业指导 第一章 6

的问题。

(2)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一是区域不平衡。我国地域广阔,人口聚集不均,地区各种因素差异明显,决定着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存在地区的差异性。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专业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取向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

(3)大学教育发展相对社会要求比较缓慢,从专业的设置、教材的更新、师资的培训,到对学生培养的模式,远远没有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指的是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职业能力不足

主要反映在有些大学毕业生理论基础不扎实,专业知识不系统,知识结构不健全,综合技能水平(如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等方面。

(二)择业能力不高 具体表现在:

(1)自我认识不客观。在对自己的综合评价方面不客观、不系统、不科学,通常把择业期望值定得很高。有些大学毕业生还把工作待遇是否优厚、工作环境是否舒适、交通是否便利等作为择业标推,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单位、民营企业去工作。

(2)缺乏自我推销和竞争意识。有些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不相信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常常表现为被动,具有明显的随意性,最终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3)职业信息获得能力和职业目标筛选能力差。主要表现为不能通过客观、科学的途径获取职业信息,筛选职业目标,投机心理、虚荣心理、侥幸心理、从众心理较强。

(4)职业规划能力差。有些大学毕业生很少对自己做出客观、科学、全面的认识分析,不能明确自己的素质、实力、个人特点、能力、兴趣和学习、工作方式以及对工作环境的喜好,也就难以据此做出决定和计划。

下篇 就业与创业指导 第一章 7

(三)择业人格不健全

这在大学毕业生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不健全的择业人格表现在多个方面,主要有就业遇到挫折时承受力差、不敢主动参与竞争、进取心不强、冒险意识差、合作精神不够、独立性不高、普遍存在盲从和依赖心理等。

如何健全自己的择业人格呢?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增强进取心与责任心。认真而持久的进取心和责任心是大学毕业生不断保持进步的动力,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2)充满自信。自信可使大学生勇于开拓,勇于突破逆境,勇于接受挑战并战胜失败,同时可以增强社会敏感性、洞察力和预见力,为不断创新提供信心和勇气。相反,不自信的大学生则会变得怯懦、顺从。

(3)善于认识和调节自我。大学生要善于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善于沟通和交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保持冷静、稳定的情绪状态,减少焦虑和抑郁,避免紧张、烦恼、恐惧和急躁心理。在实践中,要学会调节自己,培养发展合作精神,及时改进方法和策略,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 案例一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领带领着一群小老鼠出外觅食。在一户人家的厨房内,垃圾桶中有很多剩余的饭莱。正当这群老鼠在垃圾桶抢食饭莱之际,突然传来了一阵大花猫的叫声。它们震惊之余,四处逃命。但大花猫穷追不舍,终于有两只小老鼠被大花猫捉住。正当大花猫要吃小老鼠时,突然传来一阵凶恶的狗吠声,大花猫手足无措,狼狈逃命,而被捉的小老鼠则得以逃生。大花猫走后,老鼠首领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说:“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门外语就多一条路,这次我就学狗吠救了你们一命。”

温馨提示:“多一门技艺,多一条路。”不断学习是成功人士的终身信条。

下篇 就业与创业指导 第一章 8

第三节 国家的就业方针与政策

一、 国家的就业方针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对我国的就业方针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五大指出:“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这标志着我国新时期的就业改革步入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1997年12月,在全国劳动工作会议上,我国新时期的就业方针正式出台。具体内容为: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这一就业方针明确了劳动者、政府和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体的指导思想是劳动者自主择业是前提,市场调节就业是基础,政府促进就业是保障。

劳动者自主择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逐渐实现的。它有别于过去劳动者就业仅靠政府调配的办法。现在,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及特长、爱好,自主选择就业的地区、行业、单位、工种,在不违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自主决定在一个单位的去留。 市场调节就业是根据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来调控劳动力流向和流量。一方面,表现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需求和选择,劳动者个人对企业的喜好和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建立了诸多为劳动力供求提供服务的机构,如各类劳动力交流市场、人才市场、就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这些机构提供各类服务,以促进就业为出发点,做基础的服务性工作。

政府促进就业是指政府在整个就业工作中,不再采用行政手段和方法对劳动力进行分配和指派,而是依照法律法规,统筹规划城乡就业工作,制定和实施一些行政规章制度促进就业。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规范劳动用工,规范劳动力市场交流秩序。此外,还通过劳动监察部门纠正和惩处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国家的就业政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原文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73v55b225ap1c1l9gp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