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师编制考试《美术史》简答、论述题汇总(附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7:05: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成功塑造,充分体现了那一时代雕塑艺术的飞跃发展和进步。(3)秦兵马俑风格写实,形象纯朴,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气势磅礴。 135.简述我国古代雕塑发展的几个时期。 答:(1)迷茫彷徨的史前雕塑;(2)神秘狰狞的商周雕塑;(3)恢宏庄重的秦代雕塑;(4)天人合一的汉代雕塑;(5)魏晋南北朝雕塑;(6)丰富多彩的隋唐雕塑;(7)入神求萎的宋代雕塑。(8)元明清雕塑。

136.举例说明秦汉雕塑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秦代雕塑在表现手法上严谨、写实,每一件作品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汉代雕塑以变形、夸张为主要表现形式,给人以灵动的视觉享受。形成的原因:(1)时代原因。秦统一六国,形成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艺术上也体现出严整与规范。汉朝雕塑受到北方民族艺术的影响,体现出夸张的因素。(2)文化影响。秦在地域上主要受到周朝文化的影响比较多,所以雕塑艺术也体现出写实,汉朝受楚文化影响较多,所以作品给人以灵动的特点。(3)文化的传承。由于秦代对匠人的坑杀,也使得艺术层面上的传承出现断层,因而汉代雕塑艺术中对秦代雕塑艺术的创新多于继承。

137.写出下面作品的名称和年代,并从题材和造型手法的角度简析其艺术特色。

答:此作品是《击鼓说唱俑》,于1957年出土于四川成都汉墓,塑造了一位坐姿老年说书艺术人的形象。他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一幅幽默滑稽的样子,使观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此俑造型简括,形体动态略加夸张,面目表情生动传神,表现了一个诙谐幽默的艺术家形象,反映了汉代人注重内在神韵表达的艺术特色。 138.写书《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

答: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139.帛画:帛画是指在素绢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是帛画的代表。

140.美术语言: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141.简述19世纪中后期法国印象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特点与代表人物。 答:(1)艺术特点:?重外光。注重对外光的表现,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因此又被称为“外光派”。?重瞬间。追求瞬间的视觉印象,表现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取客观场景的片段入画不求构图的完整性,而追求偶然和率真的效果。画家们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作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顾及枝节细部。?重色彩。主张根据画家自己的眼睛观察和直接感受来表现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④印象主义作品选择的题材面比较广泛,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画家都试图捕捉到瞬息多变的大自然。(2)发展

21

历程:?19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印象主义因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印象派发展到后期艺术家们既不同于印象派狂热地追求外光色彩,也不同于新印象派对光色进行分析和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进行艺术创作。他们主张重新审视美术中“形”的观念。重视作者的主观个性,注意在作品中表现作者 的主观感情和情绪,注意形式的变现力。?在印象主义之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出现了“新印象派”画派。这派画家根据光学科学的色彩分割理论进行创作,不在调色板上调混颜色,而是将各种纯色的小点并置在画布上,以取得印象主义所追求的光感和色感。因此新印象主义又称点彩派、分色主义和分割主义。(3)印象派代表画家: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后印象主义代表画家:塞尚、凡高、高更。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修拉、西涅克。

142:简析荷兰画家伦勃朗油画《夜巡》的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最杰出的画家,在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等多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伦勃朗最著名也最引起争议的画就是《夜巡》。伦勃朗在构图上一反陈规,此画的布局另辟蹊径,为志愿民兵群像的构思闯出另一条出路,绘出活泼、富有生气的动人场面。画面采取的是近舞台剧的形式,队伍纷纷涌上街头,画中两位身着不同服装的人在队伍前列,构成了画面的中心。其他队员跟在他们身后,有的手持长枪,有的挥舞旗帜,有的在互相议论,队伍出发时的紧张气氛跃然纸上。在人群中还有一个形象鲜明的小女孩,有人认为她是光明和真理的化身。伦勃朗在这幅画中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并把卡拉瓦乔的强烈明暗对比画法加以发展,深刻地揭示了各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143.简述荷兰小画派。

答:荷兰小画派是尼德兰美术的分支,艺术家不再描绘宫廷生活,而是开始面向百姓,面向大众。这一时期的画幅都比较小,适合家庭悬挂,以描绘生活题材为主。 144.简述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征。 答:哥特式建筑变罗马式的半圆形拱为矢状劵,将所有的内部空间以骨架劵连结为整体,尖顶变得比较轻巧,从而使墙变薄,内部空间增大,墙上设计了许多高大的窗户,从窗子的彩色玻璃画上透过来富于变化的彩色光线。哥特式建筑的外表饰有各种精美的雕刻,门窗顶部变为矢状形,门为“透视门”,即一层层地逐层递进。高大的钟楼、尖塔,众多的垂直线给人轻盈升腾感,充分体现宗教意识。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夏特尔教堂。 145.简述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答:(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2)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3)从强调主观感情转向客观世界;(4)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5)从对工业和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7)漠视作品的独特性,忽视原作的价值,注重作品的复制性和大量生产。

146.请说出油画作品《格尔尼卡》的作者,并简述其创作背景。

答:油画作品《格尔尼卡》的作者是毕加索。1937年毕加索受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构思期间,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克斯重镇格尔尼卡。德国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受到重创。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以这件事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格尔尼卡》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147.请分析说明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并阐明他们各自流

22

派的艺术特点。 答:(1)印象主义是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因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代表画家有马奈、莫奈、德加、雷诺阿等。马奈:印象派精神领袖和创始人,他对色彩和外光的探索研究使他成为了印象派的先驱。代表作品有《草地上的午餐》、《吹短笛的男孩》、《奥林匹亚》。莫奈:印象派创始人之一,是印象派最典型的代表画家,莫奈擅长光色的实验与表现技法。著名的作品有《日出·印象》《鲁昂大教堂》《睡莲》印象主义的艺术特点: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作画;画家们只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作画,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印象主义的作品选择的题材面比较广泛,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画家都试图捕捉到瞬息多变的大自然。(2)新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是修拉和西涅克。修拉和西涅克依照谢弗勒尔的色彩学说,尝试用原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修拉的代表作是《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新印象主义的艺术特点:认为绘画艺术在某方面明显地和数学、音乐相关联。一幅画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运用科学的计算和审慎的构思。重科学、重逻辑、重理性的追求。(3)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是塞尚、高更和凡·高。代表作品有塞尚的《圣维克多亚山》《水果》《埃克斯附近的大松树》《钢琴旁的少女》,凡高《向日葵》《星月夜》,高更的《手捧果物的女人》《红花与乳房》《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后印象派艺术的特点是:(1)不满于客观主义的表现和片面地追求外光与色彩;(2)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3)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面;(4)创作特色表现为强烈的内心化和个性化。 148.论述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艺术特征。 答: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1)强调古希腊罗马的市民英雄主义,以古代英雄事迹和当代现实生活为题材;(2)按照古典主义的理念去再现自然,强调客观描写,但绝不是按照原样描写,而是按古典主义的美学模式,将对象理想化、完美化;(3)强调理性和共性,忽视情感和个性;(4)这种艺术风格,通过明确的构思、准确的比例、严密的结构达到简洁而规范的秩序,总的来看是宏伟和庄严。

149.介绍画家莫奈的生平、艺术风格等,并列举其代表作品一幅作简单评述。

答:生平:莫奈是法国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出生于巴黎,他父亲在阿弗尔开杂货店,莫奈的童年便在阿弗尔度过,大自然陶冶了他自由自在的性格,那时他常以在练习本封面上画装饰取乐,不知不觉从玩乐中积累了许多绘画技巧,十五岁时便以一个漫画家闻名于家乡。艺术风格:从莫奈一生的创作中可以窥见其创作目的主要是探索表现大自然的方法,记录下瞬间的感觉、印象和他所看到的充满生命力和运动的东西,并以此贯穿于整个绘画生涯。简而言之,对自然光与色的准确描绘是他艺术风格的主要特色。代表作品:《日出·印象》是莫奈的代表作品。这幅作品画的是画家家乡的港湾。作品表现了太阳刚升起时光辉灿烂的一瞬间水面流光溢彩的景象。画面被赋予淡紫色的晨雾,港口和船只若隐若现,具有一种含蓄的抒情气息。在这幅作品中,使人倾心的不是某个物象的具体刻画,而是光和色交融下对大自然的赞美。莫奈运用短小而清晰的笔触,把不同的色彩一点点地排列上去,有种光影颤动的效果。《日出·印象》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印象派绘画的产生。

151.浪漫主义有哪些特点?

答:浪漫主义在创作中重感性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表现对理

23

想世界的热烈追求,使用想象和象征的手法塑造形象,注重色彩和情感的表现。 152.维米尔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答:(1)善于表现细节,简化形体,画中内容表现比较单纯,但却经过了画家严格的推敲,因而他的作品显得精致、简朴和宁静。(2)将世俗生活诗意化,在平凡中发掘出美的画面。(3)以作品构图、质感用光和色彩取胜,带有较多的纯艺术性。 153.卡拉瓦乔的画具有哪些艺术特点? 答:卡拉瓦乔作品的艺术特点是:(1)大胆地处理光线,把光作为塑造形象、构图、突出戏剧性主题的主要手段,对17世纪欧洲绘画有深远的影响;(2)他的艺术旨趣是描写亲眼看见的真实,不回避丑,抛弃盛期文艺复兴大师确立的理想化模式,不承认任何既定的法则,而是虔诚地描写生活中平凡的或下层生活中的普通形象,是第一位把神圣的宗教题材用当代下层人民生活加以表现的艺术家;(3)他在绘画语言上进行了大胆革新,一反达·芬奇那种细腻柔和的明暗过渡法,创造出一种强烈对比的明暗法,借以突出重点,渲染气氛。

154.为什么说17、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在意大利美术史甚至欧洲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答:17、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共有三个主要流派:意大利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和以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对意大利甚至整个欧洲艺术都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承前是指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某些传统,如学院派主张绘画的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等;启后是指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它的多姿多彩,对后来的欧洲美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如学院派艺术影响了古典主义艺术的发展;巴洛克艺术影响了洛可可艺术和浪漫主义艺术;卡拉瓦乔的艺术不仅在当时影响了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艺术,还对18世纪的市民艺术、19世纪是批判现实主义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5.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是指欧洲17世纪的美术样式,发源于意大利,以其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而自成一体。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不仅在绘画方面,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代表人物有贝尼尼和鲁本斯。 156.简述委拉斯贵支的《教皇英诺森十世》作品的内容及成就。 答:《教皇英诺森十世》有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作于1650年,此画系应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请求而绘制。画面以鲜明的红色为底,具有一种威严感。画家选择了教皇正襟危坐的情景,这与他的身份很相称。画家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瞬间的复杂内在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其凶狠残忍的性格特征。在这幅肖像中,画家既表现了此人的凶狠和狡猾,又表现了这个人物精神上的虚弱。画面上的教皇,尽管脸上流露出一刹那坚强有力的神情,但是他放在椅子上的两只手都显得分外软弱无力。画家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富有个性,从而给观众增加很多的联想。画面上,火热的红调子表现了特有的宗教的庄严气氛;白色的法衣和红色的披肩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笔触十分流畅自由,表现出艺术家的高超技巧。 157.威尼斯画派:威尼斯画派是15至16世纪文艺复兴晚期在以威尼斯为中心的北部地区形成的著名画派,改派受人文主义影响,题材愈益走向世俗化,其突出特征是对色彩的崇尚、对人体美的赞颂和对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代表画家有乔尔乔内、提香等。

24

158.如下图,写出作品的名称和作者,并从内容和绘画语言的角度简析其艺术特色。

答:此作品是佛罗伦萨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波提切利所作的《春》。《春》的构图不拘常规,人物被安排在一片森林之中,中间是维纳斯,右边是花神,左边是三女神。三女神是凝固的舞蹈者,腹部、乳房和臀部等弧度曲线,透过轻柔透明的衣裙表现出动感,使人物活动起来。这幅画构图上采用了平面的装饰手法,将众多的人物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画面中一共九人,从左至右一横排列开,没有重叠、穿插,并且根据他们在画面中的不同作用,安排了恰当的动作。人物线条流畅,色彩明亮灿烂,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的诸多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现出画家精致明净的独特画风。

159.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列举其代表性建筑。

答: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中晚期的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征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平面是“十字架”形;外部多用高高的尖塔楼;内部轻盈、空旷;窗户多是五彩的玻璃镶嵌画图案。代表性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沙特尔教堂等。

160.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已知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这种把国家典律和艺术结合起来的形式,成为古代记功碑的一种范例,是巴比伦时期著名浮雕作品。

161.古希腊艺术和罗马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区别?

答:罗马人不像希腊人那样富于想象,他们没有创作出像荷马史诗那样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的神话故事。罗马是一个冷静、务实的农业民族,他们的艺术没有希腊艺术那样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幻想的成分,而具有写实和叙事性的特征。希腊人创造了古代世界最伟大的雕塑艺术,使罗马人望尘莫及,但罗马人在肖像雕刻艺术方面却有独特的成就。希腊雕刻强调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而罗马人要求的是个性特征鲜明的肖像。艺术家不仅满足于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希腊和罗马艺术可以这样概括比较: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个性的、典雅精致的;罗马艺术是实用主义的、享乐的、强调个性的、宏伟壮丽的。

162.物体受光的照射后,不同明度的面上的色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1)物体受光部的色彩主要是光源色与物体固有色的混合,即光源色加固有色。如果光源色感强,则固有色弱;如果光源色感弱,则固有色强。(2)物体亮部的色彩基本上是光源色的反映,由于物体表面反射率不同,物体的亮部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固有色的倾向。(3)物体的半明部是侧向光源的面,它在受到侧射光照射的同时,也受到了环境反射光的影响,在明度上比亮部稍暗,在色相和冷暖的变化上更为复杂。(4)物体反光部的颜色受环境影响较强,它的色彩基本上是固有色加暗、加环境色。(5)物体暗部的反光还应带上对应的环境色的因素。投影也比光源色相对暖一些。

163.【案例分析题】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等要领。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

25

教师编制考试《美术史》简答、论述题汇总(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asc2yvt4565jb3urou8mpoj7ocb000zk9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