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4:54: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流通过程结束;

(2)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形式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赋税、地租、国家财政、银行信用等支付中发挥作用;

(3)货币的支付手段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独立的结束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2.简述金属货币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

(1)货币制度是各国在货币方面的法令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规范的金属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规定金属货币的铸造;确定本位币和辅币;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准备制度的规定

3、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1)贵金属非货币化;

(2)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不兑现的银行券和银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 (3)信用货币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 (4)信用货币都是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中的。 4、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

(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 (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

(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存款货币的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电子货币的运用。

5、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

(2)价值尺度为各种商品规定价格,表现商品的价值;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当这两个功能由一种商来满足,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3)货币的其他职能以及货币相关联的诸范畴都是从这点展开 五、论述题

1、试述你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1、(1)对货币本质的理解,许多学说各有论述,观点不一。货币金属主义把货币定义为财富,认为货币就是金属;货币名目主义则认为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价值符号或票券;凯恩斯把货币定义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制流通的国家创造物等等。这些观点多从经济现象的表面论证货币的本质,虽有一定合理的成分却缺乏科学的解释。 (2)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认识货币的本质是具有科学性的。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认为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起根源在于商品的产生和交换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商品内在矛盾的冲突中可以得出交换是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从交换的发展所引发的价值形态的演变中可以看出货币是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表明货币与商品世界的对应关系,这一分析有助于理解货币的外在形式的不断变化并不改变货币的本质。

2、试述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1)货币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它是社会生产力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2)货币是商品实现价值的媒介物,现代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过程都离不开货币的作用;

(3)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实际交易过程发生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货币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和结算工具,它对市场的正常运作,债权债务的清偿具有重要作用;

(4)货币也是现代经济发展中储蓄和投资的重要工具。现代信用活动基础上产生的银行业及整个金融业都是货币信用关系发展的的产物,对储蓄资源的分配和投资活动发挥了巨大作用。货币也能够通过利率机制对投资活动的进行刺激和对国民经济发挥作用。马克思称货币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第三章 信用

一、填空题

1、信用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和( )。 答案:偿还;付息 2、从逻辑上推理,( )的出现是信用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答案:私有财产或私有制

3、信用有( )和货币信用两种基本形式。 答案:实物信用 4、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范畴是( )。

答案:金融

5、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 )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答案:高利贷

6、高利贷信用最明显的特征是( )。 答案:极高的利率 7、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 )和( ) 。

答案:买卖行为;借贷行为

8、商业票据主要有( )和汇票两种。 答案:本票

答案:直接;间接

10、商业票据流通转让时发生的票据行为是( )。 答案:背书

11、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克服了商业信用在( )、( )和( )上的局限性。 答案:期限上;数量上;方向

12、在再生产过程中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 )与( )。 答案: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

13、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 )。 答案:国家债券 14、商业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 )才有效。 答案:承兑

15、商业汇票是由( )向( )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的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答案:债权人;债务人 16、银行信用具备的两个特点是:( )与( )。

答案:以金融机构为媒介;借贷的对象是货币

17、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 )与( )。 答案:商品赊销;消费信贷

18、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汇票两种,其中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约定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是( )。 答案:本票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的时间为( )年。 答案:1995 20、资产阶级反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使利息率降低到( )之下。

答案:利润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 )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 B、产品调剂

9、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属( )信用,银行业务经营属于( )信用。

C、物质交换 D、商品交易 答案:D 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

D、平等的价值交换 答案:B 3、本票与汇票的区别之一是( )。

A、是否需要承兑 B、是否有追索权

C、是否需要汇兑 D、是否有保证 答案:A 4、以金融机构为媒介的信用是( )。 A、银行信用 B、消费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家信用 答案:A 5、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间接融资的是( )。 A、公司之间的货币借贷 B、国家发行公债

C、商品赊销 D、银行发放贷款 答案:D 6、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直接融资的是( )。 A、票据贴现 B、开出商业本票

C、发行金融债券 D、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答案:B 7、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是(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消费信用 D、国家信用 答案:A 8、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相互渗透相互连接所形成的新范畴是( )。 A、信用货币 B、证券

C、金融 D、金融市场 答案:C 9、《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995年5月10日 B、1995年10月15日

C、1996年5月10日 D、1996年10月15日 答案:A

10、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与货币运动紧密相联,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A 11、高利贷信用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

A、社会化大生产 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达

C、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D、扩大再生产 答案:C 12、典型的商业信用( )。 A、只是唯一的商品买卖行为 B、只是唯一的货币借贷行为

C、是商品买卖行为与商品借贷行为的统一

D、是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借贷行为的统一 答案: D 13、商业票据必须经过( )才能转让流通。 A、承兑 (本票) B、背书

C、提示 D、追索 答案:B 14、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 )。

A、商业信用 B、消费信用

。 )

C、国家信用 D、补偿贸易 答案:B 15、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 )。

A、政府债券 B、银行贷款

C、银行透支 D、发行银行券 答案:A 三、多项选择题

1、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

A、发行国家公债 B、发行国库券 C、发行专项债券 D、银行透支或借款

E、发行银行券 答案:ABCD 2、现代信用形式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是( )。 A、商业信用 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 D、银行信用

E、民间信用 答案:AD 3、下列属于消费信用(所有关于消费者的)范畴的有( )。 A、企业将商品赊卖给个人 B、个人获得住房贷款 C、个人持信用卡到指定商店购物 D、个人借款从事经营活动

E、企业将商品赊卖给另一家企业 答案:ABC

4、下列属于直接融资的信用工具包括( )。(直接信用是借贷双方直接交钱,不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介)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B、股票 C、国库券 D、商业票据

E、金融债券 答案:BCD 5、下列属于间接融资的信用工具包括( )。 A、企业债券 B、定期存单 C、国库券 D、商业票据

E、金融债券 答案:BE 6、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的局限性体现为( )。 A、资金供给者的风险较大

B、降低了投资者对筹资者的约束与压力 C、在资金数量、期限等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D、资金供给者获得的收益较低

E、资金需求者的风险较大 答案:AC 7、银行信用的特点包括( )。 A、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的统一 B、以金融机构为媒介

C、借贷的对象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 D、属于直接信用形式

E、属于间接信用形式 答案:BCE 8、信用行为的基本特点包括( )。

A、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B、贷者有权获得利息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 D、平等的价值交换

E、极高的利率水平 答案:AB

搜索更多关于: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的文档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ax26rlkc0daes3z44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