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师编制考试《美术史》简答、论述题汇总(附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13: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2)情感表达:梵高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代表作有《星月夜》《夜间咖啡馆》等。

63.你如何理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作品? 答:(1)《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达·芬奇的代表作品,代表了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2)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淋漓尽致地发挥画家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笔法。(3)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运用“渐隐法”,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4)在构图上,达·芬奇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5)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身份和社会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敏锐的观察。

64.简述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征,并列举“文艺复兴三杰”的名字。 答: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征:现实与人文。这时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权,打破封建的禁欲主义,打破封建制度对人精神甚至是肉体的枷锁。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归根究底可以说是一种关于人的美术,充满了对人的关怀,真实地反映现实,而不是封建制度下教会的宗教艺术。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65.古希腊瓶画:古希腊瓶画是指古希腊时期,绘制在陶制器皿上的图画,是实用物品与装饰性绘画相结合的产物。曾出现过东方风格、黑绘制风格和红绘制风格等。东方风格主要是受到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艺术风格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多纹样装饰的绘画样式。黑绘制、红绘制则主要是从绘制的色彩来区分的绘画样式。 66.古希腊美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古希腊的奴隶制不同于埃及,带有较多的民主和自由色彩,在美术作品中不仅反映奴隶主贵族的审美观,同时也反映广大自由民阶层的理想和要求。(2)古希腊美术与古希腊神话和传说有着密切关系。古希腊美术家是照着生活中的人来描绘塑造神,其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具有人情味和生活情趣,神人同形同性。(3)古希腊美术重视表现现实生活的欢乐。(4)古希腊在艺术上善于兼容并蓄,风格呈现多样化。(5)古希腊美术将表现完美的人体作为其最高理想。(6)古希腊建筑强调明快的节奏和匀称的构图。 67.古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建设与建筑的保护却经常处于矛盾的状态。请问我们该运用哪些方法来协调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

答:保护历史环境的目的应当是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不仅限于对历史遗产的封存。城市建设与古建筑保护并非完全对立,可以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古建筑服务于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在现代都市中重放光彩,赋予它们新的功能与生命力,为古建筑焕发生机提供多种途径,使其具有服务于现代社会的使用功能,这也是保护的一种积极手段。方法一:精心保护文物古迹。在城市建筑中,首先要确保重要文物的安全,不能有丝毫破坏。这就要求在历史地区规划中仔细调查、精心设计。方法二:对古建筑进行合理改造。城市需要更新,恰当的改造可以让老建筑发挥活力,甚至会带来整个地区的复兴。方法三:新建筑要与历史环境协调。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古建筑并不止于

11

孤立地保护一座建筑物,而是应该保护古建筑的环境,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然而城市总要更新、发展,这就要求旧区的新建筑与历史环境相协调,这也是保护古都风貌的重要途径。

68.简述“推动艺术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意义。 答:(1)立业先立德,为艺先为人。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扎根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遵循艺术人才成长规律,促进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专业艺术教育与普通艺术教育相辅相成,引导学生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中创造多彩的人生。(2)要面向全体学生,将艺术教育贯穿各级各类教育,开齐并上好艺术课,坚持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三位一体,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要多渠道解决师资短缺特别是农村“缺失少教”问题,不拘一格聘请名家大师进课堂。要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3)要发挥专业艺术教育的高端引领作用,培养更多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名家大师,创作更多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伟大作品。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社会需要、艺术前沿有机对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好“特色牌”。

69.什么是素描三大面、五大调子?

答:三大面是指:亮面、灰面、暗面;五大调子:(1)亮面:直接受光面,亮度强;(2)灰面:光侧照射的面,在亮部与明暗交界线之间;(3)明暗交界线:受光面和背光面的交界处,也是转折处;(4)暗面:背光面,色调弱于明暗交界线;(5)反光:背光面,受周围反射光的面。这五个基本调子是表现立体感的基本因素,其中,亮面、灰面和暗面又称为三大面。

70.简述速写与简笔画的联系与区别。

答:两者联系:速写与简笔画都是对物体形象的概括性绘画。两者的区别:(1)速写就是指在比较短的时间里,用绘画的形式,快速概括地将生活中所见到的形象,加上绘画者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的方法。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洗练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2)简笔画要把物体简化有夸张成分;而速写比例必须是对的,还要注意细节。(3)简笔画趋于儿童化,初步培养人们的形感;而速写则有一定的较深的技巧,更在意表现物体的细节与感觉。

71.成角透视:客观物象(立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但底面与地平面平行,视线上有两个消失点的透视现象,称为成角透视。由于这种透视有两个消失点,也可称为两点透视。基本规律:视平线上有两个消失点。

72.条件色:一切物体在不同的光源色以及空间距离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色彩变化,统称为条件色。

73.结构素描:结构素描,又称“形体素描”。这种素描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电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74.简述色彩要素及内涵。

答: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1)色相也叫色泽,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这一颜色与另一颜色的名称,是颜色的基本特征,反映颜色的基本面貌。如:红、橙、黄、绿、蓝、紫、黑、白等。(2)明度:也叫亮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通常用0%(黑色)——100%(白色)的百分比来度量。(3)纯度:一种颜色的饱和程度,也称彩度或者色度,表示色彩的鲜艳或者浑浊。一般来说,一种颜色中含其他颜色越少,纯度越高,色相越容易辨认;含其他颜色越多,纯度越低,越不容易辨认。

75.斗彩:斗彩又称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

12

种装饰品。

76.在色彩技法知识中,色彩三要素的“色相”“明度”“纯度”分别指什么? 答:(1)色相也叫色泽,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这一颜色与另一颜色的名称,是颜色的基本特征,反映颜色的基本面貌。如:红、橙、黄、绿、蓝、紫、黑、白等。(2)明度:也叫亮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通常用0%(黑色)——100%(白色)的百分比来度量。(3)纯度:一种颜色的饱和程度,也称彩度或者色度,表示色彩的鲜艳或者浑浊。一般来说,一种颜色中含其他颜色越少,纯度越高,色相越容易辨认;含其他颜色越多,纯度越低,越不容易辨认。

77.素描: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铅笔、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78.什么叫做明暗交界线? 答:明暗交界线为西方绘画专业术语,是素描中灰部和暗部的交界部分。虽然称为“线”,但其实它是一个面,由于受光而在物体体积处产生,宽窄根据光亮程度和物体形状而不同。

79.谈谈美术技法知识中“绘画”的含义。

答:绘画在技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面上加颜色的做法,支撑面可以是纸张或布,加颜色的工具可以通过画笔,也可以通过刷子、海绵或布条等。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达到画家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绘画在美术中占大部分。

80.艺术修养: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其个人的努力起决定性作用,这种个人努力就是艺术修养。艺术修养的深浅决定其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艺术家为更好地从事艺术创作,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不断学习、锻炼和培养,多读、多练、多实践,不断加强自身思想、知识、情感、艺术等方面的修养,逐渐形成个人风格,从而实现以创作服务社会、反映生活的目的。

81.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和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82.在中国山水画中有“三远”之说,请说出“三远”的含义并简要叙述。另外,请说明传统国画运用的审美透视法。

答:北宋画家郭熙总结了前人绘画创作经验和自己的绘画实践后,在思想理论上创立了“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高远”指在低处仰视的构图效果和法则。“深远”是从高处向侧下方看的构图效果和法则。“平远”是平视的构图效果和法则。中国画的透视法称为“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中。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故而,只有采用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原理,艺术家才可以创作出数十米、百米以上的长卷。

83.简述美术基本知识中“形式感”的含义。

答:美术作品中,形式主要指形状、线条、构图、轮廓、音韵、节奏旋律等感情外观,形式感就是这些因素对人产生的感受和感染力。 84.简述陶器的分类和装饰手法。 答:(1)陶器依用途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饮食器的特点是敞口;炊煮器一般都有三足,储藏器多呈球形或半球形。(2)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

13

(3)从装饰效果来分,主要有素陶、印纹陶、彩陶、拟形陶等。装饰纹样有动物、植物和几何形状。就素陶而言,绝大多数装饰纹样为变化多端的几何纹样。 85.陶器的制造特点及装饰手段有哪些?

答:陶器的制造特点及装饰手段是:早期陶器: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中期陶器: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艺术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后期陶器: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应用了镂空、印纹等手法。

86.造型表现手段:造型表现手段是指造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和手段。

87.请对美术教学“要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这句话,简要谈谈你的认识与设想。 答:(1)美术教科书在内容、编排形式上要兼顾到审美性、教育性、基础性、实用性、灵活性、地域性、发展性等多方面的因素。(2)美术教科书中增加乡土方面的内容,是充分考虑到地域性特点的体现,可以更好地体现本地区的经济、教育发展状况及文化艺术特色,更具有可行性。(3)可结合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艺术文化展开论述。 88.儿童美术发展阶段及特点。

答: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儿童美术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主观感觉表现期和视觉写实期。(1)在涂鸦期,儿童的思维能力还处在不能把事物组织起来的状态,应该根据孩子兴趣,引导他注意把画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有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挥。(2)象征期,随着儿童知识的增长,手运动机能的发展和形象积累的增加,他们开始表现自己所想的内容,这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3)主观感觉表现期,儿童随着认识和理解力的发展,能逐步掌握物的基本形状,画面也比以前丰富,内容也广泛多了,海阔天空,任意幻想。(4)视觉写实期,孩子进入了少年,心理上逐渐失去了儿童的天真,要求画得更“像”了。不只形状、颜色上要求真实,而且初步有了立体、空间的感觉。

89.简述速写训练的方法。

答:速写训练是对学画者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全面训练。速写训练的基本方法可概括为:(1)由简到繁;(2)由静到动(3)由慢到快(4)从描绘有规律的对象到描绘无规律的对象;(5)临摹与速写相结合。 90.简述板书设计的主要特点和方法,并举例说明。 答:(1)板书设计的主要特点:?板书反映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重点和层次。?板书内容少而精。?板书有计划性。④板书简洁、扼要,便于归纳、总结、概括。(2)板书设计的主要方法有提纲式(纲目式)板书、结构式板书、表格式(对比式)板书、联系式(线索式)板书、图解式(图示式)板书、综合式板书。

91.“造型·表现”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课题,试述“造型·表现”领域的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运用。

答:“造型·表现”领域对学生审美创造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传统教学——讲授法。通过语言说明、描述,向学生传达美术技能及基本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美术知识,完善知识构架。该方法也是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造型表现打基础。其次,思维发散——讨论法。就预设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从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及创新能力。再次,情景感知——欣赏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更加科学地掌握知识,对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最后,“造型·表现”领域最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是实践指导法。其中包含教师示范和学生创作两部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示范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为学生造型和表现起到重要导向作用。

14

92.《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体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93.审美人生观有何基本内容?为什么说在美的问题上要以人生为本? 答:(1)审美人生观的基本内容是:?人生的意识。人的生活当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的生活。?人生的反思和反悔。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创造出更为理想的、带有普遍性的生活。?人生的价值。美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之一,最理想的人生是最美的人生。(2)在美的问题上以人生为本,是因为:?美学研究的根本愈来愈在于提高整个人生的境界。?人的本质力量在审美关系中全面展开的程度很大上受制于人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以人生为本并融人创造论的做法,有其巨大的理论合理性。

94.美术新课标中美术课程的总目标包括哪三维?

答:美术新课标中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5.简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答: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指通过美术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关注可测性和量化;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美术课堂有效教学对美术教师的要求: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个人知识储备;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达到美术课堂有效教学应做到:课前的有效准备、课堂的有效组织和课后的有效练习。 96.简述美术教学评价的目的。

答:美术教学评价的目的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和促进美术课程发展。根据教学评价的反馈信息,可以使师生知道教与学的情况,师生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来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的行为,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美术教学评价本身也是一种美术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的各种评价中,学生的知识、技能获得增长,思维和品德也得到发展。

97.初中美术学段(7—9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评价要点是什么? 答:(1)选择适合自己的造型方式,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2)知道基本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并能在创作活动中有意识地运用。(3)根据表现意图,在绘画创作中合理构图,恰当地表现空间关系和色彩关系。(4)灵活运用雕、刻、塑等基本的雕塑方法,创作若干件雕塑小品。(5)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笔法、墨法,进行表现。

98.学生经过9年义务教育美术学习后,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哪几方面? 答:(1)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作出积极的(或独特的)反应。(2)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3)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99.如何评价绘画作品的优劣? 答:(1)观察画家的整体技法。观察画家是否足够的形体造型基本功力但并不拘泥于形体完全逼真的“照相式”,模仿翻版而是有取有舍。画家的构图是否平衡舒服,笔触的运用是否心到自然成,不娇柔造作色彩总体是否协调和谐,搭配使用是否得当。(2)观

15

教师编制考试《美术史》简答、论述题汇总(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asc2yvt4565jb3urou8mpoj7ocb000zk9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