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9:45: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学设计参考

一、学习课文1~2段

1教师引言: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

相比,我不重要。作为随处可见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不重要。同学们,你们认为:构成社会的一个个“我”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呢?请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2学生各抒己见。

3师评: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那么作者想要阐明的观点是什么呢?(板书课题:我很重要)请大家默读

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明“我”很重要这个观点的? 二、学习课文3~14段

1默读划分层次。(3~8段为亲情,9~10段为友情,11~14段为事业。)

2思考:作者写亲情又是从那几个方面来讲的呢?(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这三种情

况下,母亲的表现来写亲情的。)

3有感情地朗读3~8段,通过学习比喻、夸张、反问的修辞手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从中体会“我”在母亲心

中的重要性。

4有感情地朗读9~10段,读出朋友之间的情感,理解朋友如沙漠中的古陶一样的珍贵,从中体会“我”在

朋友心中的重要性。

5有感情地朗读11~14段,读出作者畅想的意境,感受“我”的事业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6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从亲情、友情、事业三方面来阐明观点的方法。 三、学习课文15~17段

1把最后3段与文章1、2段作照应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定位自己。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部分,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决心。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最后3段,真正认识“我”很重要。 四、结束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习课文通过多方面举例,充分阐明自己观点的说理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交流“我很重要”的事例。 4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27:《我的信念》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

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 45 -

3品味语言的质朴,理解词语的含义。

4培养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的能力;通过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整理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学生:预习课文,疏通文意;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教学设计参考 一、激趣导入

1彩屏显示: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插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纪录片)。

2要求学生在小组里逐个交流自己预习时搜集的介绍居里夫人事迹的有关资料。(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一

两个最动人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

3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班上交流一个最能表现居里夫人高尚人格的事例,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

人格。 二、导读感知

1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

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面对居里夫人,走近居里夫人,来学习《我的信念》,我们的心将与她那颗水晶般的心贴得更近些。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居里夫人在文中表述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和做法。 3梳理信息。首先按顺序搜集、筛选信息,而后概括纲要,最后归纳整理。 (1)默读、搜集、筛选。

试着用词语概括居里夫人的思想、行为特点。如: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沉醉科学(板书) (2)归纳、整理、分类。

①思想观念 ②工作态度 ③环境要求(板书)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 三、品味语言

1有感情地高声诵读这些信念,说说最让你受感动的是哪一条。(最有感触的或是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

专利,抛弃巨额财富的无私奉献精神。或是从做事“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的信念受到启发;或被“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的人生信念深深感动。)

2这些语言没有具体形象的描绘,却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给我们生活的启迪,让我们来理解这种语言风

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朴素而平实;句子启迪人的思想——富有哲理。

3默读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体会它们的深意。(有些哲理性的语言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

画出课文中自认为暂时难以理解其内涵的句子。) 参考:

①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非易事。

②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③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 46 -

④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 4小组里质疑并相互解答。小组里不能解决的疑问再在全班提出解答。(教师订正) 四、课堂小结

读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

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过去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

这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让我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

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在居里夫人伟大人格的光辉照耀下,树立远大的理想,把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人类事业。 五、拓展延伸

课外搜集一些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用其中的一两个材料说明本文中的一些观点,写成一个小片段。 板书:

我的信念

探讨真理 保持安宁 集中目标 思想观念:不图财富 环境要求:追求自由 工作态度:树立信心

沉醉科学 珍惜时间 坚忍不拔 执著勤奋 参考资料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获得成就,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教学反思:

28:《毕业赠言》

一、教学目标:

1、正确分辨毕业赠言的优劣,说明优劣判断的理由,提高是非辨别力。

2、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二位同学,根据同学的特点,把自己的希望和祝愿组织成美好的毕业赠言送给对方。 3、在互赠毕业赠言的过程中感受同学间纯真美好的情谊。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判断赠言优劣,根据同学特点说、写赠言。 难点:说清优劣的理由,写出有特点的毕业赠言。

- 47 -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经过6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同学们即将毕业。你们从一个幼小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满怀豪情的少年。回顾成

长过程,同学间结下了多少深情厚意,大家一起看看以往我们在一起学习、生活的照片吧! 2、引入“毕业赠言”

的确,同学们每一张快乐的笑脸,每一个有趣的动作。每一次精彩的发言,都深深地留在大家的记忆中了。

这种友谊是多么珍贵呀!大家就要分开了,一定有许多鼓励、祝愿的话要说,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

3、出示赠言例句,学会分辨优劣。

(1)出示3句写的很好的赠言,讨论明确:语言优美、针对性格特点、有激励作用的赠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和积极力量,大家都会很喜欢。

(2)出示2句不大好的赠言,讨论明确:商人味十足、成人味太浓、没有任何针对性的空话、套话,是不受

人欢迎的,要注意避免。

(3)出示老师写给某位同学的赠言,猜猜是写给谁的?进一步明确赠言一定要有针对性。 (4)想想:在我们的赠言里该选择用怎样的词语比较好? 4、学生动手写赠言,教师提供一些名言、俗语供同学选择使用。 5、交流同学赠言,不足的提出改进意见。 6、送上老师给全体同学的赠言,愿大家友谊长存。 7、同学将写有自己美好祝福的贺卡赠送给同学。

教学反思:

:《积累与运用(七)》

教学目标

1了解用了“像”、“好像”的句子并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2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并能正确理解运用。

3掌握“个性化”阅读的方法,在阅读时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4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留恋。 教材简析

本次“积累与运用”共安排了六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用了“像”、“好像”的句子并不一定

都是比喻句;二是通过朗读,背诵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激励学生自主读书的愿望;三是在交流互动中强化“个性化阅读”的意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四是通过开展“回顾与展望”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学习语文的能力;五是运用学过的方法,写自己想写的话题,或回忆,或憧憬,或交流;六是通过自主阅读短文,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阅读文章要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去理解和体验,掌握“个性化阅读”的方法。

- 48 -

搜索更多关于: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的文档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e290hc7v47hq710ejt_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