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胡波化学竞赛题库-初中元素与化合物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29: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7.A、B、C三种化合物通过分解反应均分别生成了两种物质(反应条件和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均已略去):

??M+N B???M+Q C???M+P A?N为一种盐,其水溶液可跟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一种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Q能置换出AgNO3中的银。P为一种可燃性气体。试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M为 ,N为 ,Q为 ,P为 。

38..将碱溶液A、盐溶液B按如下程序进行实验,根据下述现象判断:

?1??2??3?

(1)A和B的化学式 。 (2)完成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 C→D: ② D→H+P: ③ E→F+G:

39.已知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化学上叫焰色反应。如钾-紫色,钠-黄色,钙-砖红色,钡-黄绿色,铜-绿色。

现将A、B两种化合物的溶液混合后进行下列图示实验,写出A~F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5 页 共 14 页

http://zhxk.net/

40.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其相互关系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现象如下,试确定这七种物质的化学式(若是溶液,只写溶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G 。 41.CaCO3放入稀H2SO4后,由于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在CaCO3表面而使反应终止,但实验中却发现CaCO3可溶于过量的浓H2SO4中,其原因是

42.钡是一种银白色金属。某同学取一小块钡放在氯化铜水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剧烈放出(该气体燃烧呈淡蓝色火焰),且立即有蓝色沉淀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发生的变化 。

43.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碳酸钠、碳酸钙和石英(SiO2)。反应中碳酸钠、碳酸钙在高温下分别跟石英反应生成了硅酸盐,并放出了CO2。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 ,(2) 。

44.某地的湖泊里含有Na2CO3,因而可以生产出碱块(Na2CO3·10H2O)。该地的岩石的构成是石灰岩,用当地的产品和原料可以生产出供工业用的碳酸钙的轻质粉末和烧碱。写出制备它们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1) (2) (3)

45.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在空气中,次氯酸钙吸收CO2和水蒸气生成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次氯酸,有漂白、杀菌作用。试写出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6.将氯气溶于水时,有一部分氯气跟水发生以下反应:

Cl2+H2O=HCl+HClO(次氯酸)

写出氯气通入消石灰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7.古代炼丹中经常使用到红丹,又称铅丹。铅丹跟硝酸发生如下反应:

铅丹+4HNO3=PbO2+2Pb(NO3)2+2H2O 铅丹的化学式是 。

48.从含Cu2S的铜矿石中炼出铜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①先将该矿石通空气高温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②将焙烧过的矿石上加上适量的未经焙烧过的铜矿石,混合均匀后隔绝空气再进行高温煅烧,结果得到金属铜和一种有刺激性气昧的气体。写出上述反应的方程式

(1) ,(2) 。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6 页 共 14 页

http://zhxk.net/

49.我国古代的“药金”外观和金相似,常误认为是金子。冶炼方法如下: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混合加热至800℃,即得金光闪闪的“药金”,据此回答:

(1)写出上述过程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2)用现代观点来看“药金”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50.写出五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的化学式,且这些物质的分子内只有10个电子。

C组

51.已知Fe元素在化合物里通常显+2价或+3价,因此Fe3O4可写成氧化物形式FeO·Fe2O3,或盐的形式Fe(FeO2)2,它属于偏铁酸盐。Pb在化合物里显+2价或+4价,那么Pb3O4也可以写成________或________。

52.已知含负一价的氢的化合物(如:NaH)与水接触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试写出CaH2与Na2CO3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3.某一些结晶水合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既溶于自身的结晶水中,又同时吸收热量。它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能熔化,在日落后又可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用以调节室温,称为潜热材料。现有几种盐的水合晶体的有关数据如下: 熔点(℃) 熔化热(千焦/摩) Na2S2O3·5H2O CaCl2·6H2O Na2SO4·10H2O Na2HPO4·12H2O 40~50 49.3 29.92 37.3 32.38 77 35.1 100.1 (1)上述潜热材料中最适宜应用的两种盐是Na2SO4·10H2O和Na2HPO4·12H2O,其理由是: 。

(2)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之一,是将装有Na2SO4·10H2O的密闭聚乙烯管安装在房屋的外墙内,当太阳照射时,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达到蓄热作用,使室内保持较低温度;晚上它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出,使室内保持一定温度。这种作用是利用了什么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4.将黑色氧化铜粉末装于试管中加热,通入氨气(NH3)则生成红色的铜、水和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5.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可推断该金属具有如下的一些物理性质:(1)硬度 ,(2)熔点 ,(3)密度 ,(4)颜色 。

56.用氯酸钾和红磷混合制成运动会用的发令响炮,一经撞击则发出响声,并产生白烟。根据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57.硫和氧的化学性质相似,在某些化合物中硫原子可以代替氧原子。请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CS2溶于Na2S水溶液中 。 (2)P2S5溶于Na2S水溶液中 。

58.金属镁主要是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得的,海水中溶有少量的MgCl2,海边又盛产贝壳(主要成份是CaCO3),以它们为主要原料生产镁的大致程序是:海水→Mg(OH)2?盐酸???MgCl2溶液→无水MgCl2?????Mg+Cl2。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7 页 共 14 页

http://zhxk.net/

熔融、电解(1)写出以海水、贝壳为原料制取Mg(OH)2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2)电解MgCl2产物之一的Cl2可与空气、甲烷起反应(产物为HCl、CO)再制得盐酸,循环使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9.实验设计,自然界矿物中一种重晶石矿的主要成分是BaSO4,它不溶于任何酸、碱和水,纯净的硫酸钡可供医疗等方面应用,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重晶石矿、焦炭为原料,制取纯净硫酸钡。(设矿物中杂质不与焦炭反应,也不溶于水)部分流程如下:

按要求填空

(1)在步骤①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哪些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 (2)写出步骤②中溶液A的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

(3)写出利用A溶液制取Ba(O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 (4)有同学指出,上述步骤②产生有毒气体H2S,应将方法加以改进,请你提出改进意见,使该实验既不产生H2S,又能获纯净BaSO4。请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0.称取一定量高锰酸钾(氧、钾、锰相对原子质量依次为16,39,55)。 (1)180℃加热,残留固体为原先质量的89.9%,写出反应方程式。 (2)240℃加热,残留固体为原先质量的84.8%,(已知240℃分解生成两种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61.碘化钾溶液与淀粉液混合时无变化,但遇到如:氯气、二氧化氮、二氧化氯,均能因跟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I2)而使溶液变蓝色(该原溶液与O2却无作用)。现用实验室制氧装置(KClO3与MnO2共热)发生氧,所得的气体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后,发现有变蓝现象;再将另一些气体通入有硝酸银的溶液里,有少量白色沉淀,这些沉淀难溶于稀硝酸。这些实验有助于解释用KClO3与MnO2制得的氧气有异样气味。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热分解所制得的氧中可能杂有的气体是 。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热分解反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往往有酸雾出现。由此估计,用该法收集氧气中还可能有杂质 。

(3)若用高锰酸钾热分解反应制氧,得到的氧气很纯,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热分解相比,其原因主要是 。

62.氯酸钾晶体在单独加热时,先发生下列反应

4KClO3=3KClO4+KCl ① 2KClO3=2KCl+3O2 ②

温度继续升高,又发生高氯酸钾分解反应

KClO4=KCl+3O2 ③

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温度明显下降。又,化学变化和许多物理变化常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现象(效应)。现将以上两个热分解反应在不同温度下放热、吸热现象的实验结果列在下面: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8 页 共 14 页

http://zhxk.net/

胡波化学竞赛题库-初中元素与化合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7qk0me5p1od1e2lz2p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