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国家级开发区类型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0:42: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庆、贵州、云南、陕西和宁夏10个省(区、市)均属于依赖“双轮驱动”的地区。其中,辽宁、河北的开发区呈“外向型”和“产业型”并重特征,山东和重庆具“外向型”和“高新型”共存态势,云南为“产业型”和“混合型”并重,吉林等其他5个省区以“产业型”和“高新型”为主。 开发区类型与区域发展的关联性

我国按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东部地区占有绝对优势,中部地区次之,然后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低。2014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区GDP占全国比重为57.7%、22.4%、11.4%和8.5%。从经济增长速度上看,中西部地区要快于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原因是其基数较小,在发展上表现了更为突出的潜力。

为了研究开发区类型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分别统计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区中各类型开发区的数量及各类型开发区在四大经济区中所占比重,统计结果见表3。

(一)开发区类型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 东部地区的开发区呈外向型和高新型并重态势。东部地区的外向型开发区比重最大,占比为44.9%,高新型次之,占比为33.7%,二者合计比重占78.6%,产业型和混合型开发区各占14.3%和7.1%。

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开发区呈产业型为主和以高新型为辅态势。中部地区的开发区中,产业型比重最大为42%,高新型次之为28%,两者比例之和为70%;东北地区的开发区类型结构与西部地区类似,产业型比重最大为50%,高新型次之为23%。

国家级开发区类型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bin70a6h423gj8gje700kc5204u900kh7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