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单项选择题
1、当经济中的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会出现( )
A、实际产出水平提高 B、实际产出水平减少
C、价格总水平上涨 D、价格总水平不变 答案: C 2、在集中计划体制国家,货币供求均衡问题的主要矛盾是( )
A、货币供给过多 B、货币供给偏少
C、利率下降猛烈 D、利率迅速提高 答案:A 3、对总需求和货币供给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是( )
A、总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B、总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C、货币供给是总需求的载体 D、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 答案:C 4、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机制是( )
A、价格机制 B、利率机制
C、汇率机制 D、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答案:B 5、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当物价水平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将会(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C 6、如果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当货币需求增大时,利率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A 7、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
A、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B、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无关
C、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答案:D 8、一般而言在现实生活中,实际经济增长率对潜在资源的使用表现为( )
A、充分利用 B、增速极快为充分利用
C、很难达到充分利用 D、增速缓慢为无法利用 答案:C 9、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水平的是( )
A、货币供给规模 B、货币需求规模
C、商品服务规模 D、出口规模 答案:A 10、企业和个人的货币需求从总体上受制约于( )
A、总需求 B、货币总供给
C、货币总需求 D、总供给 答案:D 三、多项选择题
1、社会总需求的构成包括( )
A、消费需求 B、储蓄需求 C、投资需求 D、政府支出
E、出口需求 答案:ACDE 2、计划体制下的经济扩展决策使国有企业具有的特征是( )
A、投资需求不足 B、投资饥渴 C、预算硬约束 D、预算软约束
E、产权不明晰 答案:BC 3、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B、总供给决定货币供给
C、总需求成为货币供给的载体 D、货币供给是总需求的载体
E、总供给决定总需求 F、总需求对总供给产生巨大影响 答案:ADF 4、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的“三平”理论是指( )
A、总供求的平衡 B、财政收支平衡 C、信贷收支平衡 D、国际收支平衡
E、物资供求平衡 答案:BCE 5、企业的总收入对总支出具有硬约束力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 )
A、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 B、不存在国家追加的无偿拨款 C、强制性的税收制度 C、不存在弥补亏损的信用贷款
E、不存在其他外部补充资金来源 答案:BCDE 6、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
A、物价稳定 B、有效的宏观调控 C、市场利率机制 D、供求平衡的商品市场
E、发达的金融市场 答案:CE 7、在集中计划经济国家,货币供求失衡通常表现为( )
A、物价迅速上涨 B、商品供应短缺 C、凭票配给供应 D、利率下降
E、排队购物 F、黑市猖獗 答案:BCEF 8、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追求投资的过程是( )
A、长期的 B、短期的 C、持续的 D、间断的
E、积极的 F、消极的 答案:ACD 9、潜在资源的利用已持续一段时期而货币供给仍在增加时,经济体系会产生( )
A、价格水平上涨 B、价格水平不变 C、价格水平下跌 D、产出增加
E、产出减少 F、产出不变 答案:AD 10、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使人们直接感到货币供应过多的现象是( )
A、必要消费品限量供应 B、有钱可以随意购买 C、必要消费品自由供应 D、自由集市的价格偏高
E、有钱不能任意购买 F、自由集市的价格偏低 答案:ADE 四、判断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离不开利率的作用。 ( ) 答案:正确 2、马克思所提出“第一推动力”的说法说明他对货币的估价是积极的。( ) 答案:正确 3、在典型的集中计划体制下,货币需求经常偏大,从而总供给经常超过总需求。( ) 答案:错误
4、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通过压缩货币供给便可以得到彻底解决。( )答案:错误 5、实际经济运行中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所以两者应该是等量的。( ) 答案:错误 6、微观货币需求的总和总是等于社会总供给决定的货币需求量。( ) 答案:错误 7、在集中计划体制国家,货币非均衡并不直接表现在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上。( ) 答案:正确
8、在投资饥渴和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货币供求的失衡难以避免。( ) 答案:正确 9、只有企业的总收入具有对总支出的硬约束力,企业才可能正常周转。( ) 答案:正确
10、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再生产过程。
( ) 答案:正确 五、简答题
1、简析货币扩张对潜在资源利用的三阶段。 2、如何理解货币供求与市场总供求之间的关系? 3、货币供给和总需求之间是否适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投资饥渴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5、预算硬约束须具备怎样的前提条件? 〖参考答案〗
1、(1)经济体系中存在着可用作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数量充分,那么在一定时期增加货币供给将会提高实际产出,同时价格总水平不会上涨;
(2)当潜在资源的利用持续一段时间后货币供给仍在继续增加,则实际产出和物价总水平都会提高; (3)当潜在资源被充分利用而货币供给仍在扩张,就会出现价格总水平上涨但实际产出不变。 2、(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 (3)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 (4)总需求对总供给有巨大影响; (5)单纯控制需求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
3、(1)货币供给若是适当的,由它作为载体的总需求也是适当的,则可以保证产出的出清;
(2)若企业和个人有过多的货币积累不能形成当期的货币需求,又没有相应的补充货币供给,则会形成总需求的不足;
(3)若扩大投资与提高消费的压力过强或产生财政赤字,要求弥补货币供给而银行不得不扩大信贷,则会导致总需求过旺。
4、(1)经济活动中,没有一个企业不想得到投资; (2)投资需求不存在饱和问题;
(3)微观主体追求投资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有强烈的扩张冲动; (4)投资者取得投资后使用效益责任不明,投资效果不佳; 5、(1)投入品价格或产出价格都是外生价格; (2)税制和利润交纳制度是强制的、硬性的; (3)不存在追加的无偿拨款;
(4)不存在商业信用和弥补亏空的信用贷款; (5)不存在其他外部的补充资金来源。 六、论述题
1、试说明市场经济下货币均衡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利率的作用 2、试论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均衡问题表现的差异 〖参考答案〗
1、(1)市场经济条件利率的变动能够作为货币均衡的指示器,因为在均衡利率水平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衡状态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的变动还能成为由货币失衡趋向均衡的自动调节杠杆。货币失衡表现为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或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由于利率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①当货币供给为内生变量时与利率呈正相关,所以利率的变动会影响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发生变化,最终在新的均衡利率水平上形成新的货币均衡。②当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则货币需求只对利率有影响,但却不能通过利率机制影响货币供给。 2、(1)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均衡问题的主要矛盾是货币供给经常偏多,而且因供给偏多的失衡长期保持在较严重的水平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给过多和供给不足经常交替;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供求的均衡或失衡不直接表现在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表现在物价和利率的变动上;
(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货币供求的调节主要依靠计划方法和行政手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和利率在货币失衡趋向均衡的过程中有调节功能。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一、填空题
1、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从观点上大体分为三种:( )、( )和中性论。 答案:促进论、促退论 2、治理通货膨胀运用最多的手段是( )。 答案:宏观紧缩政策 3、采取所谓供给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是( )。答案:减税 4、收入指数化的范围涉及( )、( )和其他货币性收入。 答案:工资、政府债券
5、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是关键。 答案:调控总需求 6、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认为通货膨胀是( )的一种表现。答案:需求过度 7、据市场机制作用的标准,通货膨胀可划分为( )和( )。 答案:公开型通货膨胀、抑制型通货膨胀 答案:爬行通货膨胀、温和通货膨胀
9、( )是由北欧学派提出的以实行开放经济的小国为背景, 答案:结构型通货膨胀
10、据通货膨胀的预期,通货膨胀可分为( )和( )。 答案:预期通货膨胀、非预期通货膨胀
11、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将通货膨胀定义为( )。
答案: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答案:没有下降、下降
13、如果年物价上涨率达到两位数,则认为发生了( )。答案:恶性通货膨胀 14、在度量通货膨胀的众多指标中,多数国家通常采用的是( )。 答案:消费物价指数
15、GDP冲减指数度量通货膨胀时的优点在于( )。答案:覆盖范围全面 答案:工资-价格螺旋 答案:成本推进、需求拉上
18、中国的结构说认为( )是中国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促成因素。 答案:初级产品的短线制约
19、一般而言,通货膨胀时期对于债务关系中的债务人( )而对债权人( )。 答案:有利、不利 二、单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物价水平年平均上涨率不超过3%的是( )
A、爬行通货膨胀 B、温和通货膨胀
C、恶性通货膨胀 D、奔腾式通货膨胀 答案:A 2、下列哪种通货膨胀理论被用来解释“滞胀”( )
8、据价格上涨速度的标准,通货膨胀可划分为( )、( )和恶性通货膨胀。
12、隐蔽性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工资水平( )而实际消费水准却( )的现象。
16、在西方经济学中,将工资提高引起物价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的现象称为( )。
17、混合推动说认为只有( )加上( )才可能产生一个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